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乡村旅游现状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_乡村旅游论文

从中外乡村旅游现状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_乡村旅游论文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村论文,旅游论文,看我论文,中外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乡村旅游”尽管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但大规模的开展还是在本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可以说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如何使其规范发展,从一开始就能走上健康、高效的道路,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为此,笔者欲从国内外发展现状的横向比较入手,对其进行研究。

2 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诠释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 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传统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他们把这种追求视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因而,许多国家亦将乡村旅游称为“绿色旅游”。然而“绿色旅游”绝非仅仅是用大自然的绿色来描述人类回归活动的随意概念,而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原始的人文环境为前提的“生态旅游”的代名词。“绿色旅游”概念是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与“生态旅游”概念同时提出的。因此,用“绿色旅游”来描述“乡村旅游”,实质上是规定了“乡村旅游”的归属范畴,即“生态旅游”。

3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状态

3.1 国外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乡村旅游为“绿色度假”。第一种是休闲观光式的度假方式。他们住在农民的家里,吃着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和农舍,到附近不加任何修饰的小池塘里游泳、钓鱼,学习农家制作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的手艺,通过感受农家的生活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第二种是参与各种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称为“务农旅游”。各国对此种旅游的处理方式不同。在美国西部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上,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通常的工资,以资助自己的旅游费用。其它国家多是无报酬的劳动。而在日本,无论成年人还是学生,参加劳动还要交费。东欧有两个国家的乡村旅游颇有特色。在波兰,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他们在开展的活动内容上与其它国家一样,然而参与接待的农户均是生态农业专业户, 一切活动在特定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进行。 到1996 年底, 波兰全国已有由450 家生态农业专业户组成的总面积超过4000公顷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其二是30年代就曾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乡村旅游。它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这样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极大,使客流方向、流量自90年代初开始,由欧洲的西部向东部转移。波兰与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典范,指明农村地域环境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2 国外乡村旅游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及客源市场结构特征

从法国历年的统计资料中反映出来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旅游者的一些共性规律。1998年,2/3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近几年,法国乡村每年接待的200万(其中1/4是外国游客)国内外游客中, 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由职业者。这些游客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近7年来在度假中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 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72%,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这说明乡村旅游已属于稳定性较强的主要旅游方式之一;其最稳定的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很好的人。他们选择乡村度假,不是为了收费低廉,而是在寻找曾经失落了的净化空间和尚存的淳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从而可以看出,目前在发达国家,乡村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

4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4.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及主要分布地区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诱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各有侧重。比较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大的因素是区位。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

4.1.1 景区边缘地区

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多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展最早的地区。诱发的原因可归纳为四点:一是景区周围的山林需要保护;二是周围农民自发地涌入景区经商,造成景区内社会环境的混乱,这种状况亟待治理;三是大量游人的涌入需要大量消费物质的供给;四是国内游客需要廉价的接待设施。基于上述诱发原因,在此区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基本是三个方向:

其一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承包的山林地为资源兴办旅游业。

其二是,在旅游农业(为解决物质供给问题,在景区周边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如特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装饰物的工艺型农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的乡村旅游。

其三是,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乡村旅游。即称之为民俗旅游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4.1.2 老少边贫地区

老少边贫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是继景区周边地区之后,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多为山区,缺少发展第一、二产业常规经济的自然条件,又不具备交通区位的优势。因此,多是工业文明尚未辐射到或感受极微弱的地区。正因此,使这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如广西桂林的阳朔渔村、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平安村,贵阳市的镇山村及井冈山的拿山盆地地区等。在这样的区位上,还有这样的一类村庄,历史上曾是经济、文化和商贾重地,后因改朝换代或交通改道,使之失去原有的地位与功能沦为乡村。这里同样未受到工业革命的改造,至今尚保留着当年的文化风貌——古代民居群和传统的民俗风情。今天,则以古建筑文化景观为主,周边农业景观为辅,开发出文化韵味甚浓的乡村旅游产品。如江苏昆山市的周庄,江西乐安县的流坑村、安福县洲湖镇的边塘村,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朗山村,皖南黟县的西递村、徽州的呈坎村和唐模村等等。

4.1.3 都市郊区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讲, 我国的都市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市场型、资源型和混合型。不同性质的城郊在乡村旅游内容的构成上有其相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特色。以上海、广州、北京(混合型)为代表的市场型大城市的郊区,其区位优势表现为直接面对周末度假、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需求的稳定而庞大的客源市场。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郊区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如上海浦东的孙桥、北京的韩村河、江苏的张家港、广东的东莞等;除此,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一年一度的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

其二是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数量大,各地拥有的资源特色不同。目前,郊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已初见眉目的如湖北随州市。这里是以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为特色的农业旅游区。他们不仅对全市郊县做出旅游农业大公园(包括观光种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牧业、观光渔业、观光副业和观光生态农业)的统一规划,开发出长30公里宽4 公里的银杏观赏带,还在先帝神农故里旅游区创造出以原始的农耕文化为主题,以生态农业为背景的主题公园式的农业集锦公园。

4.2 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与问题

乡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由于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的双向需求,无论哪种区位类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根据1998夏季对北京部分郊县乡村旅游的调查发现,民俗旅游基本上只是提供家庭接待服务,而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这些农家旅店均分布在旅游景区周围,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游玩的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农家屋都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正餐除传统的农家饭外,也为游客提供包桌及大菜烹调服务,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开展得并不多,甚至没有。白天游客在景区里游玩,农家乐本应体现在夜生活中,然而这里的夜生活多数是看电视,有的家庭学着城里人买回VCD机乃至组合音响和激光灯,开辟简陋的迪厅供游客享用。 唯一有点农村野外风味的是晚间的篝火晚会。距离景区稍远的村庄便无人光顾。这种游客着眼的主要是低廉的接待费用,体验乡俗民情的成份很低。

秋季采摘旅游是目前这三项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参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构成面最广的。这是观光、参与性均很强的活动。我国开展的采摘旅游不只是为体味收获果实的感受,同时享有所收获的果实(一般含在门票收入中的均有数量的限制)。据观察,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采摘中,对果实的数量和质量的在乎程度远超过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各采摘点(特别是果园)均堆放着被旅游者摘下又弃之的水果。从而可以看出,国内旅游者对物质满足的需求多胜于对精神满足的追求。

参加乡村旅游的国内游客,绝大多数是为调剂家庭的假日生活。故普遍为近地旅游,出游的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一至两天。1998年夏天,北京郊区及周边河北省的农村,推出专为退休老人设计的“租住农家房、耕种农家地、采摘农家菜”度假产品,时间为一周、半个月或一个月三种类型。开展情况尚未调查。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上,则表现为对环境优美、民族文化韵味浓郁类型的偏爱;从旅游目的来看,度假、考察、学习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在旅游地逗留的时间在逐年延长;游客年龄结构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与国际旅游者比较,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初始阶段的普遍特征。

目前,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状况也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然而改动的结果,既不具备大规模观光、参与的气势,也没有传统文化的乡土气息,尚未形成乡村旅游所应有的氛围。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内涵、本质归属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在开发经营中缺少对生态环境营建和对传统文化恢复与保护的意识。甚至出现一开发就造成破坏的现象。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投资方向上,依然存在着重设施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甚至已出现或正在筹建现代化饭店和人造景观点。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5 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思路

5.1 乡村旅游必须沿着与生态旅游、 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明确这一发展方向是使之规范化、健康、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本来就是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作凝固乐章的静景观,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不是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高度浓缩在有限空间中的民俗风情,而是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

反过来说,乡村旅游也是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城市失去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环境;信息革命在使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并进入一体化的同时,也造成世界城市趋于文化一体化的恶果;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多旅游度假地和风景名胜地扼杀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正是在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文化一体化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之后,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使乡下人在被歧视、嘲笑下所形成的自惭形秽的心态得到彻底地改变,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传统文化得以保护的基础。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因为,它保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这是其形成的根基;其二旅游业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的附加,而不是单一的生产形式,这样的复合经济结构受旅游客源市场的冲击影响要小得多。乡村旅游正是第一种保护方式的体现。

我国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5.2 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适应国际市场,带动、 引导国内市场需求向高层次发展

何为高质量产品?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能具有稳定而持久的需求市场;从环境的角度看,能允许其稳定而持久地生产下去。在近十年,我国的旅游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我国旅游业出现了称之为“阳朔现象”的“怪现象”。随着人们对旅游行为自身的文化性质、社会性质认识的深入,人们对“阳朔现象”从惊诧到理解,到接受。乃至今天,我们在平安村、镇山村、周庄都看到了“阳朔现象”的曙光。周庄与福禄贝尔同在昆山市,两处一地之隔,一个生气勃勃,一个倒闭关门。严酷的事实明确地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产品是高质量的。“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原则在这里受到最严格的检验,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在现代科技农业观光产品中,应加强传知授教的教育内容,使游人通过旅游获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开辟生态农业区,应为游人提供参与活动的充分空间,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以旅游经济的附加来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老少边贫地区,要加强开发区的文化含量,增加度假型、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国际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

5.3 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的旅游界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预测上都面临着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一是现代与传统的撞击问题,其二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的形式问题。

现代文化已进入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时期,而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是停留在农业文化时期。两种文化时期间,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社会意识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而最突出、最直观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这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作为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开放眼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如何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使这种冲撞化解,使现代与传统得以交融,是我们旅游界面临的每一个需要攻破的难度极大的理论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理想化的乡村旅游业是旅游业与农业的一种结合,是第三产业在不影响第一产业的基础上的一种附加,是农业向多样化经营转化的最佳形式。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乡村旅游的开展标志着某地区既具备农业社会生存的基本要素,又具备旅游业发展的条件。然而,现实在逐渐显露出与理想间的差距。在发达国家,90年代以前政府未介入乡村旅游,旅游业对农业经营者来讲是可有可无的、完完全全次要的一个补充收入。对旅游者的接待,也是视自家房屋的空余而定。90年代以后,农业政策的改变、政府对乡村旅游业的财力支持使旅游业在农民的心目中再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而是农业多样化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元。特别是伴随着旅游收入的稳定、持续地增加,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出现明显的转化。是农业向着为旅游业服务的方向发展,还是旅游业依附农业发展,两种经营活动间的矛盾冲突出现了。面对这样迅速出现的问题,国外有关学者已开始研究、探讨、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甚至有一种预测认为,传统农业生产可能会最终消失。

我国的乡村旅游比发达国家开展得晚,但是我国在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中,以旅游业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振兴是第一位的,我国旅游扶贫政策的提出要早于发达国家对农村旅游业资助的政策。弃农经商的现象早已出现过。因此,我们所面临的这个理论问题的提出并不因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滞后而滞后。利益驱动下,愚笨的人可能会比聪明人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因此,我国旅游界所面临的第二个理论问题更为严峻。

本稿收到日期:1998年11月20日

标签:;  ;  ;  ;  ;  ;  ;  ;  

从中外乡村旅游现状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_乡村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