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口造口失禁皮肤护理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论文_韩中林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230061)

【摘要】 目的:对于建立并运行失禁皮肤管理系统对患者伤口造口情况进行管理,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合适人员建立起伤口造口失禁皮肤的护理小组,并运行三级管理模式,明确每一级人员所需要履行的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与制度,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并实施会理会诊的制度,高度低重视造口工作并发症状的预防。结果:经过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护理人员对于伤口造口失禁皮肤的评估记录的得分以及伤口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计算表明,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显著提升了小组成员正确处理伤口造口的能力,是可行、有效的临床专科护理及管理系统。

【关键词】 造口;伤口;大小便失禁;压疮;皮肤护理;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190-02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护理的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护理内在质量。造口作为一种特殊的伤口,造口手术前后的护理质量与肠造口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据报告有50%的造口并发症是因为术后护理不当所造成[1],而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根据构建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步骤[2],我院护理部于2009年1月成立了伤口造口失禁皮肤护理小组,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全院皮肤护理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整个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系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3893张,其中综合ICU床位36张,全院护士1960人。

1.2 方法

1.2.1 组织结构的建立 建立全院造口伤口失禁皮肤护理管理系统,确定人员名单及组织分工,目前全院小组成员达68人。专家组:护理部正副主任2人,造口治疗师(ET)2人。骨干组:各大科1-2人,分别由各大科的总护士长、长期从事相关知识研究与实践的临床护理骨干和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组成,总计18人。成员组:各个病区1^-2名成员,由各病区护士长和对造口伤口失禁护理感兴趣的护理人员组成,总计46人。

1.2.2 个成员职责 对各类造口并发症的处理、造口者康复指导、造口护理产品的选择指导;III期伤口、IV期伤口、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慢性感染性伤口、药物外渗导致皮肤破溃、放射性伤口、肿瘤伤口的处理;严重大小便失禁患者的皮肤护理等情况要求小组成员必须介入。责任护士需将护理措施及相关情况向小组成员或科室护士长汇报,落实护理会诊、上报、预报制度。小组实行三级管理制。专家组:组织大型院内外会诊;组织质量控制与鉴定;制定培训计划并对全院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骨干成员开会讨论个案。骨干组:协助专家组完成科研资料收集,参与计划制定与修正,参与个案会诊及讨论,负责对所管大区患者的业务指导。成员组:根据护理部设计的表格式压疮护理记录进行记录,同时负责对所在病区的护士进行指导,并收集和上报本病区患者的信息,贯彻各项标准。

1.2.3 运行与管理

1.2.3.1 培训制度 成员培训出勤率100%,因有事缺勤者可在本院造口治疗师建立的有关造口伤口失禁专业护理QQ群中进行自学补课, 1年内听完所有培训内容并经过考核,由组长、副组长及造口治疗师负责考核。培训分二步走,一是全院小组成员普及培训,二是院内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要求各不相同。专业组定期对骨干组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骨干组对本科室伤口造口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

1.2.3.2 会诊制度 制定疑难个案会诊制度,开设造口伤口失禁皮肤护理门诊,每周2次,由己取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资格证书的护士坐诊。设计表格式会诊单。会诊流程与全院其他护理会诊流程一样,分为急、普会诊2种,急会诊和普会诊时间规定与全院医疗会诊相同。

1.2.4 监管与考核 分两部分:①病区的压疮管理考核,将压疮的管理内容细化成分数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同时1年中要求每个病区要有1个案例讨论分析报告,个案汇报实际上是考核小组成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分数也作为病区护理质量考核的项目之一,此个案必须有造口治疗师的会诊记录。②小组成员和院内专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小组成员通过课前答卷和课后答卷来完成。专科护士考核需经严格的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个案分析报告。三者合格后方能取得院内伤口造口小组成员资格。作为个人工作业绩及科室护士长专科护理工作业绩的一部分。

1.2.5 评价指标 系统建立前后1年随机抽查50份造口伤口失禁患者的评估记录处理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每项具体得分标准根据院内自行设计的检查表格统一评分,满分为100分。系统建立前后1年随机抽查全院护士100名对伤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伤口评估、记录、处理情况,全部正确为掌握。

2 结果

2.1 系统建立前后护理人员对造口伤口失禁评估记录处理得分比较见表1。

2.2 系统建立前后护士对伤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培训前抽查护士100人,完全掌握76人,培训后抽查100人,完全掌握94人,培训后显著高于培训前(X2=12.71,P<O.O1)。

3 讨论

3.1 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伤口护理重在预防。皮肤护理管理系统的建立从制度上为预防性护理措施的落实提供了保障。临床护理人员大部分时间用于被动性执行医嘱与完成各项护理记录,普遍缺少造口、伤口、失禁相关知识,存在评估不到位、分析不全而、处理不专业、记录欠规范、知识较陈旧的现象。表1结果显示,皮肤护理管理系统的建立,并加强对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全院护士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评估能力。

必须走专科护理发展的道路。我院给专科护士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业特长,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实际解决了大量的临床护理难题,如有效地解决了大便失禁患者粪便的收集管理及肛门周围皮肤的保护、肝硬化腹水切口大量渗液及引流管外周渗液的收集难题,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治愈了几十年不能愈合的下肢静脉性溃疡、传统上认为很难愈合的糖尿病足、外科感染性伤口、深度压疮等大量慢性伤口患者。皮肤护理门诊平均每日就诊例数由10例增加至19例,很快得到全院医生、护士、患者的认可,开创了院内外医生请求护士会诊的先河,大大提高了全院护士的职业成就感。通过系统的建立,实现全院护理知识共享,护理信息及时互通,护理难题及时会诊解决,大大提高了护理内涵及质量,充分体现了护理学科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杨波,张金武,张峻华,等. 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4,14(2);25.

[2] 许苹,杨兴辰,连斌,等. 医院风险管理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13.

论文作者:韩中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对伤口造口失禁皮肤护理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论文_韩中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