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相对来讲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它的分工较为细致,专业要求也比较高,从最终用途上来看,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确保质量的可靠性进行的,所以提高质量始终是管理设计以及施工的终极目标.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控制。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质量的几个因素,之后对如何加强工程质量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质量的好坏,好的质量对于一栋建筑而言意味着很高的价值,这也是在市场化的今天,商家和政府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社会上常因质量出现问题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产生了一些比较深刻的影响。不断提高建筑物质量是社会的共识,也是建筑行业所不断追求的目标。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确保工程的质量。有效的管理在制度上是对质量的一层保障。每一个建筑都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很多步骤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有一个实施的过程,像设计,现场的施工等等,尤其是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直接影响着质量的高低,我们所说的提高质量过程也主要在这个过程得以实现。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筑工程多方参与,管理混乱。建筑工程的涉及面较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就很多建设项目来说,不论是从资金来源,还是实际的参与主体来看比较混乱,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无人负责甚至是无人监管的现象,在一些有监管的部门也因为人员众多,互相推诿,对质量的要求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这就使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其次,建筑工程各个环节之间的不持续性。建筑工程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完成,各个环节需要密切的配合,这样才会及时的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设计往往只管设计,施工只管施工,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沟通,及时的化解危机,这对于质量的提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在现实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牵扯到的利益相关方比较多,这导致对于质量的管理,只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对于相关的项目建设,有的虽然明文没有规定只准许关系企业进行经营,可是实际就是这样的,这不仅不利于质量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提高质量的机会,实际上是一种双输的局面。在取得建设项目之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具备严格的监管,质量管理不能从严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会容易出现问题,在当前的建设项目中,这种问题也是较为普遍的存在着。
最后,与质量有关的管理制度不完备,措施不全面,技术设备落后现象较为严重。很多施工单位尽管在法律需要的手续上可能比较的全面,可是具体施工人员不专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些质量问题虽然屡次发生可是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制止。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由于长时间从事工程施工,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堪,这对于质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质量的提升,不利于高质量建筑工程目标的实现。
二、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1.加强沟通,形成定期会晤机制。系统化的建筑工程必须实现整个过程的有效沟通,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施工结束,整个过程中离不开每一个参与方,只有建筑项目结束,才意味着每一个参与主体任务的结束,甚至在工程结束之后,假如出现问题,相关单位也要及时反应,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是一个工程项目的初始阶段,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不应该仅仅是凭借自己的设计经验,更多的应该听取工程师对于建设的一些实际经验,这样实战色彩才会更加的浓厚,设计案出来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切就万事大吉,项目结束了。实践证明,任何一次设计建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是与设计单位进行密切的合作,有时候会多次进行修正,这时候就需要设计单位的配合,既要满足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也要方便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坚持合理科学的原则,使设计的作品与当地的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既增加美感,又不会影响质量的提高,完成自己的使命。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实际的施工工艺展现出来,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对于确实超出施工要求的设计,可以及时与设计师进行沟通调整,协商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在对施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项目的管理人员,既要充分的进行协调好现场的施工工作,也应该对设计和施工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便于控制和检查,确保工艺合格,材料过关,以及设计方案准确无误。
2.施工过程的控制。项目的施工建设实际上就是将理想的设计图纸变为实在的建筑的过程,由于设计图纸是提前做好,建筑施工时实际执行,所谓的质量控制大部分是不断将两者进行协调,之后确定出最佳组合的过程。由于图纸在设计的过程中依赖于经验的成分多一些,即便与工程师有沟通也不能够将实际的施工产生的问题完全的消灭掉。
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图纸的设计产生疑问,影响施工进度,由于不断的需要调整,这就增加了对于质量进行控制的难度。实际上使用单位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设计图纸很大部分是按照这些使用要求做的。实际的理念和实际的思路与实际的施工条件发生碰撞也是难免的,这些问题在产生的时候应该得到恰当的解决。或者设计单位更改设计,或者施工方及时的改进工艺,总是需要双方的沟通协调,最后的结果才会保证质量。
在具体施工操作中,很多部位的施工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需要一定技术的技工操作才会顺利的完成,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对于工人加强培训力度,使之不断的熟悉新工艺,新的建筑技术;同时也要使用一定的方法,安排专门有经验的技师进行指导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这是对质量保证和提高最切实有效的方法,这样也会使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3.发挥施工监理的检查作用。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施工监理都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它的存在对于质量的控制有了人员上的保障,如果管理的制度完备,并且被切实的执行的话,那么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就有了保证。关于这个制度也是从国外引进现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属于建筑行业所独自存在的一个现象,它的产生与长期存在是有理由的,它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满足了对于质量的迫切要求。
从实际执行的效果上来看只要是监理正确积极的发挥检查监理作用,那么建筑物的质量就有保障,这个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落实好监理责任,定时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工艺需要及时调整,不合要求的施工人员,应该及时的进行挑换。对于施工单位使用的原料进行详细的检查,控制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施工结束之后监理单位应该形成质量监理报告,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做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总结与汇报,形成的资料与经验就成为一种宝贵经验,供同行业人员借鉴!!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它的质量是第一位的,不论是民用还是有其它用途,质量问题都是最重要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责任,国家法律有名文的规定,不允许任何人对此进行干扰,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水平,使之成为人民安居乐业之所。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将系统内部的每一个细节做好,提高工艺水平,密切每一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同时形成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这些都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吴骏驰,王希文.关于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
[2]王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陕西建筑,2010(1)
[3]谢世光.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1)
[4]吴光胜.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0(2)
论文作者:许光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过程论文; 都是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