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设计可行的地库方案论文_许博

许博

金科(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7

摘要:本文介绍了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如何能够提高在房地产高周转快节奏下高效的设计出可行的地库排布方案。同时又要避免浪费,在不同地形与场地周边环境等不同条件下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从设计成本控制,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能够高效的设计出可行的地库方案。

关键词:地下车库;结构形式;柱网分析;优化设计

引言:

在房地产市场从黄金十年,经过白银十年进入了镀金时代背景下。房企市场高位运行、集中度加速提高的新趋势,助推了跨越式大发展。如何能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很好完成设计任务,成为各位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地库建设成本占据着整个工程的25%左右,地库的高效率设计已然成为了地产商和设计师设计的重中之重。

1. 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规划布局和平面设计不合理

随着城镇化节奏的放缓,城市供地日趋紧张,出让地块面积越来越小,车位配比要求又增高,因此居住区地下车库多是大底盘、全开挖。地下车库和楼座结构无法脱离开,应该说是整体考虑为宜,但实际设计过程多是先设想地面规划和单体的货值最大化,后期深化过程中,地下车库布局受制于地面规划设计,经常出现两排建筑间距不够整数排停车,楼座结构剪力墙墙垛之间差几公分不满足车位尺寸要求,造成了空间 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地下建安成本,运行阶段也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大大削弱了工程的效益。

2.2细部空间价值挖掘不充分

地下车库中除车行通道、停车位、设备用房和人行区域外,其他的空间越少,利用效率越高。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地下车库停车效率指标在32-38m2/辆之间,这个指标不包含非汽车库使用的楼座结构下部及设备用房。由于布局和结构的原因,平面总有些零碎角落难以布置完整的使用功能,从竖向空间利用来看,图纸上仅能反映大的剖面关系,一些特殊部位,比如坡道和设备管线下部空间,是容易忽略的。没有完美的布局,只能在设计深化过程中,不断挖掘细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使车库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1.3人性化设计缺失

现行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是从机动车停放最低技术标准来规定的,较少从使用者心理感受角度考虑采光、通风及内部装饰。十九大提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房地产行业更是从刚性需求转向改善需求,车库不再仅是个存放车辆的库,更是业主每天回家必经之路,这条道路的现状是密闭阴暗、空间压抑、缺少导向性标示,这些都是设计应当着重提升的地方。优秀居住社区不仅要求地上空间的高品质,也要求地下空间在保证功能与安全的前提下,为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形成人性化的场景。

3地下车库设计要点

3.1明确地下车库规模-设计依据

在拿到设计条件后,首先需要仔细阅读相关规范,充分掌握场地周边及限制条件。

依据各地方停车位配建标准(或规划要点)进行配建车位计算,确定项目所需总车位数落实当地是否容许设置地上停车位,若容许,其上限比例多少。落实当地是否容许子母车位、微型车位等非标车位布置及其折减系数落实各业态比例,如住宅、商业、办公等配建车位指标均不一样地上停车位的设置原则:优先商铺前设置停车位,再而小区周边设置停车位,最后在小区内部设置停车位地下室轮廓出现大量斜边、锐角,过多折边,塔楼下部分空间是否全包进地下室。

3.2地库轮廓线控制

地下室轮廓尽量充分利用退缩条件,能地下一层满铺做足车位绝不多做一层地下室

地下室轮廓尽量趋向正方形,尽量避免窄长形地下室轮廓尽量方正,尽量避免大量斜边、锐角,过多折边,均会导致停车效率低下应剔除无效空间的出现地下室轮廓尽量充分利用退缩条件,能地下一层满铺做足车位绝不多做一层地下室整体轮廓避免过于狭长地下室轮廓尽量方正,避免大量锐角,过多折边,均会导致停车效率低下应剔除无效空间的出现地下室轮廓尽量与原有塔楼竖向构件重合对于满铺地下一层可做足车位的项目,地下室轮廓尽量剔除裙楼商业等建筑,实现少做人防地下室面积的目的。

3.3柱网形式

3.3.1大柱网

在设计地下车库时会包含关于柱网构件排布的相关内容。柱网构件是地下车库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地下车库的受力方面,车库受力问题关系到车库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布置柱网构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布置柱网构件的时候,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所以需要考虑柱网的承载能力和柱网构件占用空间的比例。在往常的设计中,需要在布置柱网时,保证在两个柱子之间能够盛放三到四辆车辆。在布置结构柱网的时候,需要考虑车位布置的最优化,在地下室布置柱网时,可以抛弃传统的塔楼柱网对齐的方式,利用错位将塔楼和斜梁搭建在一起。为了能够不影响车位的净宽度,可以再选择主体的时候,优选扁柱。将柱长边和车位长度的方向进行平行建筑。

通常情况下常规的柱网规格为:长8.0米宽7.8米,在国内这种规格的柱网建造的地下室比较普遍。而且我国标准小车的停车位尺寸大约在长5.3米,宽2.4米左右,这样将三个小车并列停放之后宽度为七点二米再加上零点六米的柱截面可以形成七点八米的柱距。在某些地方的柱截面可能比较大因为他的覆土要求比较高。

按照往常的形式,大柱网一般为长8.1米宽7.8米。但是有某些高端项目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宽度也增加为8.1米。w一般取值为8050毫米,再加上防火墙以及人防墙的宽度一般将柱网的尺寸变为8.1米。一般都会在结构住的旁边有五十毫米的距离是用来建设完成面和防撞设施的尺寸。

“大柱网”形式(一般情况) “大柱网”形式(通用情况)

图1 大柱网形式

3.3.2小柱网

综上所述,在如今大柱网被广泛的应用的时候,一些比较大规模的开发商对成本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了满足开发商们的要求,更多的设计者对地下车库的空间以及模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对照,希望能够对住网进行优化来降低成本。因此这样就研发出了小柱网的布置方式,与车位垂直方向的间距为5.2米,扣除柱截面的间距之后,达到的净间距为4.8米,这样可以使两辆小车进行并排盛放。在和车位平行的方向,采用5.1米的柱距。在汽车通行的地方柱距需要达到5.9米。

根据地下车库的空间以及停车的合理性来计算,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小柱网地库的优势在于,他采用了长为5.5米,宽为5.4米的柱距,并且沿车位方向的小柱网,将住距调到为4.9米。为了保证一些特殊区域的车道间距也能达到5.5米,在汽车通行的道路采用了6.4米的柱距。

小柱网一般情况下采用图二中5.3*(5.0+6.1)的柱网形式。在选择筑网的时候需要根据停车位的尺寸和车辆通行道路基本尺寸还有对项目的定位等等各种综合情况来考虑,选择合适的柱网尺寸。

“小柱网”形式(一般情况) “小柱网”形式(通用情况)

图2 小柱网形式

3.5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位置的设计在地下车库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入口所设置的位置与车库出入口数量均会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给小区居民带来的感染,并且还会对该城市市政道路接口实际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居民住宅区域里的车辆进出最高峰是一天中的清晨和傍晚,要想确保该时间段车辆的高效运行,并且确保其能够满足市政道路接口主要问题的要求。

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并且还要将车库主入口设计于城市次干道、支路上,使得车库出入口位置均远离小区居民步行通道主线路,以有效降低车辆行驶给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进行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时,需确保其与外界环境充分连接,尽量提升车辆行驶所具有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使得地下车库在高峰时间段也可以保证车辆快速疏散,或是通过组织管理进出口分离,以有效降低车辆行驶给小区居民正常生活、交通出行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进行该项目车库入口设计时,需确保车库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规划红线之间的距离为7.5m,与距离出入口边线2m部位的视点120°范围内,不可存在遮挡视线的障碍物。对于一些大型汽车与中型汽车的停放车库,需确保有超过2个车辆出入口,出入口的宽度也要超过7m。

3.6地下车库的层高优化设计

地下车库过于高或是过于矮,均会引发项目建设或是使用方面的问题。所以,在进行车库层高设计时,需确定车库底下垫层的高度,通常需要将垫层厚度控制在 100~200cm,如果需要增加排水沟,需在地面垫层控制范围内解决,以避免另外开槽,减少

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工作量与成本。

车库净高、车道净高应满足2.2m、2.4m的要求,这一高度确定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车道位置与停车位置,所以在进行车库层高设计时,需要先明确车库主要所属类型,不同的类型决定其安装设备的差异,车库耐火等级、防火面积之间的差异也会使得车库的上方需要加设一定的喷淋排烟管等,这就需要留置充足的高度。

此外,在进行地下车库层高优化设计时,还需要对柱网的尺寸进行充分的考虑,以计算出梁的高度。根据上述分析,车库高度主要为在2.2m的基础上加上设备高度、梁高一级垫层的高度,以得出一个确定的层高。

3.7 地下室防烟分区

地下室中设有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汽车库各防烟分区建筑面积均不超过 2000m2,设备房与非机动车库各防烟分区建筑面积均不超过 1000m2,防烟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此外,在进行地下室防烟分区优化设计时,还需设置送风系统,并且确保送风量大于排烟量的1/2。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均按要求设有两个以上安全疏散口。

4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车库轮廓线设计不合理,形成浪费空间,导致了成本增加。

2.非停车空间布置不合理,导致停车效率低。设备用房占用了有效的停车空间

3.无主车道,流线混乱不顺畅。

局部停车浪费空间过多,停车效率低

4.车道转弯角度过大。容易发生车辆碰撞

车库出入口及车库内下其他层的车行坡道行车流线不顺畅

5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交通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车辆使用量不断增加,车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中,应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需要,做好各方面的设计工作,并合理优化,以有效提高地下车库的科学性、针对性,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S]

[2]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14[S]

[3]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优化与对策[J].韩伟.住宅与房地产.2018(36)

[4]居住区地下车库人性化设计问题与对策探究[J].王芳龙,李宝军.建材与装饰.2018(45)

论文作者:许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如何高效设计可行的地库方案论文_许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