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科学走市场化经营新路_市场机制论文

普及科学走市场化经营新路_市场机制论文

科普走好市场化运作的新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好论文,新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科教兴国”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人们在把热切的目光直接投向科学技术本身的同时,也开始以更大的热情寄望于科普。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在科学技术如此深地影响人类命运的今天,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政府和工商界领导人不能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而不重视发展科技,如果青少年失去对科技的兴趣,失去投身科技职业的热情,如果广大劳动者缺乏科技素养,不能胜任高技能工作,如果国民因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而相信迷信,不辨科学真伪,则这个国家必定前途堪忧。”

但是,面对人们的期望和信任,“科普”在感到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禁不住默默自忖:“我”自身尚有生存之虞,担得起人们那份信任吗?

的确,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科普”,与其他类似性质的部门一起,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艰难地为生存而战。事业费的逐年“萎缩”,“生存成本”的一路攀升,激励机制的基本缺失,使“科普”已变得十分衰弱。记者曾查阅过中国科协下属若干学会有关科普工作的材料,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了如何拓展筹资渠道,争取政府有关部门资金和社会资助的问题,科普“贫困”之广泛由此可见一斑。

科普最重要的场所——科技场馆境遇显然比这些学会更糟。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很多科技馆已无力再继续做科普,加上缺乏相应的法规约束,全国300多家科技场馆中一度“改行”做招待所、会议厅、 商品展销场所,甚至开办公司和出租的,已占绝大多数。

1994年后,政府正式直接介入科普,科普因为“地位”的提高和国家财政拨款的增加,应该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相对于科技素养普遍偏低的现状,政府科普经费仍然很有限。国家科技部是政府主管科普的部门,每年的科普经费也不过数百万元人民币左右。对此,有关政府人士坦言,政府至今未能实施一项面向全国的、有规模、有影响的科普项目择优资助计划,政府的科普杠杆作用发挥不出来,无力支撑整个国家的科普宏观框架。我国的科普事业因此显得相对落寞和沉寂。

出路在体制和机制创新

为改变窘境,多年来,从政府到整个科普界都在苦苦思索和实践,试图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普机制。早在1996年第一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当时的科技部副部长朱丽兰就明确提出,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应尽快建立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新的运行机制。并指出,要一改过去由政府包下来办科普的习惯,提倡社会事业社会办。

然而,“社会事业社会办”究竟该怎么“办”呢?

一些科普专家认为,所谓社会事业社会办,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早就是不言而喻的一件事,或者说是某种传统。这些国家的政府大多采用“费用分担”的资助方式支持和参与科普。如英国、法国的政府科普拨款计划明确规定,政府对科普项目的资助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50%。美国NSF政府基金会申明,它仅为科普项目提供部分经费, 支持强度视项目的范围和性质而定,其他经费由项目机构从其他渠道获得。在他们看来,科普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广大科普组织、大众传媒、科技团体、大学、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及支持,才能把科普做大、做好。

但专家们指出,至少是现阶段,国外的经验还不太适合我国国情。 的确如此,在199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各地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中,人们都可以看到有关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事业单位捐助科普事业的条款,可很多年过去了,此条款基本上形同虚设、收效不显。就连国家级的“中国科技馆”,得到的捐助、赞助也寥寥。而热心于科普、迫切希望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公众的科学家,想得到这样的捐助或赞助不仅更难,而且连与可能提供赞助的企业或机构沟通的渠道常常都找不到。

不能一味地指责社会各界、主要是企业界缺乏对公益事业的热心,进而指责他们“没文化”。因为很多国家的企业界之所以乐于赞助公益事业,首先是由于政府所制定的税收政策鼓励捐助、赞助公益事业(这样的捐助、赞助可以充抵税款),而我国至今没有这样的政策出台。

也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还将是中国的国情。对此,一些醉心于科普的科学家提出,科普要摆脱窘境,应该尝试走市场化的路子,把科普作为产业来培育、经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继亮先生说,科普的确是公益事业,应该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能“清高”地等着政府和社会来“养”。过去在人们的观念里,科研也是公益事业,研究所都是国家拨款,科学家都等着国家投资来搞科研。现在,强调科研要与市场结合,科技要实现产业化,大批科研院所都已经改制走向企业化。科普,从本质上说,它既属于“教育”,也属于“传播”,它有接受者,可以形成“市场”,因此,它应该与市场结合,应该产业化。

为了一份摆脱不了的“科普”情结而毅然从中国科学院机关“下海”创办“北京中科博大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的李尚儒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曾在科学院从事科普工作,考察过许多国家的科普工作,也对中国的科普现状有过较为系统的思考,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即,按照传统的方式做科普,究竟有多大收获?如何才能提高科普工作的效果?他说,没有效果的科普,无异于浪费资源。因此,他认为,对科普的投入固然是个重要问题,但如果产出和效益的问题不解决,科普工作从体制到机制不创新,投入再多也难以使科普工作真正健康发展,随后照样会无以为继,重新陷入困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才萌生创办一家科普公司,以企业模式和市场机制运作科普项目的念头。他说,他的目标是要通过与社会的结合,通过对科普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索符合市场机制的科普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为科普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探索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他认为,在中国,只有这样的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科普工作与社会的结合,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

一次大胆而有益的探索

李尚儒说,事实已经证明,他当初的选择不仅没有错;他的“中科博大”受中科院委托正在承办的以国家科技部、中宣部等中央六部门为主办单位的大型科普项目——“重走丝绸之路,再造山川秀美大型科普传播系列活动”,已经以市场机制运作启动,并有了很好的开头。

据有关人士介绍,“重走”活动是由公司采用市场机制承办政府部门主办的大型科普项目,在中国科普工作历史上是开先河者,是对科普机制的一次创新。正因为如此,它已被列入科技部“西北科普文化基地建设试点”和“西北五省科普工程”,并得到了政府相应的经费支持。

目前,以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为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刘鹏、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善衍、中科院副院长杨柏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为副主任的“重走”活动组委会已经成立。由主要来自地质、生态、资源、环境、考古等学科的大约20名科学家和20名新闻记者组成的科普队伍预计于今年7 月下旬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出发,历时40天,沿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近8000公里丝绸之路,探讨诸如“历史上曾那么繁荣的国际贸易大道,今天为什么会一片荒凉?”“为什么至秦汉时代都一直被茂密的胡杨林簇拥、被丰富的水源滋润、到处是牧场牛羊的三十六古国,今天却都只能到荒漠中寻找它们的‘残骸’?”“现代繁荣的绿洲、繁华的城镇,某一天会不会也像这些古国一样被沙漠吞噬?”“古代秀美的山川可不可以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之再现?”等一系列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以唤起更多的人对资源、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并通过考察、宣传科学家及西北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成功典范,揭示依靠科学技术和人的聪明才智,再造山川秀美的现实可能性,从而为西部大开发尽一份力。

身为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的李尚儒说,最初,他对用市场机制运作承办如此高层次、大规模、并且没有先例可循的科普活动也有些“发怵”,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刚刚启动,社会反响竟会那么大。科学家反应最强烈, 科学院副院长陈宜喻院士欣然接受了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4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任命”,一位年逾七旬的院士竟提出要随队参加“重走”;新闻界的热情也令人感动,很多记者得知这一活动后,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找组委会希望得到“重走”机会,一些记者甚至表示,不要组委会提供费用,自己带车,只要能跟着队伍走就行;企业,尤其是国外厂商,对赞助这次活动表现了很大的兴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的机构则表示,在给此项以中国西北地质、资源、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以道义上的支持的同时,希望能成为活动的主办者之一。

李尚儒表示,“‘重走’活动的创意实际是1997年提出的。但当时在行政机制约束下几乎夭折。而现在,得到了这么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这更使我坚定地相信,在严格遵守法律和符合政策的框架内,用市场机制运作科普活动,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科普型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前景很好、大有可为的”。

进入“市场”运作需要条件

专家们指出,以市场机制运作科普活动,通过科普与文化艺术的结合,科普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边缘产业”,无疑是一条振兴科普事业的有效途径。但不能忽视的是,不论是以市场机制运作还是实现产业化,都是有条件的,并非只要是科普就能照此办理。

究竟什么样的科普活动或项目可以实行市场机制呢?李尚儒认为,“创新”就是科普活动或项目进入市场机制的“入场券”。因为有创新,才能有市场。他说,很难想像那些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公众的科普活动或项目能在无情的“市场”不被无情地否定。因为所谓市场运作,说到底是要“不靠政府,靠市场”解决科普活动或项目的资金问题。而企业能否赞助某项活动或项目,首先取决于该活动或项目是否有价值,有新意,它是否感兴趣,公众是否感兴趣,它的投资能不能有效益——至少是广告效益。

他以“重走”活动为例说,除了机制创新外,这项活动至少还在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科普内容上的创新。他说,这首先表现为活动的创意很新。普及地质、生态、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是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这是些全人类普遍关注的“热点”科学命题,并且以中科院近50年在西北地区的雄厚的科研积累为内容,又以世界知名度极高的“丝绸之路”作为载体,对科普的接受者——公众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而能引起广泛的兴趣。这一点,既是科普活动能否取得好的社会效益的关键,也是是否能以市场机制运作的关键。

二是科普目标上的创新。在人们的观念中,在政府对科普工作的定位上,科普事业的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全民的科技素养。以往的科普工作,应该说大都是这种性质。而“重走”活动非常明确,在通过一系列科普和宣传活动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以增加公众对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要与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要与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切实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李尚儒说,以往有很多科学家,包括院士做过这样的咨询活动,提出过很多科学咨询报告。但那些咨询主要是以国家决策层为对象的。“重走”活动中的咨询活动,则主要面向公众,让公众了解科学,了解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了解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治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他们自己该怎么做。

同时,“重走”活动与西北经济发展结合的另一个具体途径还有,把科普与旅游结合起来,为丝绸之路这条世界公认的旅游黄金路线增加科学内涵,使之成为一条科普旅游热线。

三是科普方式上的创新。以往绝大多数科普,都是在课堂上、科技馆里进行的。而“重走”活动尝试将科普的课堂搬到大自然里,在黄土高原讲“黄土”,在沙漠里讲“沙漠”,在掩埋于沙漠里的古城废墟上讲环境的变迁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在冰川脚下讲温室效应将怎样危及人类宝贵的生命之源——水……总之,让大自然这个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同时成为科学普及最生动的课堂。

李尚儒强调说,用市场机制运作科普活动,并且将科普当作产业来经营,当然还需要既懂科学、懂政策、懂科普传播规律和新闻宣传也懂市场和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这无疑是任何具有市场运作价值的科普活动能否成功地进行市场运作的关键,恐怕也是目前作为科普主体的科学界和科普界最感“底气”不足的地方。看来,科普真要走出一条市场运作新路,实现科普机制的创新、转变,并不太容易,还有太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标签:;  ;  ;  ;  ;  

普及科学走市场化经营新路_市场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