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论文_秦俊杰

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论文_秦俊杰

秦俊杰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 河北 保定 0713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95-01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一是要求学生能感受到汉字独特的美,表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二是感受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形象美和情感美,三是能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审美鉴赏和创造的理念,使学生能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课文,从审美的角度解读教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们灵魂的教育,使人发生意识与情感的变化,具有健康的理智,情绪与正确的审美观。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审美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奇妙的语言文字中,使之感知、领略、欣赏、认识和分析各种美的东西,以陶冶其性格,净化其灵魂。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要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师生的互动空间

要变一讲一听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商讨、协同活动,共同分享文本之美。在讲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项脊轩志》一文时,我和同学一起分享本文深切动人的情感美。我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问题:《项脊轩志》一文于细微处显真情,平常生活的小事在作者笔下饱含深情。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看似平常,却蕴含真情的细节?学生思素片刻,便畅所欲言:有的说妈妈晚上陪着我写作业,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因为白天干了一整天的活太累了;有的说,自己原来没住过校,住校的第一周回家,妈妈说他刚走的那天晚上,两个大人一提到孩子,竟然落泪!有的说奶奶为了让我吃上西瓜,冒着酷暑赶了二十里路来学校给我送,自己在回去的路上险些中暑。同学们的片言只语,讲述的点滴小事,但表达的情意却厚重绵长,感人至深。在这样开放、平等、和谐、融治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不仅有知识的收获,更有情感上的丰盈,审美上的启悟。

二、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分析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更有主动建构。这其中,想象和联想便是教师可充分利用的抓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景色美、形象美、人性美。

《项脊轩志》一文结尾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让人伤感泪下的抒情镜头,对此段的赏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为了达到目的,我没有简单地把“移情”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重现当年归有光妻子手植枇杷树的情景。

习作展示:

归有光泪眼朦胧中,看见: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妻子在集市上买回一棵枇杷树苗,央求和夫君一同栽下。归有光欣然同意。归有光找来铁锹,选准位置后,便开始动手挖坑。虽然是春天,一锹锹下去,归有光额头沁出了汗珠。见此,妻子连忙拉住铁锹,用衣袖擦去夫君额头的汗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疲惫,归有光却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挖好树坑,妻子手扶幼苗,归有光轻轻地培土……树依旧,而人已故,妻子姣好的容颜瞬间幻化为枇杷树的精魂,一阵微风,树叶轻摇,仿佛是妻子喃喃细语,那亭亭的树姿,已然成为妻子亭亭玉立的身姿……

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少了对文本的就事论事,多了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这般想象和联想,还能不明白物是人非之悲?还需要再灌输借景抒情之道?

当然,在课堂中实施审美教学,不能脱离语文知识技能,空洞说教,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特征,以渗透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心理审美欲望,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品味,欣赏,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重视思考的价值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布莱希特说:“思想是人类最大的乐趣之一。”人因思考而伟大,人因思考而快乐,人因思考而成长。但是,纵观当下语文课堂,假问题、浅思考、不思考现象,比比皆是。好的课堂,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有效思维,深度思考,给学生智力以挑战呢?

其一,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跳一跳”,就是让学生要经过思考,经过努力,经过探索,经过碰撞,甚至经过挫折之后才能达到。要避免学生在书上能找到现成答案,更要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例如李白《赠汪伦》一诗,如果问“从哪里看出汪伦对李白的友情深厚?”这就是浅问题,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果问:“为什么汪伦早不送,迟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船要走时,才赶来相送?”这就是真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必须联系俩人关系,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做出答案。

其二,不给学生唯一的答案。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学科,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果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语文答案不是用“对”“错”来评价的,而是用“好”与“不好”来衡量的。例如用“孙行者”做上联,要学生答出它的下联。学生可以答“唐三藏”,可以答“胡适之”,也可以答“祖冲之”,都是对的答案。但相比较而言“祖冲之”对得更工整,更恰当,因此就更为优秀。如果把学生思维打开,让每位学生都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那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熠熠生辉。

四、注重氛围营造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和理科不同的是,语文学习是一个慢热的过程,需要静养浸润,需要熏陶浸染。如果理科是用“教”的方式,那么语文则需多用“育”的方式。就像种子和幼苗一样,给以适合的水分、土壤、温度和阳光,它就可以自己生长,并不断强壮。如果企图完全用“教”的方法来教语文,则可能事与愿违。所以就需要教师加强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提供“育”的环境,打造书香校园,让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校园里书香弥漫。这些就需要学校倡导支持、年级积极推动、教师主动作为。具体的载体可以有:建立图书角、开设阅读课、推荐美文章、创办文学社和举办读书会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下语文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采取具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想象天赋,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论文,课题编号1604029。

论文作者:秦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论文_秦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