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面向未来--推进21世纪淮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_防洪标准论文

总结历史面向未来--推进21世纪淮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_防洪标准论文

总结历史 面向未来——促进二十一世纪治淮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一世纪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未来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世纪更替、千年交接之际,新中国淮河治理事业走过了50个春秋,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我们更加缅怀为治淮作出英明决策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加怀念曾经领导和组织实施新中国治淮建设的曾山、谭震林等已故的老领导、老前辈。我们将永远铭记为治淮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

今天,我们回顾治淮,不仅仅是为了庆贺已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为了探讨如何面对淮河的未来,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二十一世纪淮河的治理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淮河是中国一条古老的大河,淮河流域曾产生过璀璨的文明。但是,淮河流域气候复杂,地势低平,人口密集,易于成灾,特别是十二世纪黄河夺淮后,淮河流域逐渐沦为举世闻名的重灾区,“十年倒有九年荒”成为淮河流域人民苦难生活的写照。“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持续了800年,淮河人民饱尝了水患的痛苦。

新中国刚刚成立,党中央就作出了解决淮河问题的英明决策,1950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治淮原则和治淮工程实施计划。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并成立了治淮专职机构——治淮委员会,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高潮。之后,在1957年、1969年、1970年、1981年、1985年国务院又召开了有关部委和流域四省负责人参加的治淮会议,肯定治淮成绩,总结治淮经验,研究治淮计划,组织治淮建设,促进了治淮事业的发展。

1991年9月,针对江淮大水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要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近期以泄为主,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再次掀起治淮高潮。1992年、1994年、1997年又相继召开三次治淮会议,检查治淮进度,协调各方工作,进一步明确治淮工程目标和任务,解决治理中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治淮的发展。

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流域四省人民和几代治淮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淮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上游山丘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平方公里,改善了生态环境;修建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库36座,控制面积占山丘区面积的三分之一;扩大淮干上中游行洪通道,加高加固淮干堤防,开辟行蓄洪区,提高了防洪标准;整治下游入江入海通道、兴建三河闸等控制性枢纽,提高了淮河洪水安全入江入海能力;整治沂沭泗河水系,沂沭河洪水就近东调入海,泗河洪水南下较为通畅;在广大平原地区重点对跨省骨干河道和湖洼易涝地区进行治理,开挖新汴河、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大型人工新河20余条,总长2164公里;兴建加固各类堤防5万多公里,其中主要堤防1.1万多公里,保护了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行蓄洪区安全建设逐步加强,防汛调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

90年代以来,国务院确定的19项近期治淮骨干工程已开工17项,其中4项竣工验收。在建的四大重点工程中,淮干上中游整治一期工程建设进度超过70%,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即将结束,入海水道工程进展顺利。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已经国务院批准,即将正式开工建设。治淮骨干工程的总体进度基本上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保持着良好的进展态势,并实现边建设边发挥效益。

在兴建防洪除涝工程的同时,初步建成水库塘坝、河湖和机电井灌区三大灌溉体系,50年累计实灌面积28亿亩,为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建成中小型水电站577处,装机37万千瓦;建成各类水利供水工程,实际年供水能力已达600亿立方米;形成了2万多公里的航运网,年货运量8600万吨;兴办引江、引黄等调水工程,初步缓解了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水管理逐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淮河流域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以工程为基础包括非工程措施的水利体系,防洪除涝标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明显提高。淮河干流上游排洪能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倍;中游正阳关至洪泽湖段排洪能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倍;下游排洪能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倍至2倍;沂沭泗水系排洪入海能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倍;灌溉面积和航运货运量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倍和8倍。

50年的持续治理,改善了流域的环境和生态条件,使历史上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四处流徙的淮河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安定下来,得以生存和发展。至1999年,粮食产量达到876亿公斤,是1949年的7倍多,人均占有粮食531公斤,提前并超额实现了全国到本世纪末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的目标。治淮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50年治淮总投入923亿元,直接经济效益566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6,仅防洪减灾效益就达1775亿元。如今的淮河流域,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淮河儿女写下了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光辉历史,千里淮河正在中原大地展现新姿。

50年治淮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今后治淮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0年来的治淮实践证明,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是治淮取得成就的根本。

淮河流域地处中原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淮河的安危、流域的兴衰与国家安定和发展息息相关。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淮河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两次作出战略性决定,十次召开治淮会议,即使在“文革”那样的非常时期,治淮仍未间断。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治淮都十分重视和关心。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总理亲自部署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研究确定治理方针;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视察淮河,对淮河的治理作出很多重要指示。1991年江淮大水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治淮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治淮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治淮进程。流域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在中央的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治淮是人民改造自然、创造历史、改变自身命运的伟大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得到了流域四省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50年来,包括知识分子、专业人员在内的淮河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治淮建设,淮河两岸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治淮事迹。回顾历史,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是治理淮河、创造淮河历史的主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治淮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对淮河的认识是治淮不断发展的前提。50年治淮历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新中国治淮一开始就编制并实施了以“蓄泄兼筹”为方针的流域综合规划,指导淮河治理,取得了显著成就。毋庸讳言,由于对淮河认识的局限,我们也有过失误。随着治淮的不断发展,对淮河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治淮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50年来,国家对淮河流域规划进行了多次修订,以使之逐步完善。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治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淮在坚持“蓄泄兼筹”方针的同时,除害兴利兼顾,治理开发结合,开源节流并举,利用保护并重,取得了新的全面发展。在建设和管理上也逐步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转变,从而使治淮事业充满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群众的积极性是推动治淮发展的动力。治淮初期,在国家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挥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群众的积极性,治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以后的环境和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坚持在治淮中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群众的积极性这一总的方针政策始终未变。据统计,50年治淮总投入的923亿元中,中央投入186亿元,地方投入及农民投劳折款达737亿元。在治理过程中,国家充分考虑地方发展的需求,地方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保证了淮河按照“蓄泄兼筹”的方针全面、系统地治理。在管理上,逐步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在统一管理的原则下,利用多方面、多层次的力量,有效地实施了流域的水管理。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群众的积极性,是治淮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

统一规则、团结治水是治淮顺利有序进行的基本条件。淮河流域水事复杂,这一特点决定了统一规划、团结治水在治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治淮的重要原则。50年来,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原则,治淮才出现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大好局面。50年代的“导沭整沂”、“导沂整沭”工程,60、70年代的新汴河、茨淮新河工程,80、90年代的黑茨河工程、怀洪新河续建工程、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以及淮干上中游整治工程等等都是统一规划、团结治水的典范。治淮实践证明,统一规划、团结治水是治淮顺利有序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治淮取得成功的法宝。

加强法治是流域治理和管理的保障。《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使淮河流域开始走上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轨道。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标志着淮河流域依法治水进入了新阶段。近20年来,流域各省建立了各类水管理法规规章达2300余件,同时,淮委及流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相继建立了水政监察执法队伍,对规范水事活动,维护水管理秩序,保障治淮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1994年淮委会同流域四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中国七大江河流域率先制定了《淮河流域省际边界水事协调工作规约》,有效地防止和避免水事矛盾的发生,促进了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法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才能保障流域治理和管理的顺利实施。

稳定投入、持续治理是实现治淮目标的保证。淮河的情况比较复杂,治理的难度比较大,治淮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努力,50年治淮历程表明,保持稳定投入,坚持持续建设,是实现修好淮河的目标的基本保证。

50年治淮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淮河流域特殊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条件,淮河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首先是防洪除涝标准低,防洪体系尚不完备,洪涝灾害仍是心腹之患。

淮河流域目前达到的防洪标准是:淮河上游约10年一遇,中游不足50年一遇,下游50年一遇;沂沭泗水系中下游10~20年一遇;主要支流10年一遇上下;除涝标准多低于3年一遇。流域防洪除涝标准还比较低,而且淮河入海出路尚未打开,中游控制也未形成,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还未完成,一些防洪水库没有建设,一些重要支流尚未治理,流域防洪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淮河防洪严重依赖行蓄洪区,在行蓄洪区充分使用后才能达到规划标准。行蓄洪区的频繁使用与区内30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矛盾,成为淮河防洪的一个困难问题。此外,病险工程多,平原洼地排水困难,非工程措施比较薄弱,也都有待解决。

淮河流域防洪除涝体系的状况与所保护区域内巨大的人口、土地、资源和财产的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要求还很不适应,遇有流域性的大雨和区域性的暴雨,还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此外,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配置能力不足,用水效率不高,供需矛盾大,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淮河流域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流域,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的配置能力不足,开发利用的效率也不高。干旱缺水经常困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些年份还造成了重大损失,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水污染严重,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任务仍然艰巨。8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河湖水体大多低于Ⅲ类标准,地下水水质也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水污染形势严峻,水污染事故频繁,危及人民健康和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已成为本流域的一大公害。当前水污染的治理进程与水污染防治的要求有相当差距,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任务仍然艰巨。

水系复杂,跨行政区域河流多,历史上遗留水事问题多,水管理存在的困难也较多。淮河流域平原面积大,受黄河南泛影响时间长,水系复杂;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多,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省河流就有169条,涉及5省26地(市)70县(市、区);在洪涝的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历史上都遗留了一些问题,使淮河流域水事矛盾和纠纷比较多,给流域水管理增加了难度。

淮河流域水的问题在各方面都比较突出,也比较复杂,决定了治淮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世界正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机遇,淮河的治理应当适应新的形势,满足新的要求,抓住新的机遇,实现新的发展。首先,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体系。“十五”期间,淮河干流中下游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水系中下游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淮北主要跨省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里下河地区的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到2010年或稍后一段时间,淮干上游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中游巩固既有防洪标准,对行蓄洪区作出调整,蓄洪区启用标准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沂沭泗水系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淮北主要跨省骨干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里下河地区的除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重要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进一步完善非工程体系,落实对超标准洪水的应对措施。

在做好防洪减灾工作的同时,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十五”期间,进一步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节水水平有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工业发展用水;基本消除人畜饮水困难;适当增加灌溉面积并开始落实环境用水;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到2010年,进一步增加流域总供水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满足城市扩大、小城镇发展和工业发展的用水要求,增加环境用水量。

必须大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十五”期间,流域内主要河流的干流及大中城市的供水水源地水质标准达到Ⅲ类以上,其余河段不劣于Ⅳ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充分发挥流域水系的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做好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保护工作;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6万平方公里,使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50%以上。

为此,我们要全面完成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确定的19项近期治淮骨干工程,合理安排其他防洪工程建设。要加高加固淮干堤防,继续扩大行洪通道;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加快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建设;在完成沂沭泗河供水东调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二期工程;整治骨干支流河道并加高加固堤防;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调整改造部门行蓄洪区;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兴建燕山、白莲崖、出山店等大型水库;加强湖洼及支流易涝地区治理;实施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入江水道、分淮入沂等堤防达标治理工程;进行重点城市防洪建设和海堤除险加固。要建设淮河流域防汛指挥系统和水情信息、防汛通信系统和数字化工程,修订洪水调度方案,进一步研究超标准洪水的处理预案。

要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尽快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建设引提水工程;建设乡镇供水工程,基本改变流域人畜饮水困难的状况,兴建或扩大青岛、蚌埠、阜阳等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214万亩,配套改造淠史杭等大型灌区,提高灌溉保证率,改造中低产田。

要进一步做好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科学制定并积极实施水资源保护规划、水体功能区划,建设水质监测站网和重要防污调度设施,加强水质监测,强化水质管理,对城市和重点地区供水水源地实行重点保护,建设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要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执法工作,巩固治理开发成果。要设立鲁中南山地林区和伏牛山林区两个重点预防保护区,在流域内资源开发和生产活动比较集中、且可能造成强烈水土流失的7个地区建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初步建立监测网络,遏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

要坚持依法治水,推进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要健全水利政策法规体系,将治淮纳入法制轨道;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水事行为。依法调整和规范淮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二十一世纪治理开发保护要求的新型流域管理体制。

要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淮河治理的长远思路。淮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治淮工作要研究怎样更好地为淮河流域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同时也要研究流域发展如何适应可能的水利条件,例如要研究行蓄洪区的调整;如何维持已有的工程体系;平原、洼地的综合治涝措施;洪水风险与灾害的管理;防洪和水资源利用保护的关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管理体制等等。

淮河治理已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同时面临着新的问题,治淮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我们将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服务流域人民,献身治淮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水利部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支持下,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流域四省一道,共同把治淮事业推向前进!

标签:;  ;  ;  ;  ;  

总结历史面向未来--推进21世纪淮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_防洪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