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人的心理影响_互联网论文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对人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9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从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中检索信息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认知过程[1]。互联网的自组织性可能会导致人的思维模式或心理状态发生改变[2,3]。互联网不仅可能对人的认知与思维产生影响,过多使用互联网还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消极的或积极的情绪体验[3--5]。有的研究者发现互联网使用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倾向性(Character Tedency)、动机等,可能会对互联网使用产生影响[6,7]。同时,人们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病理性的行为,如互联网依赖(Internet dependence)、互联网滥用(Internet Misuse/Abuse)等等。

随着互联网的使用逐渐深入,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人自身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引起了众多心理学家的关注[8-10],并逐渐成了心理学中新的研究课题。许多心理学家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心理测量法、现场实验)或质的研究方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文献综述),从不同的角度对互联网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尝试就互联网对人的认知、行为、情绪情感和自我意识等的影响,以及目前互联网使用的研究方法等进行比较全面的述评,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1 互联网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Granic和Lamey[2]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自组织的特性可能导致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出现5方面的变化:(1)要素主义思维(essentialism thinking)转向虚幻感(a sense of perspectivism);(2)情境化的批判思维(contextualized critical thinking)技能的发展;(3)体现自我同一性的元认知的出现;(4)思维流畅性增加;(5)效能感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efficacy belief)。更为具体地说,他们发现通过互联网的使用,以线性的要素主义为特征的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可能转变为后现代主义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Olson[11]认为这种转变可能类似于那些在中学阶段由于大量知识的学习而导致的认知过程出现的大量的变化,如抽象思维的发展、普遍真理的学习。

信息服务是互联网的一项重要的功能[6]。互联网之中存在海量的信息,如何在互联网中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已经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Hess[1]提出了互联网使用者在信息检索时应该使用认知策略,Hess[1]认为互联网用户在信息检索时的感知觉与思维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是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造成信息过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知识性的,也可能是个体人格方面的。因此,Hess[1]认为能够使信息过载得以有效地减弱或消除的认知策略是,既要考虑用户的计算机与信息技巧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考虑用户的人格特点。此外,互联网使用可能会使用户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Morahan-Martin和Schumacher[3]认为互联网用户的时间感、空间感、现实的知觉(perception of reality)、自我感(sense of self)会在互联网中发生改变。

2 互联网对行为过程的影响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会受益于互联网的使用,但对一部人来说,当使用变成滥用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就可能会出现病理性的行为问题[3],如互联网成瘾、互联网依赖。

已有的研究发现,互联网对人的社会交往可能产生影响。Sjёberg[12]发现网上聊天与发送电子邮件正在成为人们认识新朋友的一种非常平常的方式。此外,Schere[9]也发现互联网成瘾者比非互联网成瘾者更有可能使用互联网遇见新人、进行社会试验(social experiment),相应地,他们面对面(face to face)的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减少。Yong[13]也发现互联网成瘾者主要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会交往,而不存在与互联网相关问题的(Internet-related-problem)人则使用互联网来保持已有的人际关系。

Davis[10]给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的认知-行为模型(图1)。该模型强调了非适应性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影响。PIU病因性链条(etiological chain)的近端是非适应性认知,它是PIU发生的充分条件。此外,Davis认为互联网使用的变态行为受到易患素质(心理病理学因素,如抑郁、社会焦虑、药物依赖)与生活事件(环境的线索:压力)的影响,它们位于PIU的病因性链条的远端,是PIU形成的必要条件。

图1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

3 互联网对情绪情感、自我意识的影响

互联网使用不仅对人的认知、行为过程有影响,它同时也对人的情绪情感和自我意识有影响作用。

首先,互联网使用可能会给用户的情绪与情感过程带来消极影响。Egge和Rauterberg[14]的研究发现,10.6%的被试报告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如因为化费太多的时间上网而感到内疚、互联网是唯一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等等。Stoll[15]与Turkle[16]还发现一些被试因为上网交友而导致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此外,Morahan-Martin和Schumacher[3]发现互联网是某些人改变心境的工具(情绪低落时,或焦虑时上网)。Kraut等人[4]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具体地说,他们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过多使用,即使是因为交流而使用互联网,也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

现有研究表明,尽管互联网可能给用户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是它也可能会给用户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Thompson、Vivien和Raye[7]发现,感知到的欣快感(perceived enjoyment)与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之间是正相关。Sproull和Faraj[5]认为互联网这种社会性技术可以给用户以归属感和人性支持(human support)。其他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会使社会联系增加[17],也有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可能让用户感觉舒服(comfort)与力量感(competence)[3]。

其次,互联网使用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大多数的互联网使用者独自使用互联网。“电子化的个体”(electronic individual)正在逐步增多[18]。因此,互联网较可能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格的倾向性产生影响。

某些网上活动,尤其是互联网游戏,可能会给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技巧的人赢得尊重与地位。另外,这些技巧与精通虚拟空间的能力给人以力量感[3]。获得网上精通感是互联网的一个主要吸引力。因此,互联网可能对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

互联网使用时间可能对一个人的自我控制有所影响。Yong[19]发现互联网依赖者每周上网的时间大约为38.5小时,而非互联网依赖者的每周上网的时间大约为4小时。已有的研究也发现,互联网可能对用户的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产生影响。Davis[10]认为,关于自我观点(thought about the self)的非适应性认知可能会受到反思型认知风格(ruminative cognition style)的诱导。反思型的互联网使用,指的是不断思考与互联网使用的相关的问题,如思考为什么一个人过多地使用互联网,读关于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文章,与朋友讨论互联网的过多使用。进一步说,自我中心(self-focused)式的反复性思考可能会导致个体回想起较多受到强化的关于互联网的记忆。

匿名性是互联网的又一个重要的特征,它可能会影响互联网使用者的人格倾向性。Morahan-Martin和Schumacher[3]发现匿名的互联网环境可能会提供给性格内向与神经质的女性一个感觉较为安全的讨论与聊天的平台,这相应地会降低她们情感上的孤独。此外,当前大多数色情网站的主要的目标是男性,所以,研究者发现性格外向的男性与娱乐性服务(使用色情网站)之间是正相关。

4 现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它具有易进入(Access)、易支付性(Affordability)、匿名性(Anonymity)三个基本特性[20]。互联网的三个基本特性直接决定了对互联网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Hamburger和Ben-Artzi[6],Kraut等人[4],Tompson、Vivin和Raye[7]等人的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心理测量法。研究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选择网上(online)心理测验、网上调查或者网下(offline)纸笔测验的方法来收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网上心理测验是通过研究人员把研究需要的量表、调查问卷以超文本(hypertext)的网页的形式放到互联网使用者经常浏览的地方,如新闻组(News group)、聊天室(Chat room)、万维网、邮件列表(Email-List)等。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数据,省时,省力。Yong[19],Tompson、Vivin和Raye[7],等人的研究采用的都是互联网心理测验或互联网调查的形式来收集数据的。另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则是传统意义的网下纸笔测验。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对被试的人口学变量(demography),如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进行控制。Kraut等人(1998)[4]的纵向研究以及Hamburger和Ben-Artzi[6]等人的研究则主要是采取这种方法收集数据的。

Hess[1]关于互联网信息检索过程中认知过程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则是个案分析法与访谈法,研究人员收集到的反映被试认知情况的数据来源于:观察(observation)、出声思维的记录(think about protocols)、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而Granic和Lamey[2]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互联网的自组织与使用者的思维模式的转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与横断性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不同的地位。纵向研究有利于探索因果关系。Kraut等人[4](1998)对96户家庭(163名个体)的研究是为数不多的一项纵向研究。但是,因为纵向研究需要大量人、财、物以及被试可能会流失,所以目前关于互联网的心理学研究的大多数是横断研究。

虽然应用现有的研究手段,研究者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但由于互联网使用的独特性,目前采用的研究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的关于互联网的心理学研究多采用心理测量法并结合访谈法的研究方法。相对来讲,采用实验法设计的研究相当的少。Kraut等人[4]、Hess[1]的关于互联网的心理学的研究是为数不多的采用现场实验(fieldtrial)与访谈法(口语报告)相结合的两项研究。因此大规模的系统性的实验研究为许多研究者所忽视,或者因其操作难度而未能开展。

其次,Hamburger和Ben-Artzi[6];Morahan-Martin和Schumacher[3];Kraut et al.,[4]等人都是通过网下纸笔测验来收集数据的,当前的研究所涉及的被试大多数取样于学校,也就是说被试多为青少年学生,而来自于其他团体的被试(老年人、中年人)几乎没有。因此,样本的代表性存在着局限性,这使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受到限制。另外,一部分研究者采用超文本形式的互联网心理测验,让被试自我选择(self-elect)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这种取样技术可能会使研究结论出现偏颇。Yong[21]及Thompson[22]的研究分别发现互联网使用者中有74%与80%的人达到了互联网成瘾的标准,而Egger和Rauterbeg[14]发现只有10.6%人是互联网成瘾者或互联网依赖者。

现有的关于互联网的心理学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互联网病理性使用,这些研究仅仅局限于描述或解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心理活动或行为方式,而关于互联网如何更好地促进使用者的社会卷入与心理幸福感的应用性的研究,没有引起心理学研究者足够的关注。

最后,当前的关于互联网的心理学的大部分研究为横断研究,这种性质的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研究效率比较高,但难以确定因果关系,难以对互联网使用者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把握。因此对互联网用户的心理行为的发展性研究需要众多心理学家共同努力。

5 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与应注意的问题

网上生活(online life)与网下生活(offline life)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网上生活应该成为网下生活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至少不是干扰性的工具[3]。因此,我们看到网上生活与网下生活区别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可以认为,互联网的使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是广泛的,未来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1)互联网对不同的群体,如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因此探讨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的心理模型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2)互联网在人际沟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防止“人机热、人际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沟通(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如何进行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3)互联网使用者之间存在一定比例的病理性的使用者,如何对他们的互联网使用行为进行测量与干预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4)人的心理发展变化是一个过程,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互联网用户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的问题。

标签:;  

网络对人的心理影响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