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崔小青 王军生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崔小青 王军生

◆ 崔小青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太极中学 731600;王军生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抚河小学 731600

摘 要:史料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依据,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已十分重视史料的引用,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得到更多历史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史料 历史教学 运用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历史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历史教学是一个站着的人以似乎亲身经历的口气讲过去的故事,“过去的故事”通过史料来展现再恰当不过了。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述东汉末年的混战——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时,配合一些电影画面,让学生在看画面的同时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观看画面、想象,仿佛亲身经历了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教材的描述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第二,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不是想象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讲述史料,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如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削藩的必要性。

第三,提高阅读水平,培养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认为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材及史料之间的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培养探究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解释。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让学生有可能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比如,让学生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保船避战”,考虑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双方的准备情况,并思考:李鸿章为何会有这样的考虑?这一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这一决定带来了什么后果?让学生通过这种类型问题的探讨,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开阔了思维,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既然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发挥史料在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意义重大。而选择史料、认知史料、分析理解史料和得出结论是史料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过程,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这个过程呢?

第一,应科学地鉴别史料。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基础,但它不等于历史事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的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其中必然会融入编撰者的个人好恶和观点、立场,史料也因而有了真伪、偏全、粗精、存佚之分。这就要求在选择史料时,我们不能把艺术作品、遗闻逸事当作正史来对待,而是要通过考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鉴别、判断,看其观点是否最大程度地符合实际,然后取舍。

第二,应慎重地选用史料。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无限制地使用史料,会无形中加重学生负担,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应该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第三,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量不同,所以对史料的接受能力也不一致。这就要求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层次性:七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通俗易懂、间接的史料;对八年级学生就应该在七年级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同时在九年级的基础上降低难度;九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渐进性:即用史料多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应当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及教材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在新课改之下,教师应注重史料教学新方法、新思维的应用和挖掘,应用史料具有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历史学习的层次。

论文作者:崔小青 王军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崔小青 王军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