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研究论文_王鲁闵1,叶清月2

论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研究论文_王鲁闵1,叶清月2

1身份证号:35020419690428XXXX;2身份证号:35062819771024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人都逐渐认识到风景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始对各种花草树木进行合理布局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群体,充分发挥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各种功能。作为衡量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尺度,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城市的面貌,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来,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与管理已成为了大势所趋,而且还是城市建设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而,如何做好城市风景园林绿化的工作就成为了相关城市主管部门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但在实际过程当中,对园林工程施工其某些关键环节仍存在着很多的盲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问题

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对其所生活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强化对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风景园林工程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的好坏对园林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强烈要求相关园林工程建设者应不断地提高与完善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及时解决,以此将建造风景园林的技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1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是一门复杂而系统性很强的项目,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会在各方面生成影响因素,然而园林工程施工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园林施工工程的质量及其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由于园林企业管理比较落后,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着施工技术质量差、消耗高、浪费严重等问题;园林绿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导致园林绿化建设中渗入一些非专业的园林施工技术;而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的流程主要存在着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以及执行标准规范不严格等问题。接下来就从整个施工过程来分析探讨园林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准备阶段

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在园林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任务往往就是了解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现场勘查与制定实施方案以及现场准备工作,然而由于施工人员与设计师之间缺乏积极彻底的沟通,从而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存在异议仅凭自我臆测进行调整,造成施工人员的随意性太大,导致施工效果和实际效果相差甚远,致使业主对于园林的设计大失所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1.2 正式施工阶段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施工技术是对园林工程质量影响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园林绿化施工队伍急剧增加,导致了施工队伍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没有施工资质的非专业施工队伍结构极其不合理,这些施工人员根本不懂得植物的搭配、摆放、缺乏专业的基础知识,在具体施工中根本看不懂设计图纸,以致产生施工工序混乱,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还有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就是土建与园林绿化施工存在的冲突,例如在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选苗质量的好坏对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建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而绿化所需种植的植物又对土壤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中要注重土壤的酸碱性与植物的适应性。因此,正式施工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复杂,因而也会产生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1.3 验收和后期管理阶段

交工验收是施工最终环节,也是保证质量的最后关卡,而我国对于园林工程质量方面的规范标准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一些园林企业对园林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工程验收没有发挥出关键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园林精品不仅在于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优秀,而且离不开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为了确保建筑附属绿化施工的到位,防止出现建筑使用多年而绿化用地一片荒芜的现象,就需要种植苗木绿化,然而种植后的绿化效果要长期保持就需要管理者承担起后期的保养维护工作,而管理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有关部门在该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也是园林施工工程中存在的必要问题。

2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

2.1 设计图纸

风景园林工程不管是在施工阶段,还是验收阶段,都需要施工设计图来进行完成,因此,图纸的设计效果和准确度对于园林施工和园林整体效果都有极大影响。在对风景园林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在施工准备环节时就要做好图纸设计工作。在其设计过程中要对施工地点的地形、环境等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自身施工水平进行园林布局。此外,在图纸审核时,要请专业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时要考虑其设计在实际施工中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也不能忽略了其经济效益。另外,在图纸绘制工作中,也需要在相关专业人员的辅助下完成,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能够高质量完成。

2.2 园林养护

园林工程在植物种植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和保证树木成活率,就需要在运输、起挖和种植3个阶段中避免树木根系受伤、树冠缺水等情况。在施工和养护阶段,都应该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情况,要将预算管理发挥到施工、养护的每个环境。在做好园林施工工作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树木的养护做到最好,从而才能真正起到“风景园林”的效果。

2.3 注意施工要点

(1)填土方工作

一般情况下,园林施工需要在主体建筑等建筑完毕后才能进行施工工作。但是此工作结束后便会留下大量建筑垃圾,就需要进行清理事项。但是如果将垃圾清理到施工场地外,树木种植土方便达不到设计图纸的要求,因此,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去处理建筑垃圾。

(2)建筑材料

风景园林工程整体质量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其建筑材料包括:植被秧苗、控制设施、管线等。其中,植被秧苗的质量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使用劣质秧苗,则容易发生秧苗损坏、植被破坏等现象,更大程度上就会对风景园林的整体形象造成损害,影响整个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因此,在此阶段的工作中,专业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关,认真选择优质植被秧苗。

2.4 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主要是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依照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目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都偏低,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要进行素质以及树木种植、审美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能够使得各部门的人员对其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也有更深的认识。在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督更能有着自身高要求的水准,从而达到有效的工程质量。同时审核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全面工作,所以,要做好审核工作就必须要求审核人员要具备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工作的原则。其次,还应当了解并掌握工程中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工程的造价,同时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3 结语

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质量与效率的统一,提高施工技术,加强科学监管,培养优秀园林建筑师,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并且严格依法建设,注意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于家利.风景园林建设的弊端与发展方向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

[2]陆晓峰.中国风景园林分析[J].城市建筑.2016(05)

论文作者:王鲁闵1,叶清月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论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研究论文_王鲁闵1,叶清月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