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身心障碍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浅析身心障碍与家庭教育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身心论文,障碍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对身心障碍的矫治一直是临床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关注的热点。人们曾一度偏于医学的模式或心理学的模式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性,总免不了偏颇之处。近年来,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助长,拓宽了研究范围,开阔了视野,使得研究方法从单一型向多样综合的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内的多数研究侧重于临床医学及心理治疗,而对形成身心障碍有密切关系的家庭教育方式研究不多。因此如何改进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健康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教育及心理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有关身心障碍的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观点入手,介绍国外近年来研究的成果,分析了与身心障碍有关的缺陷家庭的特征,目的在于探讨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应采取的对策。

二、有关身心障碍的主要心理学理论及发展趋势

关于身心障碍的理论很多,在此挑选较具代表性的三种观点加以分析,以便从中了解其各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弗洛伊德(Frued)是严格的生物决定论者, 他认为人的一切心理现象(行动、思想、情感等)都是由本能力量决定,有规律可循的。人基本上是非理性的。人心理的动机完全来自潜意识领域,不可控制的本能几乎为其根源。他强调内在潜意识的思维和隐藏的情感在形成病理心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强调早期环境影响(个人历史遭遇,婴儿期父母的影响)对个人以后人格发展具有深刻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但是环境的影响最终超不过先天生物本能的威力。在人格的发展中,儿童的性欲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奥蒂帕斯(Oedipus )冲动表现为儿童期的神经症(如梦魇,恐怖症,抽搐,仪式行为等),成年人的神经症为儿童期神经症的再现。内心冲突,焦虑可引起神经症,人意识不到的愿望会影响人的行为。

针对Frued的泛性论的观点,艾里克森(Ericson)从新的角度提出批判,他从社会,文化,历史的角度出发,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对Frued的人格发展阶段学说做了原则的修正。 他认为人格特征是可变的,强调变化在人整个一生中的重要性,提出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将社会视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源泉。个人在环境中接受挑战,通过奋斗主宰自己的命运,顺利度过心理发展阶段的每一次危机,就增强了自我的力量,有利于适应环境;反之则削弱自我,不能适应环境,形成身心障碍。

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动力学观点将研究身心障碍的焦点放在对象的关系方面,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关系理论”。它研究了婴儿在与母亲相互交往的联系中,对婴儿内心世界形成的模式的影响以及对将来他(她)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认同的影响。布鲁奇(Bruch)1978 年研究了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与他们在婴幼儿期与母亲的内在关系,发现这些内在关系是对在婴儿早期所形成的母子联系的内在的或认知的表征。不良的母婴内在联系与以后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有着密切关系。他指出大多数神经性厌食患者在年幼时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所有的一切都按母亲的意愿和感情做出相应的决定,而忽略了孩子的实际要求。例如在婴儿期,每当孩子哭闹时,母亲总是用食物去哄喂他们,而不事先分辨引起哭闹的原因究竟是由于饥饿或是想得到母亲的爱抚,或是感到身体不舒适(如太冷或太热)所致。这样婴儿也就不能去学着识辨在饥饿与其他来源的不舒适之间有何不同,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往往缺乏自主性,也难于区分不同的躯体感觉,依赖性强,不能自我控制及做出自我决策。当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试图摆脱家庭的过分要求(如过高的成就期盼等)实现自我控制,但又不能达到此目的时,就形成冲突,并表现为神经性厌食症。关系理论从婴儿早期不良的母子关系对儿童认知的表征的影响角度来考察身心障碍的成因,具有其合理性,对家庭教育及健康的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家庭结构和家庭系统的观点

明纽琴(Minuchin)1978年从自身多年的心理治疗实践中认识到,患者身心障碍的症状实际上是家庭系统障碍的表现。他发现患者入院经过心理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但一出院,回家后很快旧病复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患者的家庭结构具有明显缺陷,其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不正常,存在病态的消极互动作用。这就意味着家庭的因素在导致患者身心障碍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对整个家庭系统进行诊治而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患者身上。他提出家庭是复杂的,由多个互相依赖的亚体系构成,亚体系包含不同的单元,如父亲—母亲—儿童,儿童—祖父(祖母)—母亲—父亲,儿童—兄弟(姐妹)—父母等等。在这些单元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发生种种互动作用,不良的互动作用将产生不良影响,使家庭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他的家庭结构理论,描述了健康的家庭系统应当具有良好互动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同时,他指出个体身心障碍发生在“身心缺陷”的家庭之中,这种病态的家庭结构表现为以下形式:不正常的跨代结盟,不正常的情感上的亲近及疏远,家庭几代人之间形成的边界以及对冲突处理的不正常的方式等。因此,治疗身心障碍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改变病态的家庭结构。

除了Minuchin外,佩拉佐里(Palazzoli )及其同事也对身心缺陷家庭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指出:这类家庭或在交流方面严重受阻,或家庭行为僵化,通常表现为尽力回避家庭矛盾,不承认家庭冲突,相互间缺乏沟通,孩子不正常地加盟于父母某一方。这种畸形而刻板的家庭行为方式,最终影响儿童自主性的形成,出现身心障碍。

Minuchin等提出的家庭结构及系统的观点开拓了研究及治疗身心障碍的新领域,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整体,在家庭相互依赖的亚系统中存在双向互动作用,对身心障碍的研究应从以往对单一关系(如母子关系)的研究,转向与个人生理特征相关联的家庭结构系统的研究。

(三)身心障碍的病因学模式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遗传因素,家庭背景等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克里斯托夫·戴尔(Christopher Dare)于1993年提出了身心障碍的病因学模式,强调了与身心障碍有关的生理学,遗传学以及社会学等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及互动作用,为身心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用下图对他的病因学及治疗模式加以说明。

图1 身心障碍的病因学及治疗的示意图

Christopher Dare认为身心障碍是由多因素参与,在多个环节上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社会文化背景对家庭结构及个体心理组织有着深刻的影响。家庭是个开放系统,个人,家庭与社会系统是相互沟通的。社会规范,价值观与审美观,文化环境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和家庭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利用从社会文化背景中获得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身心功能和认知行为。他认为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之一,就与西方社会文化中的审美观过分强调女性苗条美的评价标准有密切关系。很多青春期少女为追求苗条身材而节食,最终导致发病。因此情况如同戈顿(Gordon)1990年的研究所证实的那样,这是一种社会性疾病。其次,身心障碍还具有遗传学病因。个体的神经类型,生理生化特性及免疫系统的特征都与基因组成有关。Christopher Dare援引了霍兰得(Holland)1984年的研究结果:单卵孪生子女中,若一人患神经性厌食症, 则另一人患此病的可能性高达50%,所以身心障碍的病因极其复杂,是一个多病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对它的治疗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家庭结构等多环节加以分析。当然,这些因素不会是均衡地发挥作用。因此,将个体干预治疗与家庭干预治疗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产生效果。

三、身心缺陷家庭的特征

近年来人们对与身心障碍密切关联的家庭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探索内在规律,为干预治疗寻找突破口。研究表明,身心缺陷家庭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羁绊式特征(Enmeshment),表现为过于强调部分家庭成员间的亲昵,忠实关系,并经常依靠干扰其他成员的想法来实现操纵的目的,如常见的跨代结盟,孩子与父母中的某一方过于亲密,形成联盟,而共同将另一方排斥在外,成为家庭中无权的边缘人物。

2.缺乏冲突的解决方法(Lack of conflict resolution), 表现为掩饰矛盾,回避冲突,即使有冲突发生,也很快搁置一边,实际矛盾得不到解决。家庭中无原则和稀泥,相互间不能取得共识。今天暂时避开矛盾,但不知以后将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后果。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儿童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弱,在矛盾冲突中很容易罹患身心障碍疾患,甚至出现精神分裂症。

3.过度保护(Overprotectiveness),表现为对家庭中某一成员的需要过于敏感,以致表现出频繁的保护性反应和不正常的过度保护。疾患成为家庭关注的焦点和负担,如全家人都对患神经性厌食症的孩子倍加保护,对她(他)的行为态度格外迁就,整个家庭都为其一人担忧,焦虑,甚至惧怕出现意外。

4.僵化(Rigidity),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相互的沟通,家庭气氛沉闷,缺乏生机,长辈严格奉行陈规陋习,用一成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忽视子女在成长进程中身心发展的需要。如当处于青春期的子女有社会交往和倾向独立的需要时,父母仍用过去的老一套去束缚孩子的手脚,干预孩子的行动,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照办,而不是正确引导孩子去大胆实践,积极适应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对家庭教育及研究的启示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身心发展关系密切,在社会—家庭—家庭成员共同构成的系统中,存在着多层次,多环节的互动作用。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各家庭系统及其成员。如父母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态度,期望偏好等一方面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直接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施加影响。而下一代的身心发展状态,适应环境的能力,成才发展趋势等反过来又对家庭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跨代结盟,过度保护,掩饰矛盾,僵化的家庭教育等不良的互动作用在一些家庭中并不鲜见,但人们对其危害也许尚未觉察或认识不够深刻。不良互动关系最终将导致身心障碍的恶果。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改造不良的家庭结构,形成良好的互动,就成为教育及研究的重点。

一般说来,良好的家庭互动关系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是彼此相依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祖父母与孙辈之间建立一种无附加条件的相互尊重的真诚关系,家庭气氛民主,活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但同时尊重他人的意愿,能互相从感情上给予支持谅解,各成员都有共自主性,能直抒己见,但同时又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达成共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协商谅解使家庭矛盾能及时化解,加强了凝聚力,从而团结一致对付所遇到的困难。其次,在民主气氛下,家庭中应有适当的领导,组织和权威分配。大家尊重事实讲原则,既无僵化家庭中的父母独权专横现象,又无放任化家庭中畸形的联盟关系,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都不过分依赖或偏袒某人。

在良好的家庭互动模式下,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特征。首先表现在利于培养其自主性,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儿童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索的能力。若他(她)的合理意见被采纳,将会增强他(她)的自信心和探索求知的兴趣,若不合理,可从他人处学到好的方法,扩大知识面,从中学会尊重别人以及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其次,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律性。家庭中有原则可循,就得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无法无天,乱来一气。从小培养儿童自我约束,按一定行为规范办事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意志。再次,有助于培养儿童稳定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使他们有安全感。家庭各成员间感情融洽,相互沟通,相互支持,一人遇到困难,其他人能及时出主意,设法解决。即使在出现家庭矛盾时,也能及时地化解,相互谅解,避免了过分压抑造成的情绪抑郁和行为反常。最后,有利于形成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他们不仅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且学会理解别人的处境,善解人意,帮助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改造不良的家庭结构,使家庭执行健康的功能,关键是要使家庭及其成员有活力。以下方法值得借鉴。第一, 采用改观重解(reframing)的方法,家庭成员之间应更换各自对他人的成见,试着对他人的同一言行做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认知方面的解释,使负性的批评转为正性的体谅。如父亲对不久前孩子数落了他的不是,使其丢了面子,打孩子一顿出气这件事进行反思,对这一行为重新解释为孩子有胆魄,为人正直,能直抒己见等。当向孩子承认打人的不是之后,孩子也会被父亲的诚意感动,会体验到尊重长辈,善意适当地表示意见的责任和义务。再如,父母对过度保护子女这一行为的不利后果进行重新认识,也是一种改观换解。其次,夫妻之间,两代家长之间也需要改变看法,达到理解沟通,感情融洽,相互体谅,而不应是相互指责,把孩子拉到自己这方,并在感情方面孤立冷落对方,从而影响孩子正常协调的人际关系的发展。第二,抛弃前嫌,正视现实。对矛盾不回避不掩饰,要立足于加强相互沟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善关系的途径。而对过去的陈年老帐不要斤斤计较,应互相体谅,使儿童从父母的行为中学到正视人生,解决困难的积极的人生观。第三,淡化缺点,强调好处。当今社会大变革对家庭冲击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也需要有一个再学习和心理适应的过程。在工作中不顺心,与同事的人际交往不良,和家人产生磕磕碰碰,造成心绪烦乱时,往往易看到事物的消极面,所想所讲的都是缺点和坏处,而较少去注意优点和好处。这样不仅不利于矛盾的化解,还会亵渎孩子的天真无邪,使孩子缺乏宽容心和同情感。因此淡化缺点,强调好处,对改善人际关系,减轻生理和心理的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家庭教育研究上,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及新闻媒介的参与。这项工程既要提高父母的自身素质和心理的承受力,使他们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提高儿童教养的质量;又要通过宣传,利用讲座,交流,咨询等形式,向父母介绍好的教养策略;还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家庭心理治疗的工作,针对心理缺陷家庭,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使家庭真正成为儿童实现社会化的第一课堂,使儿童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浅析身心障碍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