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文言文翻译中如何增强课堂的人文性论文_粟颖

浅谈在初中文言文翻译中如何增强课堂的人文性论文_粟颖

粟颖 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 530022

【摘要】由于时代的隔阂,语境的缺乏,学生学习文言文有畏难心理,文言文教学关注字词句逐字逐句落实,要求学生记背翻译,枯燥的记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文言文翻译体现对语文工具性的重视,但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本文以《诫子书》为例,试从字源寻根和对仗关照对文言文翻译进行尝试,旨在增强翻译的趣味性。

【关键字】文言文翻译;人文性;字根寻源;对仗关照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022-01

语文是学习并运用汉语言规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古人的智慧和思维以文言文为载体留给后代,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与古代文人墨客交流的过程,体现古今文化的沟通。为了让学生掌握古今交流的工具,教师重视落实字词,尤其是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讲解和训练。初中文言文教学对语文工具性重视,体现在课堂上用点名或小组讨论翻译,或全班轮流的形式分句分段翻译,但忽略语文课的人文性。

语文课的人文性需要对人生命价值、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的尊重,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即文化和认识增长的过程。教学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欣赏的姿态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诫子书》是诸葛亮在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家书,文章融入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向儿子阐释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全文虽短短86字,但因涉及到静躁对比的哲学思想,论述静与才,静与学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哲学意味,初一学生难理解,又因是文言文,更增加理解的难度。本文试从字根寻源和对仗关照的方法改变文言文传统的字词翻译,旨在通过说文解字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同,通过联想对偶前后相照的特点理解句意。造字和对联都是古代的文化形式,希望能从古代文化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学习。

一、字根寻源长文化

传统文言文教学强调翻译,主要是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属于抽象的死记硬背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枯燥难懂。《诫子书》篇目虽短,课下注释多,但部编本教材《诫子书》的注释单独理解容易,在整句翻译时需要意译才能使文章的意思容易理解。比如“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为“悲伤地坐在破旧的屋子了,(忧伤叹息)哪里还来得及!”但有的字词的翻译比较抽象,艰涩难懂。如注释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静”的解释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但老师在翻译时为了更易理解会意译成“宁静”。既然是“宁静”,课下注释却是“摒除杂念,排除干扰”,这容易让学生迷糊,死记硬背会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静”是“摒除杂念,排除干扰”这个意思,我采用说文解字方法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呈现“静”的小篆,左边是“青”:右边是两个手的形状,提问学生造字原因。看到“静”的小篆,学生纷纷讨论字的造型,对它进行想象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马上活跃,我抓住契机提问 “静”左边是什么字?青,是植物出生的颜色,是植物的本色。“青”是草初长的颜色,“静”右边,上半部分是倒放的手,下半部分也是倒放的手,两只手靠在一起,牵引拉伸、争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管右边两只手如何拉扯争夺,右边的“青”不受它们的影响,不受它们的干扰就可以保持它的本心、本色。这就是课下注释“静”的意思:“摒除杂念,排除干扰”,“静”需要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唯有这样才能修身养性。

“静”的小篆的造型结合造字文化进行分析,新奇的小篆吸引学生,这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体现语文人文性对人的尊重,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求知欲。六书是古人造字的方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学习文言文中让学生接触造字文化,能激发他们探索造字文化的欲望,主动探索中国文化。教学既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也体现人文性,即尊重学生人的主体,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解释字词融入中国文化,带学生体验古代造字的文化寻味之旅,让语文课变得有文化味,有温度,有趣味。

二、对仗关照促理解

大多教师重视借助注释字字落实,这种翻译呆板固化。文言文是古代语言,有很多有意思的古代文化现象,如对仗。对仗的特点是前后关照,体现在前后句词语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如能借助学生在春节见过的对联前后关照的特点帮助翻译,会更有意思,学生会为对联与文言文的相通感到既惊又奇。学生懂得上一句的翻译,下一句使用关照的方法理解,意思差不多。对仗翻译的关照性简单又实用,学生易掌握。《诫子书》翻译的难句恰巧是对仗句,顺势引导学生多读,启发学生句式有何相似处,学生能辨别这是对仗句,词性一样,意思应该也可仿照。

《诫子书》多对仗句,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等。对偶句可借助词性结构和意思相近和相反的原则提醒学生翻译。学生在翻译“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对 “才”产生疑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学习需要静心,才干需要学习”,还是“学习需要静心,然后才能学习”,还是“学习需要静心,增长才干需要学习”。学生产生三种疑问,我启发用对仗句的原则来翻译,他们找到上半句“学”翻译为“学习”,是动词,对应后半句的“才”也应翻译为动词,得到“才”应译为“增长才干”。

对仗关照的翻译方法启示学生翻译比直接参考翻译书,或老师直接告诉答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同学生在求知中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快乐,学生主人公的地位就出来了,而且对联本身是语文里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且在我们身边也常见,如过年的春联,商铺门口贴的行业联,翻译课堂充满趣味性和语文味,翻译课堂的人文性也得到加强。

字源寻根长文化和对仗相照促理解的方法能改变文言文课堂一贯的死板无趣,不理解却要死记硬背,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六书造字和对仗是语文的文化现象,对初中生有难度,但经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也能理解,新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的文化味、人文性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董旭午.文言文翻译扼杀掉的“语文味”[J].语文知识,2014(11):44-45.

[2]宋琪.文言文翻译实用九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7):247.

[3]仵晓平.文言文翻译新五字诀[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7): 115.

[4]郭元菊.浅谈初中文言文语句的翻译[J].才智,2012(25):88.

论文作者:粟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初中文言文翻译中如何增强课堂的人文性论文_粟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