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黄文涛1,邹东林2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1

摘要:地下水问题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保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升建筑物的质量。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应对措施

1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第二部分环境水文地质的勘察及试验;第三部分是对地下水环境情况实施的监测。第一部分内容要先收集资料,了解项目实施地的基本情况,并形成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评价、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等报告,还要形成相关的图件和监测资料。在收集好资料后,再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掌握区域内的气候条件、水文情况和植被情况,并熟悉其中的结构、水位和水质等情况。通过分析结构,就可确定出调查范围,对评价工作的等级进行划分;第二部分内容则主要是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及污染源的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地下水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同时,要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地下水源地的存在情况、开采情况、开采井的情况、地下水用途、水源地报废的影响等;第三部分的调查内容则主要包括地下水水质情况、每个水层的疏干情况及地面沉降和塌陷情况等。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1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动

我国各地水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地下水理化性质也会逐渐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地下水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处于不断变化中,比如对于建筑工程地下结构的腐蚀作用等等。造成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其中,常见人为因素为人工挖掘开采活动,而自然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地质活动。

2.2地下水对于岩石建筑的影响

建筑工程地下结构与地下水长期接触,如果地下水酸碱度等性质发生变化,就会对岩石产生一定的影响,最为常见的影响为腐蚀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和规模都在逐渐增加,工程地基结构主要为岩石结构,而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变化情况可以直接反应在工程项目地下结构的腐蚀损坏方面。

2.3地下水的土体影响作用

地下水与土体长期接触,对于土体的影响比较大。在一定时间内,如果地下水理化性质的变化比较大,则其对于区域土体的影响可能为不可逆,最常见的表现为土体酸碱度变化,这样就会对区域农业发展、水体安全等造成较大影响。

3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建立比较健全的地下水勘察机制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对于地下水问题的应对策略也应该涵盖各个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解决地下水问题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想提升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和水平,在工作中就必须遵循完善科学的指导方法,但是机制得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使,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贴近实际、符合实际。任何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在相关机制上没有与时俱进,那么在突发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坐以待毙,所以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提前做好预测和预防工作,将工作落实到位,将责任落实到人。

3.2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事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涉及到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水位和幅度变动等,要说各个方面都要兼顾到位的话,其实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只能是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划入规划范围之内。其中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和幅度变动时一个主要的方向,勘察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对其有一个具体的把握,以免情况发生时因手足无措而早晨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对地下水含水泵和隔水层的厚度以及分布关系,包括土层或岩层的渗透性强度和系数也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要想保证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那么对于地下水数据的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后续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因地下水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危害,为工程建筑质量安全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3.3提高对水文地质勘察种地下水工作的重视度

多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都比较重视岩土类型、地质条件、地质结构的影响和作用,而忽视了地下水问题,再实际勘察工作中,只有重视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

3.4抽水试验

在对地下水的运动情况进行研究时,水文地质参数非常重要。进行野外试验,能够获取含水层中的水文地质数据。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要根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抽水试验的类型,并结合对应的公式,计算出涌水量、水位的降深量,从而得到水文地质的相关参数,判断出评价区中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以及隔水层的渗透系数。

3.5渗水试验

在开始渗水试验前,要先布设好渗水试验的点位,布设的依据为建设项目的布置平面图。一般情况下,在非正常工况下,会污染地下水的车间、厂房等,可用于作为试验电位。比如,发电厂的废水处理车间、油罐区、煤矿生产厂的绞车房等,都可以作为渗水试验点位。在具体的试验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为双环渗水试验法。试验过程要按照规程进行,对于毛细上升高度的测量,要开挖实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不能根据经验来确定。在水文地质边界内,挖一试坑,并在坑底部同心压入直径不同的试环;然后,在内环及内、外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同时注水,并保持两处水层在同一高度,如图1所示。

图1 双环渗水试验装置示意图

这样即可认为,内外环之间渗入的水主要消耗在侧向扩散上,而内环渗入的水主要消耗在垂向渗透上,视为准垂向一维渗流。待渗流稳定后并延续2~4 h,根据内环取得的资料,利用达西定律求取试验地层的渗透系数。

3.6地下水环境的监测

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主要是为了掌握地下水的水位情况,对水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从而判断出地下水的水流情况,以及其中的化学组分和分布情况,以提高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准确性,并对其影响程度作出预测。比如,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或者二级时,需要在整个区域内对丰水位、平水位、枯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如果评价等级为三级,则应在枯水期对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对水质进行分析时,要重点分析其中的特征污染物,以便更加准确的判断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完善地下水管理体制是确定地下水监测更好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地下水监测工作的保障。完善地下水管理体制更有利于地下水监测在规范性的指导下进行。完善地下水管理体制也是新时期更好地实现地下水监测的重要任务。许多新兴技术应用在了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中,例如遥测系统、微机测流系统以及固态存储等,这些先进的系统与技术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量,提高了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的效率与能力。水文水资源监测部门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的变化数据进行采集,包括测流方式的变化、水位流量单值化的变化以及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及研究,确保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行。

3.7注重测试研究水理性质

在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水理性质,它是岩石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结果,水理性质一般具有容水性、持水性等性质,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着一定影响。正常情况下,水质频率是每年进行两次采样,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进行一次,当然,采样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以便于我们充分的了解水质的变化规律。此外,针对岩土体的地下水有着许多种不同的分类,如埋藏条件的不同而划分为上层滞水、潜水等;由于水层的不同而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等,并且不同种类的地下水有着不同的水理性质。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水理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从而保证在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结束语

当前我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勘察作业不能对地质的基础设计以及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控制和把握,导致地下水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了解地下水对水文地质勘察以及建筑的影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措施,从而保证我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同时也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玉一.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资源,2017(01):64-65.

[2]李剑超.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1.

[3]陈智贤.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181-182.

[4]马胜.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及应对措施[J].江西农业,2017(01):65.

论文作者:黄文涛1,邹东林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黄文涛1,邹东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