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文淦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文淦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核心学科。特别是进入小学六年级后,学生即将面临初中阶段的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会再上一个台阶。而学生又离开了过去所熟悉的环境,需要有一个适应期,这段时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实现过渡。探究式学习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不仅能在这个阶段发挥巨大效果,对学生更长远的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即从合理设置探究问题、适当采用小组探究和给予充分探究空间三个方面,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数学知识有很多理论或概念,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及应用,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反复的课堂练习。虽然在考试卷面上,这种方式能够反映出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一旦遇到比较灵活、需要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的问题,教师就会发现学生变得茫无头绪,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学过什么。而探究式学习不会出现这类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都会更加灵活,所学知识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

一、合理设置探究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探究式学习对于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无穷,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但是,探究式学习也是需要遵循某些原则的,难度设置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问题太简单,学生马上就能够解决,达不到锻炼的作用;难度过大,则会给学生带去太多的挫败感,如果总是没办法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会逐渐放弃自主探究,转而等待教师给出答案,反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百分数知识,学生在学习之后已经能较好地掌握百分数。如果教师只给出两个数字,问学生两个数字之间的百分比关系,那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练习,对探究来说实在太过简单。这时,教师可以把学生两两分组,设置一个商店商品打折,同时还有折上折机会的场景,让两人自己去确定细节。比如原价多少,打几折销售,购物满多少享受进一步的折上折,具体数字规则都由学生自己定。然后互相计算对方给出的问题,确定场景中各商品或各阶段物品价格的百分比关系。

二、适当采用小组探究

探究式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另外一种就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两种形式各有其使用场景,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不能滥用。比如对于小组合作探究,一般适用于比较复杂、学生个人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小组组成上也需要多加考虑,综合各种因素,比如小组内学生各自的能力水平、特长方向乃至性格因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小组合作探究的目的是让组内所有学生都有所成长,能够起到互相促进、彼此学习的效果,所以过于简单或倾向性太过明显的问题或分组方式都是不合适的。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位置与方向。对部分方向感与空间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比较费时间的事情,还会时常出错,但是他们的计算水平可能没有什么问题。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混合分组,探究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每个小组制作一份学校的地图。在地图中,不仅建筑物之间的方位关系要准确无误,还要标出彼此之间的距离,要遵循一定的比例尺。在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中,空间想象力强与对数字比较敏感的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也能互相学习。

三、给予充分探究空间

上文提到的共同制作校园地图,就是一个有较充分探究空间的问题。小学生好奇心旺盛,对这个世界有着较强的探索欲,渴望“长大”,希望能够独立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这一内心需求出发,可以看出单纯的课堂教学或课堂场景是比较单调的,很难充分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或生活场景,注意收集那些引起他们困惑与探索欲的问题。在设置探究问题时,要尽可能争取学生的意见,通过场景设置或走出课堂来扩展探究空间,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发挥。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学习“圆”的知识时,提到了确定起跑线的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仍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实地操作。每组可以自行设想一个跑步比赛的长度,如200米、400米等,然后根据这个长度来确定并画出操场跑道的起跑线。每组完成后,各组之间互相检查,看看画得对不对,是否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如果有争议的话,大家共同讨论确定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待问题全部解决后,探究才算结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充分验证所学知识,也明白了这些知识的实际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不同,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确,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能够有学生的充分参与,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把重点放在自己更需要成长的领域。希望广大同仁能够鼓励并带领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更大、更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燕利.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18-119.

[2]吴家锦.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8,7(24):117-118.

论文作者:张文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文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