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章垒,韦炜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章垒,韦炜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所以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对地基稳固性要求很高,施工难度比矮层建筑更大,在实际施工中,必须要掌握好相关的土建施工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对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土的运作,一部分是土上建筑施工。与一般的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更加复杂,施工难度更大。所以,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需要积极的采用新技术,并对关键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

1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工程量远远大于矮层建筑,所以其需要的施工周期也比较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会进一步增加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难度。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没有控制好,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增加建筑后期的维护成本,还会损害到业主的利益。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建筑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智能。但是有的建筑企业为降低设计成本,节约时间,会直接套用其他建筑的图纸,或者采用以前的施工图纸,这就会造成建筑的整体结构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建筑承受的力不均匀,从而降低结构支撑的稳定性,最终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第二,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市面上的建筑材料非常多,同一种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建设单位为降低工程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会采用劣质材料,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使得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还会增加建筑的安全隐患。

最后,施工工艺不合理。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土建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先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分析,再根据施工图纸明确相关的技术标准,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但是,有不少建筑企业并没有严格根据技术标准要求选择施工工艺,从而增加建筑的安全隐患,降低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

2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

2.1 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的主要功能是承载重力,在桩与桩之间建立起联系,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地承台桩基,一种是高承台桩基。承重平台能够将地基的基桩和桩顶部分链接起来,需要深入到岩土层中。以振动沉桩施工技术为例,其通过提升地质岩土的密度,增强桩基承受压力的能力。桩顶的振动器在振动过程中能够产生数吨的作用力,加上预制桩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能够将预制桩打进地质中。而在振动器持续振动的过程中,会连续不断的将振动作用传导入岩土中,这样就能够带动岩土收缩,提升地质岩土的密度,从而使预制桩能够牢固的固定在岩土中,保证地基能够承受比较大的作用力。

2.2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降低建筑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采用钢板桩支护,基坑支护施工有三种方式,一是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二是混合式支护结构,三是悬臂式支护结构。由于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基本是在土质地基中施工,或者在软弱岩层地基下施工,挖土量通常会比较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开挖方式。分开挖的方式能够在开挖的同时将挖土运输出去,避免在工作面上堆积挖土。支护桩可以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mm,基地标高处的桩间距为1.2m。在对支护桩施工时,可以分两批进行,相邻的桩采用跳挖的方式,在相邻桩浇筑C30混凝土24小时后再进行开孔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应控制好桩顶的标高和桩底的标高,孔底的沉渣要控制在100mm以内。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首先,分层浇筑方式,在浇筑完第一层,混凝土还没有初凝的时候,再浇筑第二层,并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逐层连续浇筑,直到完成所有的混凝土浇筑。其次,分段分层浇筑方式,先浇筑底层的混凝土,在完成一定距离的混凝土浇筑之后,再浇筑第二层,直到浇筑完最后一层混凝土。最后,斜面分层浇筑方式,从浇筑层的下部逐渐移到上部,斜面的坡度需要控制在1/3以内。第二,水泥材料控制技术,在选择水泥时,应尽量选择水热化比较低的水泥,且水泥的凝结时间应该比较长。同时,要合理选择水泥的细度,水泥最好为泌水类型,并将适量的减水剂添加在水泥中。最后,混凝土养护技术,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要做好其养护工作。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双层的麻袋,再浇水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在混凝土初凝以后,需要在混凝土的周围砌上挡水墙,并蓄水6cm,蓄水20天。同时,要随时关注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养护措施进行调整,以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2.4 型钢混凝土技术

与之装配式建筑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轻钢结构,二是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三是预制集装箱房屋。型钢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型钢柱吊装,在安装时要分段进行,结合塔吊的运输能力及起重量。分段点应高出所在楼层1.3m,所有分段点的标高应保持一致。同时,要采用临时连接板,将钢柱吊点设置在钢柱的顶部,在吊装完一根钢柱后,用缆风绳价格其拉住。其次,型钢梁吊装,相同区域内同一层钢构件的吊装,要按照由里到外的顺序进行对称吊装。在钢梁起吊的过程中,要在钢梁的两端用两根钢丝绳绑扎好,将索角控制在45°以上。在吊装完钢梁以后,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对其进行校正。最后,高强螺栓安装,在安装之前要复验其扭矩系数,并调整构件的中心位置。在实际安装中,不能强制性的将螺栓穿入,并在修整过程中将周围的螺栓拧紧,并用小锤敲击的方式对安装情况进行检查,以免出现漏拧的现象。

2.5 绿色施工技术

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许多绿色技术开始运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其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耗,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建筑的节能性。所以,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应对绿色建筑材料、技术等进行适当的应用。比如,生态板是一种复合秸秆板材,是将天然矿物石和天然纤维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无机胶凝技术改性等工艺流程,经入模、自然固化成型为环保节能新材料。在这种材料中不含有甲醛,结合表面的自然质感和持续高效的负氧离子释放性,实现其绿色建材的自然属性。在高档住宅、商业楼宇、酒店等高层建筑的内、外墙体装饰和保温装饰中,可以采用这种材料,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因此,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应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型钢混凝土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确保高层建筑土建施工质量,降低其施工成本,最终保障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吴立锋.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智能城市,2018,(7):141-142.

[2]廖思宇.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5):37-38.

[3]王学峰.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关键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6,(4):133-134.

[4]裘文海.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5):1050.

[5]毕研军.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9):25.

论文作者:章垒,韦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章垒,韦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