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论文_杨秀丽

腾冲市中医医院 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绞痛采取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心绞痛患者82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比索洛尔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采取比索洛尔治疗的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心绞痛;比索洛尔;疗效

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管腔狭窄、血管阻塞而引起心肌严重缺血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随着病情进展,该病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疾病发生,甚至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重要威胁。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改善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41例心绞痛患者给予比索洛尔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82例心绞痛患者,入组标准[1]: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确诊,符合心绞痛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有出血性脑卒中者;对药物过敏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1例,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46~78岁,平均(56.7±2.3)岁;病程(1.2±0.4)年。观察组患者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47~78岁,平均(57.9±2.4)岁;病程(1.3±0.5)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病程、年龄、性别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常规药物治疗,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6603)100mg/次,一天1次;服用硝酸异山梨酯(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659)10mg/次,一天3次;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5000U,每隔12h注射1次。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服用比索洛尔(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82)2.5~5.0mg/次,一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效果,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关于制定心绞痛评价方法[2]:显效:患者治疗后1周内未再发作心绞痛症状,经心电图检查ST段回升>0.15mV;有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经心电图检查ST段有所回升;无效:患者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整理本组收集结果,选取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有效率单位为(%),比较经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单位为( ),比较采取t检验,设P<0.05时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被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用药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有2例乏力、1例头晕,1例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有1例乏力、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1,P=0.5370)。

3 讨论

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血管阻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近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绞痛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心绞痛,若不及时或规范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应对心绞痛疾病治疗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方法为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扩张血管等,但效果均不理想。

有研究表明,对心绞痛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3]。比索洛尔作为一种β1受体阻滞剂,其药理作用机制是经口服后体内快速吸收,通过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降低体循环阻力及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可降低患者的心率。同时,该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高达90%,通过降低血粘度,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炎症反应,进而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有学者对50例急性心绞痛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低分子肝素等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其总有效率高达92%,且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文献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疗效较好,改善心绞痛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谷峰.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652-654.

[2]韩百智,王宇彬,周爱华等.氨氯地平、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心动脉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17(45):50-51.

[3]许敏.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5,26(3):264-265.

[4]吴先军,路平,王瑞峰等.比索洛尔与尼可地尔联用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286-1287.

[5]童晓玲,田海军,许丹等.比索洛尔治疗51例高龄老年COPD合并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10):1502-1503.

作者简介:

杨秀丽,女,1983年7月2日,云南省腾冲市,腾冲市中医医院,急诊医学科,大学本科,临床执业医师.

论文作者:杨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  ;  ;  ;  ;  ;  ;  ;  

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论文_杨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