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论文_王 娟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论文_王 娟

王 娟 (岳池县兴隆中学 四川 广安 6383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1-018-02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该理念强调了"人人"而不是"部分人",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要让每个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也体现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和当代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和谐"的要求;同时也体现出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多样性。而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学困生,对近几年我区农村初中中考数学成绩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占50%左右。为此,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回顾从事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主要有如下问题:

一方面 :新课改多年,许多教师新教学理念在心中,而教学行为无改变,大多数老师都知道不应歧视学困生,多给他们帮助。但现实中好多老师急功近利,心理浮躁,对学困生要么表面不说,心里讨厌;要么大声呵斥,甚至辱骂;"你个笨蛋,这都不懂!"。老师的这种举动大大的伤害了学生的心,学生就不会喜欢你的数学课,更谈不上学好这门功课。数学知识本来就是抽象的,枯燥的,但个别数学老师教学方式单一,自以为知识渊博,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殊不知学生一点儿也没有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个人有多方面原因,比如说基础知识不过硬,学习活动不适应。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内容和方法,与小学比起来,都有很大的差异,具有新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学习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觉性、合作性;学习方法必须灵活多样,还有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发散开阔。一进初中引入有理数概念,用字母为主的符号表示数,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暂时无法跟上。一时的学习吃力,造成部分学生视数学为畏途,产生自卑感,逐渐放弃学习数学,还有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等等。

二、预防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本人比较重视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获得了如下几点经验:

(一)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教学方式也要改变。教育是爱的教育,有了爱心,才会有成功的教育。我们老师在平时要亲切、真诚地关心学困生的学习、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去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可以通过面批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巡视,向他们了解知识"卡壳"的原因,进行必要的疏导,对于他们作业、答问中的错误循序善诱,切莫恶语伤人。我经常对学数学有困难的学生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这次考试成绩又比上次多了2分,不错,继续努力!""你虽然答错了,但你还是在思考,坐下再想想吧!"平时教学中,我注重以情景体验式、过程活动式、合作交流式等较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让孩子喜欢上数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注意研究备课。比如设计导课:以故事导入,以旧知识类比新知识导入,以古诗词导入等等。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你想上黑板展示吗?"对于简单的问题一定不能忘了留机会让学困生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挖掘师生潜能 减轻师生负担

心理学家指出:"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住;我用,我学会;我教,我掌握。"因此,我们老师要注意避免以前的"满堂灌"、"一言堂",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我们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两点:首先,课堂上让学生多一份独立思考,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老师抽学生回答问题,毕竟是少数孩子有机会,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养成这种敢于表达的学习习惯。很多时候,课程内容较简单,我尽量让学生自学,与同桌交流讨论,再在练习中找不足,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第二,我们班的自习课很"热闹",甚至可以是"吵闹",学生三人一堆,五人一组,由学习优秀的学生专门负责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讲解,听懂的学生向还没有听懂的学生讲,学生还可以自己找人给你讲题,这样的好处就是学生之间距离近,不管是听还是讲都无顾虑,敢说敢提出问题,他们的思维也就能放开。为防止学生凑热闹、只听不记这种现象。我就让每个学生给老师讲题,我根据学生差异选取一两个难易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向老师讲讲你是怎么想的,如有不足,老师还可以及时帮助学生。从学生的讲题过程,你会发现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会有很多种答案。这样既督促每个孩子都必须认真听、记、讲,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般通过二个多月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不懂就问、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学生也能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特难。记得我才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一位学困生在做练习时,全对了。我就问他:"今天做的怎么这么好?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 他激动地说:"老师,你今天在黑板上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有点模糊,自习课上,我听了同学的讲解,豁然开朗,我居然会做了!不信,你给我出几道?" 我给她写了两道,他居然在黑板上很快做出来了,并且是正确的。通过这个事例,让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潜能无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来了,学生不再感到学数学是负担,而老师也轻松了。

(四)密切与家长配合,共同营造学困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密切联系家长,学校家庭双结合,共同辅差。教师要经常与学困生家长沟通联系,互通信息,及时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为进一步转化做好信息储备。同时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好坏也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关系好就会让学困生消除对老师的看法,而主动地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亲其师则信其道",所以对学困生学习的转化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大多学困生都存在着学习习惯不好的普遍现象,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校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在家则需要家长配合教师监督做好这项工作,所以,与家长关系的好坏也是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总有一部分"学困生"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有进步就应该鼓励,让他知道点滴进步都是努力的结果,有付出就有回报。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学困生的转化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教师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的做法,其效果也大不一样,尽管方法不同,可其目的却是一致的。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老师用心研究教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心关注学困生。防止和转化学困生,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完全可能的,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程中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王 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0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论文_王 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