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养老保险影响因素探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

居民参与养老保险影响因素探究
——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冯 璐

(西南财经大学,成都 611130)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选取2015年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通过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统计分析并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养老保险参与意的愿影响,发现受教育程度、退休与否,以及是否从事农业对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并提出推进社会保障完善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因为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人口整体寿命的增长等原因,我国正在面临严重的社会老龄化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复存在,养老结构受到现实的巨大冲击。2009年国务院通过《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内容,建立类正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试点推行。2014年国务院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里程碑式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自愿原则,居民的参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制度能否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行。所以,在现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居民参养老保险的态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居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居民参保意愿的因素,期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参考经验和理论价值,促进中国社会代际之间的良好运转。

现代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中比较普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是机械通气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该并发症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是引起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除了使用抗生素治疗,目前临床中还会使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加局部注入抗生素治疗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比较好[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和患者的所有治疗环节都有关[4-5]。呼吸机集束化护理时临床该类疾病的护理主要措施,和传统的护理相比,主动性强,比较注重对并发症的预防而不是治疗,集束化护理能够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目的明确,是真正的能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方式[6]。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根据文献查阅,一个家庭的基本人口特征与社会活动对个人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有很大影响,综合国内外研究,养老保障的行为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动态的变化,并且在地域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把数据结果与现有研究成果结合,从基本人口特征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来研究影响中老年家庭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

(一)人口基本情况

国内研究养老保险的受众主要是农村居民,人口基本情况包括农民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家庭经济情况、农民养老认知以及心理特征等。从个人人口基本特征来分析,邓大松等认为,女性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更有激励,因此参保意愿更加强烈[1]。穆怀中和闫琳琳根据对彰武县的研究表明,年龄、家庭收入、学历、健康水平与参与养老保险行为呈负相关[2]。但在实际情况中各地区但具体情况不同,一些基本人口特征对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并不一样,比如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性别对参保意愿的影响会因地方不同而结论不一[3]。田北海等人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即家庭规模越大参保意愿越强烈。可能因为子女数量多,老年养老问题容易出现分工不均,参保多是为了协调公平[4]。杨丽等通过对云南省情况研究发现,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反而不愿意参保[5]。可能是他们对于自己但养老更加有信心,同时婚姻状态也会影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认为,已婚状态下相比未婚状态下生活更加稳定,对于稳定生活但要求更高,参保意愿会更强。

Visual C++6.0和Visual Basic、Delphi等软件开发的环境是相同的,都是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C++6.0作为新一代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配备和资源配备。它具备了代码的编辑、编译、链接、调试等诸多功能,能够实现在多样化的开发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还配备了AFX小组为它精心打造的M F C类库(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微软基础类库),为程序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来源。

(二)个人社会情况

现有文献认为,个人周围但社会情况对其养老保险参与有显著影响。社区群体行为以及社区相关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未来养老保障的选择方式。王永礼等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层次与村民的缴费档次,参保率呈正相关。刘辉等则认为,邻居或者亲人参保人数越多,自身的参保意愿就会越强烈。石绍宾、樊丽明、王媛等发现,农民参加农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区区位特征、农民的未来预期以及周围邻居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可见,学界普遍认为社会情况会显著影响个体等参保意愿。

因此,我们选取居住地类型和是否从事农业作为社会情况因素,并提出如下假设:H2:社会情况因素对参与养老保险决策具有显著影响。

3.1 急诊专科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 本次调查显示,安徽省急诊专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与全国人群常模比较无差异,与容根南等[9]研究一致,可见安徽省急诊专科护士主观幸福感良好。这可能与急诊专科护士工作稳定,收入较高且稳定,福利有保证,能在急救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还可以运用急救护理常识,给予家庭和亲人急救指导和就医指导有关。有研究表明,较高的幸福感会提高护士的敬业度,使护士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护理工作和患者[10]。因此,护理管理者可以从关注急诊专科护士心理健康,进行积极心理学培训方面提升急诊专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调动专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数据描述

(一)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共选择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工作与否共七个因素,分析对居民是否参与养老保险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教育水平对参与养老保险的选择显著具有正向影响,这一点也符合我们的预期与直觉。教育水平越高对人群其认知水平越高,较为理性,对今后年老对生活保障较为关心,且有着较高对收入,有较高对参与社会保险对意愿和能力。所以可以认为,教育程度越高,其参保意愿越大。

(三)变量描述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是西南财经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一个公益性学术调查研究机构,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建立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家庭层面的金融数据库。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自2011年起在我国每两年进行一次,本研究则基于此数据研究影响居民养老保险选择的因素。

表1
变量的设计和取值说明

健康与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是负面的,健康状况处于一般或好于同龄人的居民相较于健康状况更差的人选择养老保险的可能性更低,这幅以逻辑知觉,由于健康状况更好的人对自己的老年时期身体的状况更自信,故而较少为老年生活担心,投保养老保险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四、模型建立

表3 影响中老年群体参与养老保险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五、实证结果

同时由数据分析与回归分析中也可以看出,虽然问卷数据整体样本基数较大,其具体的性质仍然有待进一步考证,应进一步做数据统计性分析。

选择性别、年龄、居住地情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退休状况、是否从事农业活动等因素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进一步研究各因素如何影响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选择。Logistics回归是二值响应模型,将因变量y的取值设置为0和1,P表示因变量发生(y=0)或不发生(y=1)时的条件概率,其中影响y的自变量名称及符(如表1所示),并分别将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等等进行赋值,进而获得回归模型:

据此,本文选取性别,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年龄,婚姻状况,退休状况并提出如下假设:H1人口基本情况会显著影响个人养老保险参与意愿。

农业户口的个体参保意愿要比不从事农业的群体要低,我们猜测这主要在于,首先,从事农业的地域大多在乡村,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乡村的人群思想观念更加保守,保险意识较为淡薄故选择参与养老保险的人更少;其次,由于乡村信息资源不充足,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保险普及深度较弱,保险常识宣传不到位,村民普遍对认识不足,导致其参与保险的意愿不高;最后,由于乡村人群经济实力不足,没有多余存款可用于支付养老保险都是主要原因。

运用MRI常规序列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预后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T1 flair、T2 flair 和SWI图在短期评价其预后方面作用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而中远期价值仍有待于下一步深入研究。

婚姻状况对参加养老保险有正向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具有婚姻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选择养老保险。我们猜测这可能是由于拥有婚姻生活的人更有责任意识,更倾向于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考虑。

我们首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检验,从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低于0.3,数据整体相关性不大,可以通过自相关性检验,故也应该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通过对变量对Logistic回归,由得出的结果显示,edu、domicile、marr和health4个变量即最高教育水平、户口类型、婚否与健康状况的参数值在95%的置信区间下,对个人参与养老保险意愿均在99%的置信水下影响显著。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结论

本文采用起始于2011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首先针对个人的基本特征分类,对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是否工作、健康状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建立 Logistics实证模型,研究了各因素对居民是否选择养老保险的影响。通过对上述模型的对比,不难发现,最高教育水平、户口类型、婚否与健康状况是影响个人是否参与养老保险的主要因素。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启蒙阶段,亦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心理学家也强调孩童的经验是人格发展的关键。父母的责任不只是关爱孩子,更要教育孩子,因此确实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学习教养孩子的正确观念与方法,乃是为人父母责无旁贷的人生必修功课。

(二)政策启示

1.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可以看出,从事农业人群的相对地区人群教育水平也不高。要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投入,严格控制乡村辍学率。同时,在地方乡镇大力推广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农村人口的就业比例,解决贫困问题。与此同时,培训其文化知识,提升农民的素质修养,提升其观念和意识。

2.发展多种养老方式。鼓励居民多了解和参与到各种养老方式。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传统的养老方式作为保障一些区域对老年生活的基础,一概取代在现阶段也不现实,可以通过结合使用多种社会养老方式,建立我国的特色养老保障体系,让居民拥有更多的选择,真正促进中国社会养老的发展。

3.合理制定养老保险政策。农业人口参保率低,一方面是受到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人口文化程度低、工资水平较低,而且群体结构复杂也影响参保的意愿。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农业人口处于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的双重弱势地位,完善其养老保险相关制度,从而提高这部分群体的实际参保率。在养老制度设计时,应在分类分层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在参保能力方面的不同,在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率上进行梯度设计,逐步完善因地制宜的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

爸爸大半生奔波于江上,临退休前那几年,争取到出海名额,跑韩国、香港航线。大海颠簸,夜里睡觉,他都要下意识抓紧船帮……得以慢慢将我们姐弟仨抚养成人。如今,他老了,妹妹在江边买了一幢房子,希望他们将弟弟家孩子带大,再回江边安度晚年——他一生颠簸于江海之上,老了,应居到江畔,方顺心些。我们姐弟仨各自离开,弟弟妹妹分别定居北京、成都,唯有我,到底走不出皖地,即便心怀梦想,那又怎样?

参考文献:

[1] 邓大松,刘国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3,(7).

[2] 穆怀中,闫琳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研究,2012,(1).

[3] 高文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因素分析——对成都市的实地调查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

[4] 田北海,丁镇.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3).

[5] 杨丽,王明钢.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昆明农村的调查与分析[J] .经济问题,2012,(6).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1-0079-03

收稿日期: 2019-04-18

作者简介: 冯璐(199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本科,从事保险学研究。

[责任编辑 陈丹丹]

标签:;  ;  ;  ;  

居民参与养老保险影响因素探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