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新闻系人才培养浅思——以新闻为主还是体育新闻为主?论文_李宜赏

体育院校新闻系人才培养浅思——以新闻为主还是体育新闻为主?论文_李宜赏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本论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分析了体育院校新闻系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提出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且予以建议。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几大问题:课程设置涉及体育领域的比例太少、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实践性的课程作业缺乏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教学资源硬件设施缺乏,这一切的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体育新闻实践性的兴趣和专业技能。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供后人在制作培养方案的时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体育新闻系 人才培养 媒体信息化 实践教学

1.前言:

近年来有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体育院校的新闻专业越来越迷茫,到底是应该把学生以新闻为主来培养,还是建立专科优势,以培养体育新闻人才为目标?

对于体育新闻人才融合而言,融合性体育新闻要求在未来转型期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要以打造“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大复合型体育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培养力度。

从我出发(体育院校新闻系本科、在读研究生)在本科实习期间出外求职的时候就被要求同时承担体育新闻采访、文字编辑、图片输出、音频视频剪辑、播音主持等多种角色,特别是在新媒体公司更是要求我们能够成为一个全方位地立体报道体育新闻事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多渠道的体育新闻报道人物。而往往非常可惜的是,这种要求我们往往根本达不到。更有甚者,听说是体育院校新闻系的本科,上来就直接要求对某体育项目进行全方位报道,而实际我们课堂所学内容根本支持不住这样专业的报道要求,所以在读研究生期间,我也在浅思,体育院校新闻系人才培养到底要从何而入手?

根本出发点还是希望我的母系能越来越好,培养的人才能更加得到社会认可,我的学弟学妹们能更加适应这个社会。

以我所在的体育院校新闻系为例就是采用“2﹢1+1”教学培养模式,即大一、大二两年文化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大三一年媒体实践学习为主,文化基础理论课为辅;大四一年目标就业实习。母系创新性在大二暑假会有一个整个年级在老师的带队下统一去某个地方进行小实习的做法。但是这一切都偏向于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对于我们发挥体育院校优势,建立独特的学科优势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2.我国体育类院校新闻系教学现状

2.1.我国体育新闻教学课程设置及主要内容

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来说,在开展体育新闻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一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而展开的。从课程总体上来划分可以看出,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分为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当然根据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和大纲的教学要求,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之间可以在同一门课程中融合,相互渗透和促进。一般情况下,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新闻采访写作、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体育新闻评论、新闻编辑、体育赛事解说、新闻摄影、新闻摄像、非编等。对于本科生而言,这些课程通常都是专业必修课,对于研究生而言有专业必修课也有选修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过需要重点说明的是,由于体育新闻涉及的知识相对专业,所以不少学生在此之前缺乏对体育新闻方面的基础了解和知识贮备,所以如果完全讲体育新闻的狭小范畴对于这群学生而言难度太大,所以很多老师只是将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作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分支,把体育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的分支。

这也是本文今天探讨的重点,我们的教学中究竟应以培养新闻人才为主,还是体育新闻人才为主。

3.我国高校体育新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体育新闻教学中体育所占比例太少

从体育新闻专业课程来看,由于所学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并不一定都非常喜欢和热爱体育新闻,很多人只是对新闻行业有兴趣,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本来体育新闻方面专业领域的课所占的比例就很少。而且在类似于体育新闻采访写作、体育新闻评论、体育赛事解说等专业课程中,真正涉及到体育领域非常少。尽管这样或许能够让更多学生接受这样的课程,但对于那些热爱体育新闻的学生来说则减少了很多真正接触体育新闻和学习体育新闻报道的机会,这对于我国培养体育新闻专业人才极为不利。

3.2体育新闻教学缺乏针对性

体育新闻教学由于体育领域的专业性,所以很多学校都选择在课程上更多设置新闻学的内容,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习到东西,而不至于完全听不懂。但这样也让很多喜欢体育新闻的学生缺乏专业性的训练,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另外,在体育新闻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缺乏有针对性的了解,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培养和训练方案。

4.研究结论与建议总结

通过研究发现,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偏重理论教学,这与师资力量有很大关系。但是从就业的角度看,学生学习完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之后是直接对口的工作是要进入了新闻媒体单位,单位肯定不会特别看重一个人理论知识贮备,而是更看重一个人参与体育新闻报道的实践能力。近年来不少体育新闻工作单位都抱怨招进来的新人不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还要经过很长时间培训,这对单位而言非常痛苦。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能够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体育赛事报道和体育新闻信息需求的还是体育新闻人的业务能力。比如一场非常重要的体育比赛,能够直接影响受众的就是赛前赛后的报道以及赛中的解说评论。综上所述,为了改变以上状况,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就必须要注意加强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高效的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实践教学存在几大问题:课程设置涉及体育领域的比例太少、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实践性的课程作业缺乏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教学资源硬件设施缺乏,这一切的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体育新闻实践性的兴趣和专业技能。

回归到本文最开始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在高校培养中,应以大多数学生培养新闻底子为主,辅以体育新闻培养。少部分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以精英化教学为主,多增加体育方面的选修,以培养优秀体育新闻人才为主。

参考文献

[1]顾春先.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分析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为例[J].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 2007(05)

[2]徐京放,王广田,李保存.提高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 2007(05)

[3]高立.体育院校开设体育广播电视专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4(07).

[4]韩芳;杨春霞.关于高校新闻实践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12-21.

论文作者:李宜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体育院校新闻系人才培养浅思——以新闻为主还是体育新闻为主?论文_李宜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