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的探讨论文_高佩佩

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的探讨论文_高佩佩

青岛博雅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00100

【摘 要】享受高档住宅区的城市生活,除了奢华的建筑外,还需配置园林绿化,改善生活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必须融入小区建设。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消费者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化已经成为现代园林绿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很多居住区要么奢侈成风, 不顾造价花大量资金建造昂贵豪华的园林景观, 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要么压低成本, 随意种一些植物就当做居住区的绿化设施。本文对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

引言:住宅区园林绿化重点突出绿化的观赏性、休闲性,这也是园林设计的目的和出发点,因此在植被的选择,区域绿化的布置上有所不同。各种花草树木应间隔搭配,而且还具有四季分明的绿化效果,夏天红色、秋天黄色、春天绿色、冬天白色,看起来也很舒服。这样才能感受园林绿化设计的效果,特别对于很多新建的住宅区来说,主要创造形态自然功能合理,并且能够使居住地的生活环境体现出生态原则的小区。

1.园林绿化的特性

1.1园林绿化的景观特性

园林不仅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自然人文景观,而且具有功能性和艺术性,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景观的创意和内涵等方面,要运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形象来进行表达,使人们的心灵感受和视觉效果得到满足。

1.2园林绿化的生态特性

创造人类理想的家园是园林绿化设计的主要目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自然和高度人工化,其中园林系统是唯一一个能够进行自我净化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使城市的生态平衡能够得到维护,也使城市更加美观。

2.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于现代的园林绿化设计来说,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很少,例如:很多住宅区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行动问题,使残疾人出行不便;有些住宅区忽略了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场地,很多老年人在活动时被迫与情侣同在一处,陷入尴尬的境地;有些住宅区没有考虑到在户外进行避雨遮荫的设计,导致下雨或者大热天时,很多居民无法进行活动。园林绿化景观要充分满足以人为本,就必须要求设计者能够对住宅区所住居民的年龄职业工作生活习惯以及生理要求等做到充分地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景观设计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能够表现出尊重和体贴,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使每位居民能够舒适安心。

2.2只顾追求档次,设计不切实际

园林绿化设计师应该追求的理念的确是档次,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档次就是追求宏大的气派或者是利用豪华的材料装饰,浪费了大量财力。比如住宅区的入口,一般只需要具有一定的敞开性,能够使建筑风格和住宅区的整体环境相互映衬即可,门口标志性的建筑,也只需要轻巧美观新颖简单即可,但很多住宅区入口的建筑标新立异豪华气派。

2.3软、硬质景观比例失调

开发商往往对建筑建材较为重视,为了使人工硬化和铺装的硬质景观得以突出,不惜破坏植被。很多住宅区建起高大的城门,就连广场的硬地面积也很大,以此来显示该小区的豪华和气派,使住宅区体现不出其该有的形态,也体现不出其应有的兼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师或者项目的决策人员并不注重植物造景,在绿化空间内,硬是用无生命的亭台廊榭和假山叠石来替代植物造景,城市中的软质和硬质景观本来就已经严重失调,再增加此类设计后,更加失调另外,很多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师,忽视了从环保角度和改善生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没有合理地配置植物和造景,忽略了城市绿色空间需要多样化功能,只是一味地沉迷于图纸上展现的硬质景观,以此来迷惑市民,以满足房地产商的要求。

2.4盲目模仿,缺乏创新

在进行现代化的商业住宅区园林绿色设计中,很多景观设计师具有崇洋媚外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其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创新。在同一个城市中,很多楼盘都具有相似性,甚至不同的城市会出现完全相同的楼盘,每一个景观设计应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风格,应将该住宅区的主题和品位与设计理念相结合,使设计出的作品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比如深圳万科的四季花域,将不同的花卉种植在不同的组团中,将每个组团都用其中的花卉进行命名,很有创意。因此,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师必须要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个性以及当地比较有特色的文化融合到设计中,才能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

3.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建议

3.1统一规划,布局协调

住宅区的绿地种类较多,比如专用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中心绿地、道路绿地等,而且绿地的规模大小不一,功能也不相同。因此在对住宅区园林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充分考虑住宅区的整体风貌,并按照使用和功能的要求,对园林绿化景观进行科学的协调设计,使园林绿化景观系统更加完整。

3.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要使得原有地形地貌能够被最大程度地利用,而且要在可能的基础上,尽量将原有的树木保留下来,尤其是一些成年树木或者古木名树,这样就可以减少投入,并使景观显得自然真切。在对园林植物的选择上,主要选择一些乡土植物,并适当搭配一些外地植物,使植物品种结构更加丰富。

3.4融入生态化的理念

设计师要充分运用植物造景的艺术方法,合理进行种植结构的建设,增加住宅区的绿化、增加藤本植物的元素,使建筑物的硬质达到弱化的效果,使绿化和美化效果更加明显。条件较好的住宅区,可以在屋顶建造花园,充分利用绿化空间,使生态效益得到提高。

3.5叶植物的搭配

园林植物配置常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植物的季相,来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同时通过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可以延长观赏期。如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季还能看到桂叶常青。一般住宅区常用到的色叶树种,如银杏、黄山栾、柿树、楸树、爬墙虎等,适宜秋天观叶;紫叶李、洒金柏、金叶女贞、红叶碧桃等常色叶植物;核桃、红瑞木、棣棠、等观干色树种。

3.6大力开展立体绿化

实现绿化空间结构的多样性,除平面绿化外,还应大力发展立体绿化、楼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向建筑索取绿色空间,这将成为现代城市绿化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层次绿化,形成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必将会大大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城市绿量。绿化的生态功能会在有限空间内达到明显增强。形成一个绿化生态园区,让每一个住宅区都融入到绿色的设计中,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形成以四季同在的生活享受。

结语

在住宅区园林绿化进行设计时,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应在设计前期,与房地产商进行相互的沟通和协商,使互动机制得以良性循环。要根据住宅区的位置、当地的独特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来进行设计,并要注重生态结构,使设计更加自然化;以人为本,追求设计的质量;文化与设计的相结合,突出个性;因地制宜,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更加具有创新性和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5(49)

[2]马素贞.绿色生态城区对标准的需求[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12)

论文作者:高佩佩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的探讨论文_高佩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