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论文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论文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

孙园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摘 要: 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实用的社会活动,它实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即把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由于一直以来优秀的翻译实践工作的存在,人们便更容易忽视了它在科学理论方面的重要性。翻译理论与其实践相比,存在着较久的争论。如何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它们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理论与实践 结合方式

一、翻译理论概述及其意义

(一)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需要和行为的产生从根本上是为了满足各种语言系统中人的交流,翻译给人一种直觉感。因此,翻译理论是建立在充分的翻译实践工作基础上的,最终形成的一种“分析”和“归纳”思维,其结果是一种特有的指导意义机制以及具有约束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人类长期实践的根本真理。因此,任何社会实践都必须出现在相应的阶段自适应理论。然而,从古至今大家一直强调“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实践反应用于理论”,从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错觉。一些学者把理论和实践赋予“二元对立”的关系,让理论和实践脱节,更加突出翻译活动实践性的重要性,而理论性和思想性翻译理论是没有意义的。“翻译实践与翻译原则中的矛盾和冲突远远大于它们的内部团结。这可以归因于翻译对象和翻译主体的复杂文化背景。在排除答案的情况下,对统一翻译对象在层次上的认识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若翻译理论变成纯粹地梳理其中逻辑,便毫无意义而言。

文奇的“奇点”理论提出后,并没有立即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只是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如库兹韦尔。库兹韦尔于1990年出版《智能机器时代》(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一书,认为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未来经过足够多的时间,人类将会创造比他自身更聪明的实体[27]。库兹威尔的推断是基于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及技术的加速循环规则。

从广义上,翻译理论是翻译的具体实践理论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翻译实践来总结归纳,塑造一套完整系统的且易于广泛应用的理念,包括一般观点性结论和翻译实践的具体看法和建议。翻译术语也需要有深度,但更需要灵活和易懂,这是翻译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此能够让读者准确理解原文的精髓。

从狭义上,翻译理论是建立在独特的语境基础之上的,不仅仅针对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更包括其他受众群体,所以,在翻译实践中牵扯到不同的翻译目的,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以更好的让读者理解和翻译出原文的含义。

(二)翻译理论的意义

探讨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那么怎样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将二者融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式也深深的影响着翻译效果和翻译能力。

“把孩子带向球场”的意义可以从排球“海南现象”中得到佐证。笔者曾对2018年河南省十三届运动会学生组排球比赛暨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第十六届排球比赛进行调查,发现男子甲组(普通大学生组)共有22支队伍、248名运动员,其中,海南籍运动员41人,占外省籍球员数量的51.5%。访谈发现,海南学生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排球参与者,其重要原因并不是学校排球开展得好,更不是排球师资力量雄厚或者排球教师教学方法先进,而是他们的家人给他们买了一个排球作为玩具,并把他们带到了球场上。笔者认为,足球运动要想蓬勃开展,道理亦然。

虽然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是相辅相成,但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一面,任何事物都是具有矛盾作用,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总结,具有抽象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翻译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固定模式和一成不变的,具有独特的特殊性,所以,二者不能够十分的、完全的融合,具体翻译实践对于实际的译者来说,直觉经验比抽象理论更简单易懂,而如果缺乏兴趣和思考能力,翻译理论不能够在实际过程中得到支撑和证实,那么在实践过程中曾经建立的理论可能会被否定,最终造成在在实践中存在许多翻译误解甚至是错误,使得意义相悖。

比如,在古代时期,翻译的重要使用效果便是使用外国书籍语言在事物之间的转换,使外国的技术和知识能够漂洋过海传到其他国家,所以,在翻译工作中需要对应词意的更换,但对整篇文章甚至是主旨大意仍有偏差,但在现代翻译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此翻译本身的技术性,更是注重翻译实践时的原文本质含义和精髓。截至目前,翻译实践不再只是满足于经验的总结和实践的产物了,不仅是为了理解和翻译语法“句型”等,更重要的是翻译实践在各个国家文学的传播、政治上的沟通、经济上的全球化。所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系统的、全面的理论和框架,给翻译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这也是印证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真理。在翻译工作的长时间进行过程中,也证明了翻译理论是建立在翻译实践基础上的,而反之,有了理论,翻译实践才能够更好的被指导。没有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只能是空谈。没有基本的翻译理论,就没有实用价值。

三是翻译理论有矫正和规范的意义。翻译理论是在宏观上对翻译实践的范围和性质进行了划分,以供参考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要做到更加规范,做到快速准确提出翻译过程中所隐存的问题和不恰当之处,并加以调整,作出一定的纠正,才能达到高水平的翻译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翻译水准。从另一角度来看,翻译实践过程中不能够根据翻译者的主观臆断和猜想进行创造,也不是根据表层意思逐字逐句进行生硬的翻译工作,而是具有一个标准:信、达、雅,便是一个纠正和规范翻译的应对措施。

一是翻译理论有理解和启迪的意义。翻译理论是一种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是清晰的叙述和概括不同现象和情况,并以语言符号为载体呈现给众人,对于现阶段翻译实践而言,仍旧与翻译理论有着密切关系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同样适用于翻译领域。翻译理论不是一个自然而生的理论,这不是翻译者凭空捏造的结论,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工作形成的,进而通过一代代的传承,总结出的翻译理论的框架和结构。因此可以得出,理论和实践是相同的,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突破发展目标的局限,两者相互依存过渡和动态演化。

即使那些人认为翻译理论是不合理的。作为一种理论本身,它关注的是译者的主体意识,即自我翻译中心。翻译中必须有一些“标准”,它们并不是简单地将目标语言系统作为一个有限的框架。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研了解到,国际通行的房屋交易计价单位多为所见即所得的套内面积,国内对此虽无统一规定,实际操作中却普遍采用建筑面积计价。但时至今日,都无法律法规对“公摊面积”做出明确约束。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翻译理论的意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讲述:

二是翻译理论有执行力和方向感。翻译理论,必须是一个从多个翻译实践的总结出的适用于大多数实践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解释翻译规则如何体现在翻译实践中,并将翻译行为从简单的自我活动提高到系统学习活动中。从这个层次上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冲突根本上不过是一种思维错位而已,其实施和指导价值仍然存在,并不能全盘否定。

本文主要通过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北部湾经济区城乡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对历年资料的查阅,这里着重选取北部湾四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2008年-2011年期间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经过筛选和处理得到如下结论:

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后,开始拔节。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12~16℃,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由于翻译理论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逐渐形成并完善必要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并且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不断纠正现有的翻译理论。如果脱离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也会不受理论的知识框架指导,独立于翻译理论的翻译实践很难形成翻译系统,也不能为翻译理论提供任何帮助,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其在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因此形成相互密切的关系。

翻译实践时需要格外注意文章的深层意义。翻译工作不是单一的把词和字组合起来,它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综合学科。在翻译上,它不只是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迁移变换,更是翻译的实际语境情况,关联到“政治”、“经济”、“生物学” “医学”、“法律”等行业。因此,翻译实践需要翻译理论的指导。不同的语义造就了一词多义,或者同一单词具有不同的实际意义。例如,英语中的“future”,这个词通常指“将来,以后”,在美国俚语中可表示为“未婚妻”,说到经济和贸易领域时该词又可转换为“信托、信托基金、信托机构”等含义。所以,在翻译工作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这类词的翻译方法,才能够使得译文更加符合原文意思,让读者能够清楚原文的含义。另外,专业词汇也是需要格外注意,这需要更好的翻译素养和知识水平。

所以,翻译实践需要特定环境的支撑才能翻译出这个词的意思。翻译专业词汇时需要翻译者的雄厚翻译知识底蕴,具有更高的要求。在翻译工作中,翻译者首先需要具备熟练掌握专业词汇的基本含义,同时,还需要掌握不同领域的专业词汇。有些词尤其是它们的首字母缩略词,对一般的外语使用者来说很难识别和记忆,但它在实践中是非常实用性。例如,在经济中,GDP的 全 名 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其含义为“国内生产总值”。NBA全名“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简称。这些词在生活中较为常用,是因为出现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娱乐方面,但是如果是医学、数学、金融等方面,比如,“OTC”在医学上通常是“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是非处方药的意思,但在金融行业,则是“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意为“场外交易”。对于这类词的翻译中,及其容易产生歧义或者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或者翻译者并不清楚其多样含义,那么他们也需要查阅词典以及相关资料。但是对于这方面的学习者则是相对常用的,是必须掌握的。

四、结语

翻译的本质是在给定的语境下,使得语言不通的两国或多国者理解对方的想法,进一步对双方的语言给出合适的解释,使得双方都能够明晰相互的目的和意图,达到日常沟通、文化传播、政治上的沟通等等。翻译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指导翻译实践的作用,翻译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受翻译理论的指导,反过来也作用于翻译理论,在实际过程中,能够反馈给翻译理论,使得翻译理论更加完善、系统,能够在以后更好的进行再指导作用。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能动的。

参考文献:

[1]王彦月. 《培养译者:翻译理论与实践导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烟台:鲁东大学,2017.

[2]史芸.翻译应用理论与应用翻译实践——以新闻翻译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 ,2017,34(03):102~107.

[3]邵有学.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考辨[J].中国外语 ,2018,15(02):99~105.

[4]肖唐金.跨文化交际翻译学:理论基础、原则与实践[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23~38.

[5]刘云虹,许钧.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关于翻译批评的对谈[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04):1~8,92.

[6]穆雷,邹兵.翻译的定义及理论研究 :现状、问题与思考[J].中国翻译 ,2015,36(03):18~24,128.

[7]丁卫国.基于框架理论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界 ,2013(06):72~76.

[8]王文彦,叶春玲.论科技英语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26(01):132~134.

[9]秦志伟.浅谈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 ,2018,49(03):122~131.

[10]彭丽.英语翻译的理论概述和方法实践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3):61~62.

[11]蓝红军.面向问题的翻译理论研究[J].上海翻译 ,2018(03):1~6,94.

[12]曹明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 (11):184~188.

[13]韩子满.应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 ,2005(04):50~53,63.

作者简介: 孙园园(1989-),女,汉族,河北定州人,本科,广告人,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小论文。

标签:;  ;  ;  ;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