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手论文_薛吉玲 胡宏伟

胖乎乎的小手论文_薛吉玲 胡宏伟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小学教师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小学教务副主任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提出: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一条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是学习,学习水平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学习内容是朗读课文,前提条件是用普通话。

第二条课标要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的维度目标是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前提条件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第二部分“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维度目标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是积累,学习水平是经历,学习内容是词语,前提条件是在阅读中。

教材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亲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胖乎乎的小手》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亲情。本课教学,一是通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二是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后面课文的情感基础和阅读方法起到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

优势:一年级学生喜欢有感情朗读课文,也有了一定的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他们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

劣势:个别学生理解词语能力较弱,缺乏自信,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材分析中指出“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懂得尊敬长辈的美德。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情分析中指出“个别学生理解词语能力较弱,缺乏自信,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预设的教学难点是: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图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学生初步养成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懂得尊敬长辈是美德,有帮长辈做事的愿望。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预设时间3分钟)

猜谜:看手、夸手。【点评: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复习生词和识字方法。(预设时间5分钟)

生词:喜欢、拖鞋、事情、帮忙、胖乎乎

复习识字方法:(1)熟字加偏旁方法 (2)换一换方法 (3)韵语方法

【点评: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复习,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整体感知,自读质疑。(预设时间4分钟)

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找到兰兰画的这双胖乎乎的小手都为谁做过什么?拿笔画下来。

【点评: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在朗读中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四、细读探究,解疑感悟。(预设时间18分钟)

1、多媒体展示第1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后质疑。(2)用“喜欢”说句话。

【点评:第1自然段质疑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对学生进行用词说话的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指导学习2、3自然段(替爸爸拿拖鞋)。自由读文质疑,合作交流解疑感悟。

(1)爸爸喜欢这张“胖乎乎的小手”画,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2)用“──”画出疑问句,用“~~”画出感叹句。(3)组内交流探究解疑。(4)汇报点播解疑体悟。(5)朗读指导: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读出兰兰天真、疑问的语气。重读“那么多”“这一张”。感叹句的句尾语调上扬,读出夸奖的语气。重读“拿过拖鞋”)(6)指名读,男女分角色练习对话朗读。(7)拓展:你的小手帮爸爸干过什么?(出示:我替爸爸 )

【点评:本环节的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学习本身的需要。增进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3、指导学习4自然段,(给妈妈洗手绢)。

(1)交流理解:从哪里看得出妈妈也挺喜欢“胖乎乎的小手”画?你的小手帮妈妈干什么?

(2)朗读指导:模仿妈妈带着笑容,很高兴的朗读。感叹句句尾语调上扬,重读“手绢”。

【点评: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4、指导学习5自然段,(帮姥姥挠痒痒)。

(1)自由朗读:家里老人喜欢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2)朗读指导:模仿姥姥带着笑容,很高兴的朗读。感叹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句尾语调上扬,读出夸奖语气。)

【点评: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5、指导学习6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全家”指哪些人?“这张图”指哪张?

(2)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联系课文回答先前的质疑。说话:爸爸、妈妈、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3)朗读指导:读出感叹句的语气。感叹句: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重读“更多”)

(4)拓展:那你长大了,对大家又有什么打算?(出示:我为大家 )

(5)用高兴的、坚定的语气大声的读这段。

【点评:本环节的设计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补充词语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五、朗读品味,升华情感。(预设时间5分钟)

1、自由选择角色练读。四人一个小组,一人读一个角色。

2、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表演读,读后引导评议。全班学生角色朗读。

【点评: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重点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升华情感。】

六、发散思维,拓展延伸。(预设时间5分钟)

1、兰兰的小手还为谁做了什么?兰兰的爷爷、老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

2、你现在会帮家人干哪些事情?长大后会帮家人做什么?

【点评:结合文本进行拓展,由兰兰联想到自己,联想到他人,通过学习从而懂得要关心家人、尊重长辈、帮助他人是做人的美德。今后达到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

板书设计:

6.胖乎乎的小手

爸爸

兰兰 关爱 妈妈

姥姥

总体点评:

一、 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夸手”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模仿读、分角色读、互评互读的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感知课文的内容,并受到情感熏陶。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虽注重了朗读,但朗读花的时间太多,其他环节落实不够扎实。

论文作者:薛吉玲 胡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胖乎乎的小手论文_薛吉玲 胡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