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生活视域下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思考论文

高品质生活视域下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思考论文

高品质生活视域下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思考

□腾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这对美丽乡村建设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正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的关键时期,如何理解和落实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高品质生活,就是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美好需要得到更好保障和满足的生活。创造高品质生活,既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目标追求。2019年5月,中共重庆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了“一圈两群”新布局,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发挥自身优势,走城乡融合发展、高品质的路子,结合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它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有机结合推动新时代“三农”发展,其核心在田园,区别于农业园区;功能在综合,区别于单一的休闲农场),才能实现城乡共创高品质生活的愿景。目前,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重视、多方参与、共同探索。

加强防洪能力建设。上游青、甘、宁、蒙干流河段防洪治理可研方案加快编制;总投资约6亿元的中游小北干流河段、三门峡库区治理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下游近期防洪工程优质高效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25.76亿元。

一、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加快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可行性

(一)有大量的消费人群。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更多的人需要体验休闲舒爽的高品质生活。近年来,城市居民轿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人民出行更加方便,乡村旅游人数增多。如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30亿人次,营业收入达8000亿元。2018年重庆市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突破2.05亿人次,综合旅游收入677亿,连续5年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了从乡村旅游1.0版本到乡村旅游2.0版本转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30万人,带动100万农民就业,33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因此,重庆大都市庞大的消费人群,必然对优质的田园综合体带来人气和商气。

(二)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考虑到田园综合体的主要消费人群是城市人特别是大都市人群,田园综合体更适合在大城市周边建设,以便城市人工作之余随时随机游览消费,确保田园综合体高效运营。因此,重庆大都市郊区处于主城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辐射半径内,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能吸引主城及四川、贵州等周边地区单位和家庭消费。

(一)科学规划设计,大胆探索试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田园综合体建设也是一样,必须规划先导、规划引领、规划管控。一是主城周边进行统筹规划、差异化定位发展。探索建立主城区都市圈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要“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重庆主城周边的区位情况、基础条件,对田园综合体进行统筹规划、差异化发展,避免出现“一窝蜂”“同质化”现象。二是在风格设计上要凸显“田园”、功能设计要体现“综合”。风格设计上,田园综合体生于田园、长于田园,应充分展现田园之美,如可以设计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花卉展示区、水际风光区、农业生产体验区等。功能设计上,需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农业、文旅、科技发展,健全金融、医疗、教育、商业、创业、房产等配套服务。三是试点示范推进。田园综合体应当是一种有质量、有品位的有效供给,在于精而不在多,所以每个区可重点优选1家先行试点,做出效益、口碑和品牌,才能逐步推开。

二、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抓好政策集成,撬动做大做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因此只有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才能确保田园综合体落地生根、长效发展。一是用好用足土地政策。要用足结余用地、用好荒地,可在农用设施用地修建暖房、在临时用地修建木屋、用集装箱或房车改造餐饮住宿等变通方式破解用地难题。同时可探索建立跨集体单位土地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宅基地转为田园综合体用地。二是整合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将田园综合体建设与扶贫政策、惠农政策结合,捆绑项目,集中投入,打造几万亩观光农业并实施机械化耕种管理。三是发挥财政政策撬动作用。可以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运用贴息、补助、以奖代补、投资参股的方式,争取上级资金、吸引民间资金投入。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关于加强和规范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建议将涠管委纳入行政机构序列管理,使用行政编制。可参照钦州中马产业园区、保税港区管理体制的做法,赋予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辖区一级政府管理权限,实行一级财政管理,进一步理顺涠洲岛财政事权划分及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岛上财政保障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岛上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目前休闲农业,特别是较为大型的休闲农业投资较大,休闲农业投资周期长、利润小、收效慢、风险大。如九龙坡区乐耕农场投资5000余万,以现在的经营现状租赁期很难收回成本。而田园综合体建设投资更大、风险更大,如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投资21亿元,要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很难,需要可持续稳定性投入和运营。

步骤2 依据式(6)~式(7)计算双边主体的前景值,构建前景值矩阵[V(Rij)]M×N和[V(Lij)]M×N。

(四)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不足。虽然主城郊区农业产业化有一定基础,但整体产业规模不大,不如重庆市涪陵、忠县、秀山等区县的林果花木规模,上万亩的观赏农业较少。同时,农村优质学校、银行、交通、通信、市政设置、机器化配套、正规超市等设施设备有待完善。

(二)建设管理水平不高。总体上重庆主城周边休闲农业规模小、档次低、内容欠丰富,产业同质化发展严重,对农业资源、观光资源、生态资源开发不够,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垂钓(赏花、采摘)、打牌、吃饭”三部曲。部分农家乐经营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不高,脏乱差仍然普遍,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安全和卫生管理不够规范。

三、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加快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建议

(三)有较好的自然人文条件。重庆主城区都市圈,特别是主城九区拥有“两江、三谷、四脉”的自然山水格局,拥有明月峡、铜锣峡、大溪河等秀丽的山水资源、田园风光。有南岸广阳岛油菜花、九龙坡九凤山梨花、北碚静观腊梅花、沙坪坝曾家镇桃花、渝北兴隆花海、巴南花木世界、大渡口石盘柑橘林等观赏资源,是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先天优势。同时,有九龙坡走马古镇曲艺、渝北龙兴古镇、巴南芙蓉村等乡村文化历史遗存,对成功建设田园综合体具有人文支撑。

(一)用地政策掣肘。现有国家土地政策规定城市居民不能购买小产权房,企业只能是参股、联营的方式投资,影响投资的稳定性。休闲农业大规模建设用地很难获批,一些农业休闲项目建房用地未能办证。同时部分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会流失土地,难以实现集中连片流转,影响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整体效果。

(三)创新运营治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田园综合体属于新时代共享经济,因而田园综合体需要各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一是探索“综合体”农商旅多渠道盈利模式。在运营模式上,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与田园综合体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盈利链。比如,游客看花海有门票收入,住民宿有酒店收入,买个房子有地产收入,看个表演有其他消费收入等。二是探索合股开发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因此探索集体资产入股、“土地银行”、土地租赁置换、劳动力合作社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增效。三是探索乡村社区治理新模式。最理想的田园综合体是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确保田园综合体及周边干净整洁、服务有序、管理规范,才能以环境留人、以服务留心。

(四)加强政府监管,确保有序推进。田园综合体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协调、绿色发展。一是严把审批关。对田园综合体社会投资方要严格把关,不宜降格以求,防止“一窝蜂”“圈地热”和骗补现象。二是注重生态保护。要加强对休闲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毁林占田、过度开发,才能建设出高文明的生态。三是加强产品检查。对田园综合体的农产品、游乐设施、餐饮以及住宿产品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游得开心。

A组:用钨钢麻花钻将光固化树脂面打磨粗糙,用无油水气枪冲洗15 s,吹干;B组:35%磷酸酸蚀树脂面2 min,用蒸馏水冲洗20 s,吹干;C组:用钨钢麻花钻将光固化树脂面打磨粗糙,用无油水气枪冲洗15 s,吹干后35%磷酸酸蚀树脂面2 min,蒸馏水冲洗20 s,吹干。在未做处理的树脂面与3个表面处理组中各随机抽取1个光固化树脂面,干燥保存,留作试验后扫描电镜观察对比。

(五)注意包装推广,争创优质品牌。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好产品要宣传包装才能尽快赢得市场。一是注重本土文化包装策划。包装策划必须立足田园本色、突出生活体验、拥有独特产品,才能记得住品牌、迎得来游客。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以此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从而产生符合自然规律的自警、自醒行为,在陶冶性情中自娱自乐,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内涵的综合体是不可持续的。二是争创优质品牌。在做优产品的前提下,争创挂牌“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品牌”“中国美丽乡村”“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等品牌,才能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三是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推介。除新媒体媒介外,可通过举办摄影比赛、钓鱼比赛、科普展、赏花节等活动,吸引媒体和大众关注,才能唱响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高品质生活视域下重庆大都市郊区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2018PY20)。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 波

标签:;  ;  ;  ;  ;  ;  ;  ;  ;  

高品质生活视域下重庆主城区都市圈郊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