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理监检在大中型监理企业的创新管理与实践论文_赵畅

设备监理监检在大中型监理企业的创新管理与实践论文_赵畅

(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0)

摘要: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对质量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监理企业就必须对原有的工作职能不断进行完善,确保在监理的同时也能尽快实现监检,两者之间通过配合就能够使质量问题的检测更加顺利。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设备监理监检;大中型监理企业;创新管理

引言:

监检业务的拓展尽管使得质量问题的检查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还必须对界面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做好监管工作,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现状

目前,许多设备监理企业陆续开展了监检工作,咨询公司也取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无损检测资质,并在行业内首创了“监造监检一体化”的设备监理工作模式。设备监检的方式主要包括超声检测、磁粉检测、硬度检测等,使用的仪器有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便携式硬度计等。

二、问题

监理工作与监检工作的同时开展尽管扩大了监理企业的职能,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设备监理与监检管理界面不清晰并且存在许多交叉问题,这种过于模糊的划分容易延误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第二,设备监理与监检配合工作的流程不通畅,尤其是在发生质量问题后很难找到确切的原因[2]。第三,企业没有对监理监检不同专业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企业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制,导致责任不清。

三、解决策略

由于职责划分不明确并且监理监检界面区分过于模糊,同时也没有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划,因此,还必须在工作界面和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实践。

(一)界面

设备监理是监理项目总体协调的责任主体,主要参与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驻厂监理工程师等;设备监检是监检点实施的责任主体,主要参与人员包括监理项目协调岗、监检工程师等。具体界面如下:

1.设备监理项目总监界面

首先,项目总监界面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监理与监检双方在完成合同的签订之后,监理方应向监检人员提供监检范围、监检内容、监检要求、驻厂人员安排等基本资料,并组织签订监理三方协议;第二,在具备监检条件的前3-5天之内向监检发出“监检工作联系单”;第三,及时处理监检反馈的质量问题及各方关系;第四,定期收集监检周报、监检总结报告,并及时送报业主[3]。其次,监理工程师界面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参与三方协议的签订,掌握全部监理、监检点的单位及内容等基本资料;第二,把握好监检的最佳时机,并且提前2-3天通过发送邮件的形式向监检项目负责人通知监检工作的各项内容;第三,参与监检反馈质量处理,并全程跟踪返修情况,及时通知监检人员进行复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设备监检项目协调岗界面

首先,协调岗界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根据监理项目负责人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监检大纲的编写,之后需要经过监检部的审核并上报给监理项目负责人。同时,还要组织监检工程师共同参与到监理三方协议的签订中;第二,根据监理项目负责人发来的监检工作联系单进行监检工程师的安排,并且开展具体的监检工作;第三,及时反馈监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并组织监检人员为质量问题的处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4];第四,根据监理项目的具体要求每周定期报送监检周报,在监检工作结束后一个月之内应上交监检总结报告。其次,监检工程师的界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参与监理三方协议中关于监检内容的商谈并且掌握监检点的范围和具体内容;第二,以监检项目协调岗的通知为准,及时赶赴制造厂现场开展监检工作,并及时提交监检周报和监检总结报告;第三,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反馈给监理工程师,并以工程师的通知为准,及时开展质量问题返修处理后的复检工作。

(二)责任制

监理方面的岗位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前者负责全部监理、监检点的落实,后者负责监理点的实施,并为监检点实施的全过程创造有利条件。监检方面的岗位包括项目协调岗和监检工程师,前者负责组织监检点的实施,后者则负责具体监检点的实施。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使质量问题得到处理,这几个岗位之间必须加强沟通与交流,保持密切联系并做好协调工作,这样才能使监检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四、案例

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两项工作的实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以2014年的检测结果统计为例,在实现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质量检测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质量问题的发现比例明显增多,并且各个层级的问题都较为明确。监理工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可用“三控两管一协调”总结,三控分别指的是监理人员对施工材料、设备及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承包合同及工程量清单的投资控制以及对业主、施工单位、承包单位的进度控制;两管是指监理信息管理及合同管理;一协调指的是对技术、组织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协调。在此过程中,监检人员主要是负责监检点的组织和实施,及时向监理人员反馈监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质量返修,同时,还定期上交了监检周报。另外,如果以质量类型作为划分,在这次检测结果统计中,火电类型的问题检测率最高,其次还包括水电等其他多种不同的项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监检工作的质量,还必须对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对业务操作流程加强监督与管理,本文就深入探究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靖.设备监理质量控制工作的方法探析[J].安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3-24.

[2]宋亚东.对设备监理服务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设备监理,2015,(1):11-13.

[3]中国设备监理协会.设备工程监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33-34.

[4]中国设备监理协会.设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46-47.

论文作者:赵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设备监理监检在大中型监理企业的创新管理与实践论文_赵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