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伟丰

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伟丰

李伟丰

身份证号码;440923197609250251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质量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施工建设期间,为了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大力提升,就需首先改进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对建筑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严格。因此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为了使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的到提升,人们对建筑的结构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而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各种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而为了确保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加大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二、建筑常见的主体结构施工体系

1、筒体结构体系

是指一个或者几个筒体作为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筒体结构的竖向承重全部采用现浇工艺,模板可以采用组合模板、大模板和滑动模板等。筒体结构体系的整个筒体如一个固定于基础上的封闭的空心悬臂梁,不仅可抵抗很大弯矩,也可以抵消扭矩,是非常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2、框架结构体系

该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结合点连接组成的结构,其优点是建筑整体性能比较好,平面布置较为灵活,可形成较大空间;缺点是施工现场工作量较大、模板的磨损较为严重,另外由于属于柔性结构,抗水平荷载,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也是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单元,但其H:B≤5,否则为了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易形成肥梁胖柱,不仅影响主体外观,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施工中可采用木模板或者钢模板用于楼盖模板,也可以采用滑模施工。

3、剪力墙结构施工

大模板工艺广泛用于现浇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装修湿作业少、机械化施工程度高等优点。大模板建筑的内承重墙均用大模板施工,外墙逐步形成现浇、预制和砌筑三种做法,楼板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预制、现浇或预制和现浇相结合;滑动模板工艺用于现浇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结构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楼板一般为现浇,也可以采用预制。爬升模板工艺兼有大模板墙面平整和滑模在施工过程中不支拆模板、速度快的优点;隧道模是将承重墙体施工和楼板施工同时进行的全现浇工艺,做到一次支模,一次浇筑成型。因此结构整体性好,墙体和顶板平整。

三、建筑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模板工程

(1)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搭设之前必须要准确了解构件的几何尺寸,以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要能够安全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质量、侧向压力及施工荷载。浇筑之前应事先检查承重架和加固支撑扣件是否已经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必须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若超过允许值,则必须校正。

(2)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的结构部位在支模前均应由专人来配板设计以及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根据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放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时均要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均应加垫木及导模,防止浆液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3‰起拱;为了防止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上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安装模板时必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因这时钢筋已绑扎好,钢筋很容易就损伤面板,这时施工工人应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钢管的时候,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先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不要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振动过程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符合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止模板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之前要预先制定好拆模的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温度变化情况,把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当混凝土达到初凝之后,墙体强度达到12N/mm2时(20℃以上气温时8h),必须要及时松动穿墙拉杆,并将模板与混凝土墙面脱离,防止混凝土和模板表面粘结,为拆模做好准备。拆模时注意保护混凝土边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钢刷、铁铲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亦可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拆除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应按相应规定进行。

2、钢筋工程

(1)钢筋的制作与运输

在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建筑工程中,其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材料多是采用的钢筋一混凝土结构形式,以求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具有足够的抗拉力和刚度,能够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而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两者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坚硬度以及抗拉、抗剪力,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实中被大量采用的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相关规定,用于建造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在正式进人施工现场,开始施工之前,其钢筋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加工和检验,且只有通过质量检验的钢筋材料才可进人施工现场使用,或者储存到仓库备用。需要注意的是,钢筋材料在加工和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操作、执行,在保证其钢筋材料质量的同时,还要确保其形状、尺寸等都能符合相关的要求,另外,还要保证钢筋表面的洁净度,察看其表面是否有出现损伤、污渍覆盖等不良现象。钢筋材料进人现场后,应该秉承“取材方便,减少二次搬运”原则进行材料堆放,尽量将其材料堆放在适合施工人员就地取材的范围内,避免因堆放不当而造成施工人员来回搬运,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选择了合理的对方位置以后,还要按照材料规格、尺寸以及品种的不同而进行分类堆放,严格杜绝材料的乱堆乱放现象。

(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的绑扎和安装是钢筋施工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先在施工现场搭设必要的工作台,专门作为钢筋的绑扎场所。而在正式实施钢筋的绑扎作业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和混凝土结构需求对钢筋的绑扎位置进行确定和控制,避免绑扎位置出现错误,给后续的安装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钢筋保护层要和其砂浆成分与结构硷砂浆成分完全相同的水泥砂浆绑扎在一起,且水泥垫块的厚度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一致。另外,钢筋绑扎好以后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定位,以便保证其绑扎部位的紧实度和质量。钢筋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再此笔者不作多加讲述,只对其安装过程中的误差问题作相关介绍。一般来说,我们允许钢筋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小误差,但其误差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比如钢筋网的绑扎工序,它在绑扎时内绑对象之间长宽尺寸的偏差要严格控制在正负10毫米之内。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混凝土泵送

泵管采用搭设钢管架手架固定,钢管与结构物连接牢固,在泵管转弯或接头部位均应固定,达到卸荷的目的。混凝土的泵送必须连续,避免中途停歇。如混凝土供应不上,可降低泵压送速度,如出现停料迫使泵停转,则泵必须每隔4~5min进行运转,并立即与备用搅拌站联系。混凝土泵送时,必须保证连续工作。若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时,料斗内混凝土必须保持20cm以上的高度,以免吸入空气堵塞泵管。若吸入空气致使混凝土倒流,则将泵机反转,把混凝土退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压送。泵出口堵塞时,将泵机反转把混凝土退回料斗,搅拌后再泵送,重复3~4次仍不见效时,停泵拆管清理,清理完毕后迅速重新安装好。泵送管线要直,转弯要缓,接头要严密。泵管的支设保证混凝土输送平稳,检验方法是用手抚摸垂直管外壁,感到内部有骨料流动而无颤动和晃动,否则立即进行加固。泵送时,每2h换一次洗槽里的水。泵送结束后及时清理泵管。泵送前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再压入混凝土。砂浆输送到浇筑点时,采用灰槽收集并将其均匀分散在接茬处,不允许水泥砂浆堆积在一个地方。开始润管及浇注完毕后清洗泵管的用水,采用料斗收集排除,严禁流入结构内,影响混凝土质量。

(2)混凝土的浇筑

①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导至离析。特别是浇筑高柱或高墙时,不可以采用高抛散落方法,而应该采用溜槽或其它有效的措施。

②体积较厚的混凝土要分层均匀地浇筑,切记“一刀切”的大堆倾倒,然后靠振捣器来振平的施工方法,在工期紧张的时候,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对质量意识认识不强,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人为的简化工作流程,工作粗犷,这就要求广大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灌输质量意识,注重班前交底,过程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分层浇注具体每层厚度取决于采取的浇筑方法及其效果。在分层浇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层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表层过度泛浆。

③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器能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而又不致引起离析。同时振捣器不应伤及已初凝的混凝土层,或者导致钢筋位移或碰坏。要求施工人员富有经验,技术熟练,这个环节是决定浇注成败的关键。

④施工缝的留置应得到设计方的许可。通常设置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施工缝有可能成为抗渗的薄弱环节,除非采取专门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修整完毕。

⑤浇筑混凝土尽量应该连续进行。如无法避免的有间歇,其间歇时间也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续浇前应采取相应措施,如留浆等。

⑥超过初凝时间后的混凝土“冷缝”,应组织专人进行表面处理和清洗。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以上就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的一般要求和方法,具体施工中各个单位应该根据设计建筑物的不同,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沈左爱.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门窗.2014(10)

[2]赵克.浅谈建筑工程中模板的施工技术问题[J].河南科技.2014(12)

[3]万艳彬.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加固技术分析及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 2014

论文作者:李伟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伟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