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和疗效论文_胡浉波

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和疗效论文_胡浉波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由抽选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并将其视为研究对象,同时给予患者显微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恢复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有Ⅰ级切除患者13例(26.00%)、Ⅱ级切除患者29例(58.00%)、Ⅲ级切除患者8例(16.00%);术后1天内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偏瘫以及一过性偏瘫,其中有4例患者经过治疗得到痊愈,剩余1例患者仍然出现偏瘫。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安全、有效,在手术时应尽量保护患者的相关静脉,尽量为患者实施全切术,以此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大脑镰;矢状窦旁脑膜;显微手术

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则是指附着于人体大脑镰及矢状窦周围的脑膜瘤,当生长在此处脑膜瘤出现占位效应后,患者才会出现活动障碍、肌力减退、肢体麻木、癫痫以及头痛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1~4]。在诊治过程,由于肿瘤的供血常常会侵犯皮层静脉以及矢状窦等重要的血管,因此会给手术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科技的不断更新,临床影像学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安全度。本研究就采用此类方法对50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研究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由抽选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患者入院前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呕吐、视乳头水肿,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并通过CT以及MRI检查,确诊为脑膜瘤。按照MRI检查的结果,从人字缝和冠状缝进行分界,将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分为三段,分别为前、中、后等。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有20例,有8例男、12例女。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17例有23例,有10例男,17例女。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为(45±2.5)岁;病程1~35个月;平均病程为(15±2.5)个月;肿瘤直径为3.5~7.5cm;影像学表现:CT表现:边界清洗可见、均匀强化;MRI表现:T1表示信号稍低、T2表示信号稍高。

1.2方法

1.2.1仪器

本研究所采用的显微镜为卡尔蔡司显微镜。

1.2.2矢状窦手术

手术前,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采用Myfield头架对患者的头部实施固定,按照患者的肿瘤的部位的不同指导患者取不同的卧位:矢状窦前1/3以及中患者采取仰卧位、矢状窦中1/3患者采取抬高头部为、矢状窦后1/3采取俯卧位。头皮切口以及骨瓣应按照影响学检查结果进行设计,前提条件是充分显露患者的肿瘤周边及受到侵犯的矢状窦。手术时,在显微镜的引导下实施分离手术,分离时注意应沿着正常脑组织、肿瘤包膜以及蛛网膜的边缘缝隙对患者瘤体实施分离,分离按照由浅到深的原则进行,并且挨个对其进行电凝。切断肿瘤供血后,牵引患者肿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肿瘤小的患者实施整块游离;而对于肿瘤大的患者实施分快切除。若患者肿瘤已经侵犯矢状窦,按照其肿瘤的位置的不同实施相应的措施:矢状窦前1/3患者采用结扎一起处理掉即可;矢状窦后1/3患者则按照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处理:矢状窦闭塞患者采用结扎一起处理掉即可,未闭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建。手术时,注意避免损伤患者的沟静脉。

1.2.3大脑镰手术

对于大脑镰前1/3的脑膜瘤患者采取发际内冠状切口开颅;对中或后的患者采取跨中线的马蹄形切口开颅。开颅后,对患者的脑硬膜进行悬吊,然后顺着肿瘤外周边缘进行切开,再将顺着中线将其翻开,观察静脉血管的流向。然后,按照术前的影像学定位寻找肿瘤所在位置。在显微镜的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游离,并充分暴露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的血管,之后对肿瘤本体实施分离,并将肿瘤完整切除。

1.3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患者脑内肿瘤被全部切除,同时切除累及的静脉窦壁、颅骨、大脑镰以及硬脑膜。Ⅱ级:患者脑内肿瘤被全部切除,同时电凝累及的静脉窦壁、颅骨、大脑镰以及硬脑膜。Ⅲ级:患者脑内肿瘤被全部切除,但是静脉窦壁以及大脑镰中有部分残留的肿瘤。

2结果

50例患者中有Ⅰ级切除患者13例(26.00%)、Ⅱ级切除患者29例(58.00%)、Ⅲ级切除患者8例(16.00%);术后1天内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偏瘫以及一过性偏瘫,其中有4例患者经过治疗得到痊愈,剩余1例患者仍然出现偏瘫。远期随访发现:

3讨论

大脑镰及矢状窦是最容易发生脑膜瘤的部位,在该部位发病的患者约占所有颅内脑膜瘤患者的20%左右。临床研究显示,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起病时间通常缓慢、而病情时间较长、其临床首发症状通常以癫痫和头痛为主,对于患者神经系统具有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在肿瘤增大时期[5~6]。由于患者肿瘤的位置的特殊性,在治疗时常常常规治疗往往不能有效的起到治疗作用,因此需要借助新型的手术工具进行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大脑镰及矢状窦脑膜瘤患者肿瘤肠位于下矢状窦、上矢状窦以及引流静脉等地位,再加上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需要显微镜才能完成全切手术治疗。

本研究就对50例患者进行显微手术,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有Ⅰ级切除患者13例(26.00%)、Ⅱ级切除患者29例(58.00%)、Ⅲ级切除患者8例(16.00%),术后仅有一位患者出现偏瘫。由此可见,显微手术治疗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安全、有效。为保证手术的临床效果,在手术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手术前,应注意CT或MRI检查的重要性。MRI检查可全面、有效的探明患者颅脑内肿瘤供血情况、使主治医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矢状窦在受到累及后的畅通情况以及肿瘤周围静脉的代偿情况。因此,在术前对患者实施CT或MRI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②术中控制患者的出血量。在术中可对患者实施低血压控血,将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80mmHg左右,维持时间为1~2消失;在术前做好准备,以防止患者的术中出血。③术后预防。做好癫痫预防:由于癫痫发作可加重患者颅内高压以及脑水肿,并且引发脑疝。因此,在术后做好癫痫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术后给予患者德巴金进行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癫痫的发生。预防术后颅内出血。术后随时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以及神志变化,若患者一旦出现神志变化,应及时给予CT扫描,观察患者颅内出血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术后并发症预后。对于术后并发症,本院认为对脑膜瘤进行全切并同时尽量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及血管,是针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最为有效的手段,手术操作应精细、轻柔。

总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安全、有效,在手术时应尽量让患者的手术级别达到Ⅰ级。

参考文献:

[1]李监松,伍葵,徐光斌等.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8):453-455.

[2]江南凯,岑远光,黄常坚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1-233.

[3]周赤忠,叶青,付伟等.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6):354-356.

[4]姜明春,刘锋,吕世刚等.矢状窦、镰旁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9):950-952.

[5]李学记,万经海,李长元等.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策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6):447-450

[6] 雍成明,黄录茂,杨代明等.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及镰旁脑膜瘤28例临床体会[J].安徽医学,2010,31(12):1443-1445.

论文作者:胡浉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和疗效论文_胡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