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剂在皮肤病外治中的运用论文_邬鑫鑫1,, 童中胜2[通讯作者],,,段逸群

植物油剂在皮肤病外治中的运用论文_邬鑫鑫1,, 童中胜2[通讯作者],,,段逸群

邬鑫鑫1 童中胜2[通讯作者] 段逸群

1湖北中医药大学; 2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植物油剂包括油调剂、纯植物油及药油,具有抗菌、清洁、保护皮肤屏障、促进吸收等多种功能,兼具制作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较低,应当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植物油类;外治法;中医治疗法

油剂是中医外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常用的油剂有三种,一种是植物油调配适量的药粉制成,称油调剂;一种是单纯的植物油;一种是用将药物放在植物油中浸泡或者煎熬后滤去渣,又称药油,在皮肤科当中尤以后两种运用较多。

中医外治理论基础来源于中医整体思想,整体思想中包括里(脏腑)与外(体表)的统一,通过治疗体表来调理内脏。李氏[1]认为“治于外,可应于内”,与《皇帝内经》中的整体观不谋而合。袁氏[2]则提出了激 经气的学说。根据“真”,“真邪离合,气也齐”。药物的外治法是用药物刺激穴位,刺激穴位和经络,从而带动全身达到“调脏腑”、“平阴阳”、“理经气”的治疗效果。在此观点下给予我们的启发则是在选用体表外用药时,选用与病证相应的药物和穴位,方能才能激经

[作者单位]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430061;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湖北 武汉 430022

[通讯作者]*童中胜,Email:tongzhongsheng@126.com

气,调动身体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此之后袁氏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激经气药”的概念[3]。这类药物有两大特点:刺激性,刺激经络之气,调动正气;二是渗透性强,易透入体内起作用。中医外治的另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油剂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从而起相应的作用。油剂作为中医外治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兼顾以上所说的优点及适用性,但它的作用仍未被正确认识,在临床也未得到较大限度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单纯油剂和药油。

1.单纯油剂的作用:

1..1.抗菌。藿香油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耐药株以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敏感株有较强的体内及体外的抗菌活性[4],对于有轻度糜烂,具有感染倾向的皮损十分合适。

1.2.修复屏障功能,润肤保湿:菜油在《中药大辞典》、《本草纲目拾遗》等书资料显示,其主要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B1、钙、铁、锌等。有消热化湿、杀虫、解毒、清胃润肠、滋润皮肤等效果。用菜油浸泡上述中药主要是利用菜油中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等营养成分的滋润功能以软化增厚的苔藓样皮肤;将橄榄油、凡士林乳膏及薄荷脑乳膏3种产品涂于32例老年干皮症患者的双侧前臂区,每日一次,分别于0、2、4、8周时测该处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及表皮水分丢失(TEWL)和PH值,8周后,对橄榄油组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凡士林乳膏组和薄荷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EWL和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用橄榄油改善老年皮肤干燥症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凡士林和薄荷脑对老年皮肤干燥症患者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5]。

1.3.抗敏:在临床3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对外用药物及化妆品不能耐受者,予以甘草油外涂,95%可耐受,无过敏反应,在外用油剂3天后85%,可缓解局部发红、烧灼等不适症状[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促进吸收:山茶油中含有较高的山茶油酸,而油酸持久的促渗作用,能选择性地促进经脂脂途经渗透的疗效物质的透皮吸收 [7] 。山茶油能有效促进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除外)的透皮吸收。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8]。薄荷油和薄荷脑主要通过影响角质层脂质而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经皮吸收[9]。

1.5.抑制油脂分泌:葫芦科(葫芦、瓜、苦瓜等)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的5-a还原酶作兴增加皮肤性疾病,如痤疮、脂溢性脱发等。

1.6.清洁作用:油剂也可作清洁剂使用。对于脂溶性药物,可用油清洁,同时对于有结痂的皮损,强行剥脱会造成皮损的二次创伤,用油润泽后痂可自行脱落,间接起到清洁作用。

1.7.收敛作用:根据外用剂型“干对干,湿对湿”的原则,油剂可用于亚急性皮损,具有糜烂、少许渗出及结痂时使用,收敛,减少渗出作用佳。

2.药油或者油调剂的作用:

不仅能起到单纯植物油的作用也可发挥油中药物的作用,如徐宜厚黄连湿疹油:紫草15g,黄连5g,小麻油或橄榄油80ml,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湿疹(尤宜于婴儿湿疹及尿布皮炎)。在《本草发挥》一书:“其用有五,泻心火一也;去中焦火二也;诸疮必用三也;祛风湿四也;赤眼爆发五也。”紫草专攻凉血、活血,“疗小儿疮及面渣”(《开宝本草》)[10]。我院皮肤科常见油剂的种类有:(1)花椒药油(花椒香油10g 500g);功用: 解毒、润肤、止痒。用于治疗肥厚瘙痒性皮肤病。 (2)甘草油(甘草3 0g 芝麻油300g) 功能: 润肤 ,用途较广,主要为清洁创面,滋润皮肤及修复皮肤。(3)青黛粉油调剂(青黛6 0 g 黄柏6 0 g 石膏120g 海浮石120g)。功能:清热解毒,收湿止痒。主治:漆疮,黄水疮,小米,带状疱疹疼痛。(4)紫草药油(方剂组成: 紫草500g 芝麻油2500g) ,《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草“治斑疹,痘疹。凉血活血大利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紫草素,治疗烧烫伤,痈肿疮”。现代研究表明,紫草中含有的物质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可清热止痛,活血化疲, 软坚散结。尤其适用于烧伤、烫伤、冻伤、疖痈等疾病。

3.临床中油剂作用

3.1.辨作用用油

3.1.1治疗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3.1.2.安抚皮肤,治疗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性疾病,敏感性皮肤及过敏性皮肤病,烧伤、烫伤等;

3.1.3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脂溢性皮炎及脂溢性脱发;

3.1.4作为清洁剂清洁皮损:清洗脂溶性的药物或者厚痂、鳞屑等。

3.2辨皮损用油

可用于亚急性及慢性期皮损,如亚急性期皮损有少量的渗出、溃疡、结痂。慢性期皮损干燥、皲裂、鳞屑、肥厚均可以使用,

“君子不可以不学, 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 无貌不敬, 不敬无礼, 无礼不立”,“ 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可见外表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形象及气质。目前大力提倡中医,保护中医,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医外治,历史悠久,品类齐全,安全有效,而油剂作为中医外治手段的一种,因其作用广泛、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应当在临床中推广使用[11]。

参考文献:

[1]李彪.外治基本理论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1999;8(4):3-4

[2]袁海溶,浅述激经气[J].中医外治杂志,1997:6(5):5-6

[3]袁海溶,钱志.述内病外治药物特殊类型——激经气药[J].中医外治杂志,1997;(6):8-10

[第一作者]:邬鑫鑫(1992),女,汉,湖北,硕士研究生,硕士,皮肤性病学

[通讯作者]:童中胜(1974),男,汉,湖北,本科,学士,皮肤性病学

论文作者:邬鑫鑫1,, 童中胜2[通讯作者],,,段逸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  ;  ;  ;  ;  ;  ;  ;  

植物油剂在皮肤病外治中的运用论文_邬鑫鑫1,, 童中胜2[通讯作者],,,段逸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