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印的实现途径论文_袁慧玲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 山西 高平 048400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应用,为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企业文印室承担着各类资料和公文的印刷任务,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服务窗口,但信息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文印;工作流;信息化;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加快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比较方便和快捷,在移动通信技术中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互联网技术促进其它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新时期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智能化。互联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普及,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现状,实现了自动化和高度集成化,仍在持续得到改善。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了便捷的服务,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对通信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开发和拓展互联网技术功能,智能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通信领域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数据信息传输速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基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完善其网络结构。目前,移动终端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在信息通讯方面需求也随之增加,给移动互联网数据信息传输增加了压力和负担,信息传输的速率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则是根据移动终端用户对于信息通讯的实际需求,自动进行计算和配置,及时、快速进行信息传输的同时,保障传输过程的平稳和安全。智能化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全新阶段,5G芯片、AI(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基于多元化的数据资源,加上云测技术、管侧技术以及端侧技术的支撑,互联网技术架构体系不断升级,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精准定位。定位追踪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功能,在导航、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能够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移动定位追踪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平台以及终端设备共同形成完整的移动定位追踪网络,智能手环、手表等可穿戴产品得到开发和应用。为了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追踪,在定位技术开发和探索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改进和完善,提高自身的感知定位能力。该过程中,需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网络定位技术,及时、准确地传输定位信息数据。用户在使用精准定位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终端设备,可以快速获取所需的定位信息。

3.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已经深入融合到社会经济活动当中。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能够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的挖掘,拓展其应用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完善物联网的功能,提高其信息传输速率。两者的高度融合,既能够丰富物联网的功能,同时也能够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目前,在物联网当中,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网络信息采集、移动终端识别等多个方面。合理应用网络资源,对关键节点进行创新设计,从中选择更好的接入方式。互联网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能够从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其缺陷和弊端,便于持续改进和完善,促进其发展成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着通信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而智能化、精准定位以及与物联网的融合,将成为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互联网+文印模式

1.文印信息化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实现信息化的文印服务应该具备网络化和人性化的特点。职工、部门领导、文印员通过网络协同工作,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审批文档,减少送稿环节和审批时间。人性化是指教职工可以在计算机,甚至智能手机上随时查询进度,印刷完成后直接取件,减少等待时间。因此,企业文印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基本功能:(1)网络申请:文印申请人利用计算机起草、编辑相关文档,然后登录文印管理系统上传需要印刷的文档,提交的同时登记主题、印张、印数等基本信息,便于部门领导和文印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决定处理的先后顺序,提高工作效率。(2)网络审批:部门领导使用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依规对本部门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核。(3)联机印刷:文印员依据有关规定,对审核合格的文档通过电脑直接印刷,并通过系统及时反馈印刷结果。(4)印刷类型不仅要包括油印,还应包括复印。(5)申请人能够通过印刷管理系统随时掌握印刷流程执行状态。

2.工作流。在企业文印服务的三个关键环节中,计算机和打印机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制版环节的工作强度,一体化速印机极大地提高了印刷速度,解决审批难题则必须依靠基于网络的工作流技术。工作流是现实工作流程在网络中的虚拟实现,是将日常工作流程反映在计算机应用中,按照预先定义的业务逻辑在相关责任人之间自动传递文档、审批,是实现审批手续信息化的最佳途经。工作流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领域的研究,成熟于90年代,1993年8月,工作流技术标准化工业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成立,是工作流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工作流的定义为:工作流是将一组按特定触发顺序和触发条件组织起来的任务,每个任务可以由一个以上的人或者软件系统共同完成。进入21世纪以来,工作流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形成以Shark、Osworkflow、JBPM为主的三大开源工作流管理系统。

3.仿真打印。一体化速印机只需配备打印接口或网络接口,通过接口与计算机或网络相连,将自身仿真成打印机,就能实现通过电脑直接印刷,无需打印原稿。从用户角度来看,一体化速印机就是打印机,将文档“打印”到一体化速印机,自动完成制版、印刷。当前主流一体化速印机、复印机全部支持仿真打印功能。

4.功能模型。根据需求分析和关键用户访谈,采用IDEF0建立系统功能模型,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申请、审批、印刷三大模块组成,设计目标明确,功能完整。

5.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核心是建立数据模型,根据“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建议,采用IDEF1X建立数据模型,如图2所示。

由于企业文印量非常大,如果上传文档都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将极大影响操作系统性能,因此采用按科室分月存放的办法:在科室上传文件夹下按年份建立子文件夹,保存科室当月上传文件。

6.运行环境。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采用兼容性良好的JavaSE环境和S2SH框架,利用jBPM4.4实现工作流,配合任意支持打印接口或网络接口的一体化速印机、复印机构成完整的互联网+文印方案。企业文印工作面向全单位,为了适应不同人群,文印管理系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易学易用。因此,系统采用基于Web的Browse/Server体系结构,通过浏览器访问文印网站即可完成申请、审批、查询全部功能,界面直观、友好,无需培训即可使用,便于推广。

互联网+文印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人与印刷设备互联,实现文印审批流程信息化,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满足单位和员工的需求与期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康晓霞.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J].南方电网技术,2016,8(4):1-10.

[2]郭俊.基于工作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研究与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26(4):102—104.

论文作者:袁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文印的实现途径论文_袁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