对课堂消极评价价值的认识_教师评价论文

对课堂消极评价价值的认识_教师评价论文

对课堂否定性评价价值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否定性论文,课堂论文,评价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我参加了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听了两节课,两位教师真正把教的过程转化成了学的过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不是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老师去迎合学生心灵的需要,上得非常精彩。但在第一节课中,有个学生发言,把本来应该是“6”的正确答案,说成了“7”,老师却表扬他说:“很好,你的答案基本上接近正确答案了!”第二节课中也有类似做法,当学生把八分之三说成三分之一,老师也是这样说:“很好,差不多!”我就在思考: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不”呢?

我曾经在《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9期上发表的《数学课堂需要否定性评价》一文中,阐述了课堂否定性评价的运用策略,呼吁数学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信心的前提下,谨慎而巧妙地使用否定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现实教学中,特别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有的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也视而不见,有的反而大加赞赏。这都是教师对否定性评价认识不够,不敢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对学生说“不”所造成的。为此,我想非常有必要对否定性评价的价值进行探讨。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研究表明:负强化和正强化在人的行为训练中是一样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采用积极评价,正面引导。赏识学生的长处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否定性评价对学生从反面进行教育的作用。

一、否定性评价有利于矫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好表扬,乐激励,都希望听到老师的表扬,得到老师的奖励,因此,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同学们往往都跃跃欲试,想表现一下自己。然而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还为自己的错误想法沾沾自喜。这时,如果我们不给予否定,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毫无疑问,此时我们必须作出明确的评价:“你错了。”让他认识到自己认识上的错误,并予以矫正。

如在教学“笔算加法”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35+8=( ),然后提问:“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这道题的答案?”通过计算,不少同学举起了手,我叫了最快算出这道题的同学回答,没想到,这位同学却报出“38+7=35”,引起班上的一片笑声,孩子涨红了脸,这时我很温和地说:“从同学的笑声中,我想你肯定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吧!没关系,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于是,学生边说边比划,猛地一醒,很快地说出:“我忘记加个位上进上来的1了,应该是45。”这样,在激励的原则下,我巧妙地进行否定性评价,不但增强了学生纠错的勇气,同时还以一个“错误”转变成了难得的有效教学资源,这样的否定性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否定性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受挫时的承受能力

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要求。”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给予成功的激励,同时也不能忽视培养其面临挫折时的坚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诚然,否定性评价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展,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一生不可能只得到肯定性评价,我们该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评价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只要是正确的,就应该接受。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经常为学生提供向老师说“不”的机会,我故意出错或做得不够好让学生来帮助,在得到否定性评价后,我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接受并改正了,而且心平气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例如:我在读应用题时,故意读错几个字,而且不流利,起初,只有几个大胆的学生为我纠正,在我的鼓励下,向我说“不”的学生越来越多,我虚心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还向他们请教怎样读,才能表达题意。其实,这还是“一箭双雕”的招儿呢!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形成健康的心理,又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合理否定性评价可以从反面激励学生,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并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矫正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使大多数学生懂得如何对待挫折,从而增强了受挫时的承受能力。

三、否定性评价有利于给学生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

当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发现自己错了,得到的是否定评价时,往往觉得十分尴尬。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突出易被忽略的正确部分、夸大学习内容的难度等方法给学生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让学生体面地坐下,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融洽了课堂气氛。

一次,一女生错误地算得3+4=8。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声音比任何一次都响亮,但结果却计算错了。再想想看,相信你一定能算出来。”这个很内向的女孩居然没有像以前那样红着脸不出声,而且真的大声地说出正确结果。显然,我的否定性评价中,在学生自尊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表扬她声音响亮)的前提下,使她真切地明白还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学生再次尝试的机会,她也有信心去面对,去克服了。年幼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向师性”,老师充满关爱的一句“你一定能……”就有可能使他信心百倍。反之,如果这时我使用“错”“这么简单还不会”“你是怎么听的”等这些过于直白的否定性评价言语,不但易于伤害学生的自尊,而且还对学生造成了一种消极的影响。甚至还导致学生“望师生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同样是否定性评价,由于评价的方式不同、态度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老师巧妙地、委婉地评价,不但能引领学生自觉纠错,而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树立进一步探求正确结果的自信心。

四、否定性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集体评议

否定性评价对于每一个有自尊的人来说,并不是都能及时接受的。因此,在教学中,碰到要用否定性评价时,我有时先让学生集体评议,直到有结果时再作定性评价。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冲突,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去面对别人的否定评价,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在人生旅途中不可能都一帆风顺,都会有被别人否定的时候,只有面对错误,勇于改正,才能够获得别人的肯定。

在笔算913-248时,答案出现了分歧,有的得665,有的得675。到底谁对,该怎么办?我决定开场辩论会,我故意站在甲方(错误方),甲方:个位3减8不够减就向十位借1,13减8等于5,十位的1减4不够减就向百位借1,用11减4得7,百位为6,所以结果是675。乙方的同学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反驳:“请问,个位3减8不够减。向哪里借1呀?”“十位的1借走1还剩几?”“现在用几减47到底十位应当得多少?”……一连串的质问使甲方底气不足,大部分同学纷纷改变看法。就在甲方剩下一人之际,我故意“胡搅蛮缠”:明明是11减4为什么看成10减47剩下的那名同学也跟着我附和,但不久他也变了,还给我讲了道理。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脸上流露出羞愧,低下头说“还是我错了……”我立刻握住他的手大声说:“你错得有价值!谢谢你,孩子!今天的数学课上你的功劳最大,正是你的错误出现提醒了大家,使我们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教师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通过集体交流找到错误原因,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同时又不挫伤出错学生的自尊心,并创设温馨的氛围,“配备”坚强的后盾,让他们把真实想法讲出来。这不正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的要求吗?

五、否定性评价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结果的价值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和肯定该结果产生的借鉴和提示的作用。让学生觉得尽管他刚才答错了,但是还有一定的价值:错误的产生,可以防止别人再犯。

如在教“连加连减”时,我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精心制作了教具——画在纸上的小羊。我先把四只羊贴在黑板上,再慢慢地移走了两只羊,然后问学生:“还有几只小羊在草地上吃草?”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说:“还有两只。”唯独一个孩子举手说:“还有三只。”我很耐心地说:“你再仔细看看,哪里还有三只呀!”谁知孩子还是坚持说三只,其他同学在底下嘀咕开了,4-2都不会,真笨!这时我想这孩子比较优秀,难道不会计算吗?还是另有原因呀?于是我说“那你说一下你的理由吧!”孩子认真地说:“拿走的那两只羊里,有一只羊回头了,它不想走,它会回来接着吃草的。”

是呀,低年级孩子是从整体看问题的。在他眼里,科学与人文是结合在一起的。他看到黑板上贴的羊,并不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纸片。因此,他对数量的运算,不仅仅是看到移走了两只羊,还很重视那只回头小羊的需要和感情。作为教师的我,在准备教具的时候就没有充分估计到这一点。

总之,否定性评价取得的实际效果丝毫也不亚于肯定性评价,教师在课堂中当用“不”时就要对学生说“不”。其实,否定性评价也是新课程发展性“过程”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课堂中如果采用多种方法,巧妙地引导、实施,会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标签:;  ;  

对课堂消极评价价值的认识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