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作用论文_林叶福

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作用论文_林叶福

龙岩人民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尿流动力学在因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下尿路症候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尿动力学检查仪常规行尿流率、测定压力-流率以及进行尿道测压,同时测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和剩余尿液量。及时记载膀胱逼尿肌的实时状况以及膀胱顺应性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协调状况,并就此对膀胱出口梗阻进行诊断。结果 本组的患者共532例,其中407例患者被确诊为膀胱出口梗阻,有8例患者确定健康,剩余117例为疑似膀胱出口梗阻患者。而有189例患者伴随着膀胱低顺应性,96例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功能已经被严重破坏,165例患者的膀胱功能不稳定。而研究发现患者的膀胱出口梗阻程度与其膀胱顺应性成反比。结论 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其仪器是下尿路症候群患者检查中的必需品。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是我国男性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年龄大的男性,同时他也是大多数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病因。目前来说,能否准确诊断患者患有膀胱出口梗阻是其临床治疗的关键。截至现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世界范围内被业内专家学者公认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尿流动力学;诊断;前列腺增生

一、引言

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是我国男性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年龄大的男性,同时它也是大多数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病因。目前来说,能否准确诊断患者患有膀胱出口梗阻是其临床治疗的关键[1]。截至现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世界范围内被业内专家学者公认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最有效方法。本文主要探究尿流动力学在因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下尿路症候群诊断中的作用。

二、材料及方法

1.病例资料

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本院共有532例患者由于下尿路症状而前往本院就诊,患者年龄在47岁到79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2.9岁。

2.检查仪器和检查方法

利用国际尿控协会规定的检查方法,凭借现代尿动力学检查仪进行尿流率检查、测定压力-流率并进行尿道测压。此外,还需要测定尿道外括约肌的肌电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测定压力-流率时,需要把生理盐水的灌输速度设定为每分钟五十毫升,把尿道测压设定为每分钟两毫升,把导管的退出速度设定为每秒两毫米。

3.定义及诊断标准

所谓P-Q图是一种在排尿过程中将逼尿肌压力作为y轴,将尿流率作为x轴,所能得出来的曲线图。而P-Q图中的曲线下降支斜率被称为DS。Pdet-end指的是排尿末的逼尿肌压力,也就是DS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而所谓A-G图就是指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图[2]。LPURR意为线性被动尿道阻力关系列线图,它是一组在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的压力点和最小的逼尿肌压力点的连线,它共有六个区,从0到VI区,梗阻程度由轻到重。把其与A-G图叠加能够把疑似患者与确诊患者区分开。本组的患者依靠以上手段对膀胱出口梗阻进行诊断。在进行压力-流率的检测时,如在患者的膀胱的膨胀和收缩系数大能力强的时候,假如有无抑制收缩波的出现,就说明有不稳定膀胱的症状。如在患者的膀胱存储尿液的时候,膀胱的容积变化和响应压力变化的比值小于每厘米水柱三十毫升,则说明有膀胱顺应性降低的症状。在患者排尿的时候,假如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活动加强则说明患者的外括约肌功能失调。

三、结果

本组的患者共532例,其中407例患者被确诊为膀胱出口梗阻,有8例患者确定健康,剩余117例为疑似膀胱出口梗阻患者。而有189例患者伴随着膀胱低顺应性,96例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功能已经被严重破坏,165例患者的膀胱功能不稳定。而研究发现患者的膀胱出口梗阻程度与其膀胱顺应性成反比。

四、讨论

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是我国男性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年龄大的男性,同时它也是大多数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病因。而传统的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方式除了根据相关病史、具体症状以及体征等,最关键的就是直肠指检以及借助B超内窥镜进行内部检查。以上这些诊断方式对于探查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以及预计患者的残余尿量、深入观察膀胱内部状况等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可是传统的诊断方式都无法精确的测量患者的膀胱功能完整与否,而且也无法确定前列腺增生的具体方位以及膀胱出口梗阻的实际程度情况,因为以上方法大都只能在表面上对患者进行诊断,无法对病情进行深入分析。而尿流动力学是利用流体力学与电生理原理研究从肾乳头排到肾盏肾盂的尿液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的动态过程。在患者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中,它是以上那些传统诊断方式的有益补充,对于现代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截至现在它在世界范围内被业内专家学者公认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最有效方法。用它检查的很多参数都可以直接反应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的实际状况。可是如果想要得到让专家学者满意的诊断效果,那么在其应用时就要参考其多种参数,不能仅参考单一的参数,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膀胱出口梗阻是前列腺增生导致患者膀胱功能失调的根本原因,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它是业内专家学者们需要攻克的主要目标,可是在临床中对于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问题频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临床诊断中,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患者并没有患有膀胱出口梗阻,或者说患者的膀胱出口梗阻程度与其前列腺的体积无法成正比,而相对来说尿流动力学是检查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最合适的方式。

本组的患者共532例,其中407例患者被确诊为膀胱出口梗阻,有8例患者确定健康,剩余117例为疑似膀胱出口梗阻患者。而有189例患者伴随着膀胱低顺应性,96例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功能已经被严重破坏,165例患者的膀胱功能不稳定。其中疑似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的出现是因为患者的逼尿肌低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失调现象严重进而导致压力-流率测定出现困难,由此得知压力-流率检测即使在检查膀胱出口梗阻中的效果令人满意,但其也不是万能的,在临床中使用它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本组的实验结果表明,膀胱出口梗阻程度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前列腺大小成正比,与最大尿流率成反比,而残余尿量的发生率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程度关系不大。

参考文献:

[1]邓军洪,王良圣,魏鸿蔼,等.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流动力学诊断价值评估[J]. 中华男科杂志,2002,16(1):20.

[2]双卫兵,王东文,张旭. 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评判指标分析[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4,10(10):743-746.

[3]闫亮,赵兴华,许长宝,等.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41-43.

论文作者:林叶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作用论文_林叶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