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论文_郑朝辉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均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压止血、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积极采取临床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以平均出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本组23例患者经急救和护理后均脱离生命危险,急救成功率为100%,急救护理后的平均出血量为(70.4±24.9)mL,少于急救护理前的(1648.4±306.8)mL,差异显著(P<0.05);急救护理后的PT、TT、APTT均短于急救护理前,Hb、Fib、PLT含量均大于急救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预后,减少出血量,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

致命性大出血作为头颈部肿瘤治疗后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且出血部位往往为颈动脉或无名动脉,病情凶险,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急救和护理,死亡率极高[1]。鉴于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出血量较多,在短时间内可显著减少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含量,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进而危及生命。对此,针对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治疗,及时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本研究旨在分析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3例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男患占78.26%(18/23)、女患占21.74%(5/23);年龄:最小25岁,最大73岁,平均(47.8±3.9)岁;出血部位:颈动脉占60.87%(14/23)、气管无名动脉占39.13%(9/23)。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均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若出现气管堵塞的表现,立即采用多套直径较大的吸引器吸出口腔、鼻腔或气管切口的血液、分泌物;指压止血,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立即进行床旁指压止血,判断患者的出血部位,若为颈动脉出血,立即敷料并指压止血,以不出血的力度为恰;若为气管无名动脉出血,难以判断具体的出血部位,立即使用多块无菌纱布、吸引器吸走血液,查看出血部位,随之给予指压止血;指压止血的时间为2~3min,快速交替松动、按压;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指压止血的同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根据医嘱要求,快速输血、输液等,并保持输液通畅;积极采取临床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意识、肢体活动等,及时给予稳定血压、吸氧等治疗;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疏导,发动家属积极给予情感支持,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接受治疗;体位护理,止血后的颈部制动期间,取头低足高体位,逐渐改为半坐位和下床活动;用药护理,使用甘露醇前应检查是否存在结晶,在规定时间内滴完,根据尿量,调整甘露醇的滴速;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密切观察出血部位的渗血情况;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以鼻饲流质饮食为主,保证高热量、蛋白、维生素、水分的摄入量;必要时,可灌注富含纤维素的流质;并发症观察和护理,评估脑水肿、偏瘫、脑梗死等常见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感觉和语言功能,积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颅内压、控制体温、合理用药等。

1.3观察指标

以平均出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部分活化时间(APTT)、Hb、Fib、PLT作为观察指标[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本组患者急救护理前后的平均出血量对比

本组23例患者经急救和护理后均脱离生命危险,急救成功率为100%,急救护理后的平均出血量为(70.4±24.9)mL,少于急救护理前的(1648.4±306.8)mL,差异显著(t=17.41,P<0.05)。

2.2本组患者急救护理前后的PT、TT、APTT、Hb、Fib、PLT含量对比

急救护理后的PT、TT、APTT均短于急救护理前,Hb、Fib、PLT含量均大于急救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后往往存在先兆性出血,若血压恢复后出现致命性大出血的风险随之显著增大,容易因出血堵塞气道引起呼吸衰竭,且因大出血而导致休克,危及生命[3]。鉴于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部位以颈动脉和气管无名动脉为主,在本研究的急救和护理过程中,注重采取预见性的措施,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压止血、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作为急救的主要内容。其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在于积极吸痰,消除口腔、鼻腔的积血,避免因呼吸道堵塞而影响呼吸功能;指压止血的主要操作在于明确出血点,控制指压力度和时间;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强调保持多条静脉通路通畅[4,5]。此外,在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容易发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生命体征波动明显,急救护理前后的体位,甘露醇、抗凝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营养状态等均可影响病情转归。基于上述观点,积极采取临床护理,旨在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心理状态,保持相应的体位,提高用药合理性,保证营养供应,最大限度减小并发症发生风险。由本研究可知,本组23例患者经急救和护理后显著减少出血量,预后良好,PT、TT、APTT、Hb、Fib、PLT含量均显著改善;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预后,减少出血量,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樊蕴莉,常秋芳.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21-322,323.

[2]王雪静,丁宁,安妮等.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25(16):1525-1526.

[3]邹红.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出血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9):857.

[4]黄秋雨,曾令婵,刘杰等.1例口咽癌复发患者术后颈总动脉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31-633.

[5]何建华,黄春虹,温作珍等.口咽癌复发患者术后颈总动脉出血的急救及护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141-142.

论文作者:郑朝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致命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论文_郑朝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