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论文_杨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论文_杨冉

(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 渠县 635200)

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重视课堂评价,对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教师的评价方式也不断革新,评价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老师们在课堂上进行激励性评价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激励性评价的度没有掌握好,学生形成自信有余,对困难缺少办法,使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渐渐降低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呢?

法国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评价就是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对其进行鼓励,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开发新的教育资源,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都得到发展。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运用了以下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课堂评价。

一、赞美赏识――由衷的真情的表扬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恰当的言语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起学习的热情,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案例:

《长征》教学片段

师:看着硝烟弥漫的天空,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能说说吗?

生:心里有点痛的感觉。

师:这就是“寒”,你能把这种“寒”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是呀!这是浸染战士鲜血的一句诗呀——请你读!

师: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来,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你看他把巧渡金沙江读得多欢快呀!你看他把飞夺泸定桥读得多悲壮呀!来,男同学一起读。

师:经历了无数的艰险,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来,读出这份高兴吧!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兴呀!一个比一个喜悦呀!

上述课堂实录充分体现了教师激励评价的魅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但产生了学习的激情,还获得了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对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受表扬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受到鼓舞而信心增强,课堂表现会更加优秀,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评价学生不是要追求完美,有时学生哪怕只有一个亮点闪现,也要在评价中给予充分的赞赏。如果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要为了保护自尊而评价:“你做得好。”这样就会适得其反。所以,赞赏鼓励虽然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表扬、赏识时,也要注意,不能虚假的表扬,更不要廉价的赏识。

二、激励纠错――为学生学习正确导航。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失误或不足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师碰到这种情况就采取训斥、轻视等对学生具有伤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习,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与同伴合作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特长,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学生,他们肯定会有错误,那是成长过程中美丽的错误,人人都会遇到。因此,我们不应大为生气,促使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才会真正成长。

那么,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教师如何进行激励评价呢?其实我们要追求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只是肯定、赞美学生,放松对学生应有的要求,有时不合时宜的评价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激励纠错评价是教学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激励纠错评价时我们要讲究语言艺术,寓“纠”于“导”中。如在教学《大自然的秘密》一课时,我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堂朗读评价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通过“你诵读声音很响亮,老师更想在你的诵读中感受到导游的后悔、懊恼,你一定行的。”来激励纠错学生的朗读,让他发现朗读上的缺陷,激发他读得更好。遇到上课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表达的同学,我常常激励他们:“你说的很好,老师听到了,可其他同学没有听清,如果你相信自己,勇敢地大声表达,全班同学一定很支持的。”我布置了学生收集课外资料的作业,有的同学作业很简单,汇报交流时也就只有一个故事,这时,我要对他们进行激励纠错:“看书是一个好习惯,让人知识面扩大,所以,收集资料时,我们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吗?”以此引导学生作业要认真,并深刻体会和感悟。这种以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纠错评价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向老师导向的目标做出努力,作出尝试,值得提倡推广。

三、幽默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仅是为了能使学生笑一笑,它能使学生在快乐的同时,带给他们一些感悟,想到书上没有的意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语文课堂上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常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能带着对文本的理解和想象去读。这样,学生的朗读,往往带有一些情境性和情感性,能打动同学们。有次,学生读完《杨梅》一文后,我认真地对全班同学说:“他读得声情并茂,我发现某某同学被打动了。因为我看到他吞过两次口水。”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位同学站起来说:“他在朗读描写杨梅一段时,声音有吸引力,仿佛他说的就在眼前。我仿佛看到他正在吃那红得发紫的杨梅,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同学们又大笑起来。我再次郑重其事地说:“希望大家读文章时能像某同学这样,像给我们演电影,其实,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更乐了。课上,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激励学生朗读时更精彩,并教给了学生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学生既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增强了对文本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对语文课堂评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创新,学习和开发更科学、更艺术的评价方法,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为目的,与时俱进,全面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让语文课堂教学激励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

论文作者:杨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论文_杨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