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外项目本地化劳务安全管理论文_陈璞1,易蕾2

1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2德州仪器半导体制造(成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市 610000

摘要:本文以海外某核电项目为依托,分析了本地化劳务分包的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管理的建议,为“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安全管理劳务分包

[Abstract]Based on an oversea nuclear power proj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labor subcontracting,and proposes specific safety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oing out” Chinese-funded enterprises.

[Key words]Belt and Road Safety Management Service Subcontractor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中资企业加快进军海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自倡议提出以来,已经得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涵盖了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能源、资源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工程量巨大、耗时较长,鉴于当地劳动力丰富,成本低,一般都大量雇佣本地劳工。但由于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层次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给项目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本文依托中国出口海外的某核电站,对本地化劳务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核电站属于知识密集型项目,核安全决定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对参建人员技能要求较高。然而,受项目所在地市场的约束,海外核电项目必须借助劳务单位大量雇佣本地劳工,参与工程建设[1]。这些本地工人劳动技能不足,安全意识淡薄,给项目安全到来一定的隐患,属于典型的高风险人群。[2]基于本地化劳务的特点,本项目不断强化对劳务单位和工人的管控,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1.本地劳工雇佣流程

由于语言限制,本地劳务分包单位成为主要雇工渠道,[3]其流程如下:

2.劳务单位责任制

各承包商通过对劳务市场进行认真考察,甄选规模较大、正规的、有经验的劳务单位,并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对劳务单位实施统一管理。

1)签订安全环境管理协议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编制安全环境管理协议,并在与劳务单位签订合同,作为附件一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列明所需遵守的法律法规,与作业相对应的安全措施,安全管理规定,各类作业规范、奖惩措施等,同时在协议中确立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以经济手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2)将劳务单位纳入安委会机构

本项目部建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机构。鉴于本地劳务工人占比超过70%,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虑将本地劳务单位纳入安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到项目安全管理中,有助于增强劳务单位负责人与项目部相应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提升参与度,对项目部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和措施的落实有积极作用。

3)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

项目部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年度目标进行细化分层,并写入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与劳务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完成项目目标的传递。此外,将治安管理、群体事件控制等要求也一并融到责任书中,避免外方劳工与中方发生冲突。

3.本地劳务工人管理

1)划入施工队进行统一管理

项目部各承包商对现场实施区域管理,各施工队有相应的责任辖区,并明确区域负责人和驻点安全员,劳务工人划入相应的施工队后归其管理。每个施工队形成了固定的团队,对本地劳工的管控力度明显增强。

2)专职安全员本地化

为了强化对本地劳务工人的安全管控,同时也为了克服语言、文化等障碍,现场各承包商通过不断尝试,探索出管理层本地化的方法。从本地劳务工人中挑选积极、能干、语言能力强的工人,加入到管理队伍,协助中方管理人员对本地劳务工人队伍进行统一管理。管理层的多元化带来了良好成效,通过设置外方专职安全员,不仅减轻了项目安全部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与本地劳工的沟通效率,大量安全管理举措能够有效传递到一线班组并得到落实。

3)多样化安全培训

大部分本地劳务工人很少接触安全相关知识,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技能,因此项目部为其量身打造了系列安全培训课程,包括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本地人熟悉的方式呈现。同时各承包商还合作建造了项目丰富的安全体验场馆,涵盖了高发安全事故,如坠落、触电、重物打击等。

4)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项目部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跟踪本地劳工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其行为习惯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于长期出现问题、持续反复、不服从统一管理等情形,对其进行约谈问责,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进行宣传和奖励。由于本地人比较重视名声和尊严,这一方法获得较好的成效。

4.难点

对本地劳务工人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难点,需要持续改进。

1)人员流动性管理

核电站建设周期较长,高峰和低谷用工量有很大差别,本地劳务人员群体呈地域分布,国家节假日与中国不同、加上农忙和宗教节日等因素影响,现场人员流动性非常大,不利于系统性的安全管理。

2)资源浪费

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对入场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和教育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部分人员反复离场进场,部分人员刚掌握基本技能就离场,一定程度上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此外,各承包商为本地劳工配置的个人防护用品,常常因不合理使用或不爱惜等造成损坏。

针对上述难点,建议通过建立完整的劳工人员数据库,对劳工进行统一管理,防止资源浪费。

5.结论

综上所述,海外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本地劳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受制于当地经济、教育水平等因素,本地劳务工人的管理难度很大,如何对本地劳务单位和工人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保证项目安全生产。本文通过某海外核电项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资企业提供了海外项目安全管理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作为海外中资项目,应主动接受并发挥本地的优势,也要注意积极融入当地文化,真正把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谢飞,核电项目当地工人安全管理,《国际工程与劳务》2017年第5期

2.施超,浅谈巴基斯坦属地化管理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

3.胡冬和,浅析国际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以巴基斯坦N-J水电工程为例,《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8)

论文作者:陈璞1,易蕾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浅谈海外项目本地化劳务安全管理论文_陈璞1,易蕾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