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朴实的教育—劳动教育论文_肖响亮

最朴实的教育—劳动教育论文_肖响亮

肖响亮(广东省清远市博爱学校 广东 清远 5115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53-01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没有很高深的教育理论,不懂什么叫素质教育、更不懂什么叫赏识教育!但他们却有一套很朴实、很独特的一种教育方法,那就是劳动教育、磨砺教育(其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不过我父母肯定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纯属巧合)!他们经常告诫我们:不认真学习,将来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雨淋!所以,他们经常用劳动来磨砺我们的意志,教育我们兄妹四人要认真学习、积极上进!

那时,家里很穷,父母完全靠种地谋生。四兄妹上学,开支很大,父亲只得不断地开荒、种地……家里农活很多……父亲常年在地里忙前忙后,腰都累弯了……母亲除了帮助父亲干农活外,还得操持家务,勤俭持家,而且教育我们也很有一套。她不像一般的家庭主妇,成天唠叨要求我们如何努力学习,如何听课做作业。我爸妈从来不管我们的学习、作业什么的,周末放假原则上也是不让我们带太多的作业回家……而是很有计划的将家里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农活巧妙的安排在周末,一家老少齐上阵:锄地、挖田(没有牛耕)、除草、收割庄稼等等,如此,周末两天的劳动,很多时候劳动到双手起水泡或血泡、腰酸背痛腿抽筋……然后非常的期盼快点去上学……还有,寒假、暑假,我们没有令人羡慕外出旅行,更没有任何的“文化课补习,实现所谓的假期超越”的机会,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劳动改造”!特别是暑假,既要收割庄稼,又要插秧(就是我们所说的“双抢”),还要从早到晚站在地里摘黄花菜。我的家乡湖南祁东那里是黄花菜的故乡,我家黄花菜高峰时每天要摘上千斤鲜黄花菜!讲真,劳动的累,我是体会很深的。每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感觉到累或者感觉到枯燥、乏味,甚至想到放弃的时候,每当我看着那双本该稚嫩却又布满茧的双手时,爸妈那几句简单朴实的话语就会在耳旁响起:“读书好呢,还是干农活好啊?”“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就回来帮忙干农活补贴家用,减轻我们家的负担!”这时,我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想法:那就是努力学习,要跳出农门!(感觉劳动教育比简单的说教有用的多,哈哈!)

记得那年高考我名落孙山。暑假,家里决定要盖新房,并决定自己烧制红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没考上大学的我自然成了家里烧制红砖的主要劳动力!从“制砖”(将泥巴做成泥胚砖)到“装窑烧砖”,每天从早上四五点到晚上八九点,晴天顶着烈日晒,雨天冒着暴雨去盖砖,连续两个多月!那个感觉啊,怎一个累字能形容啊!那个体验啊,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啊!好不容易砖全部制作好,在装窑点火那天晚上,我思绪万千,想起高考失败满是悔恨,要是自己高中再努力一点……要是能再给我一个读书的机会……我将会更加全力以赴……于是,我悄悄的跟在家帮忙的姑爷表达了自己复读的想法……。

第二天,也就是1998年的教师节那天我再次走上了求学路……一年后,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

时至今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我真的很佩服我爸妈的教育智慧,他们这种朴素的劳动教育不仅培养两个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兄妹四人的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们受益终身。

很多家长埋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很难教育,学习吃不了苦,生活受不了挫折,接受不了批评……没错,这确是事实。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责任应在家长身上。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过分关注孩子的文化(智力)方面的教育,但缺乏劳动方面的磨砺教育。当今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日趋淡薄。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的来之不易;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也不懂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

青少年学生生活在物质丰盈的幸福时代,物质方面啥都不缺,但精神思想方面却很需要陶冶提升。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劳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锻炼孩子吃苦耐劳、 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劳动可以使孩子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样,劳动也可以改造人类。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孩子的身上出现了异化,做父母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至今仍是一种无微不至保姆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可能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高智商低情商”的“次品”或者“危险品”。温室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所以,在为自己的孩子无休止地倾注爱心时, 应该有意识的为孩子们创造劳动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们从小多些历练,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劳动教育---最简单朴实的教育。希望所有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生活中、教育实践中践行之,培养出更多的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文作者:肖响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最朴实的教育—劳动教育论文_肖响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