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员工对企业培训理解与需求的实证研究_培训需求分析论文

民营企业员工对企业培训认识和需求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企业培训论文,员工论文,需求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问题的提出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1]。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能力、动机、态度和行为,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以及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贡献,从而所作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引导员工学习的努力活动。国外学者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对员工培训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泰勒(1911)[2]首创“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标准培训员工。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研究重视培训方面的实践,包括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培训的需求评估、培训项目设计等。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深度和广度上对企业员工培训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在我国的研究文献中,学者们多以重视国营企业的员工培训或针对个别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的案例分析,而对大量民营企业的员工培训研究较少,且对员工培训问题的定量研究几乎是空白。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涌跃出一批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它已不再是补充部分,而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同国企和世界的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和一样的规则下展开平等的竞争,然而随着这些民营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发展初期对市场反应灵活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挑战。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施员工培训。本文从员工对民营企业培训工作的认识和需要这一角度着手,探询目前民营企业培训工作的状况,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2 问题的分析

笔者在查阅有关文献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几家民营企业进行调查,将民营企业员工对培训的认识分为10种类型,如表1所示。要求被调查对象在“很同意”、“比较同意”、“一般”、“较不同意”、“很不同意”5个答案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

2.1 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的认识分析

问卷中一共涉及到10项因素,如表1所示,从两个层面反应:①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的评价有6项内容:分别是企业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企业领导重视对员工的素质培养、企业培训对员工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员工对培训的建议能反馈到负责部门、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足够的培训机会、企业的培训效果有相应的评估方法;②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的切身感受因素4项,分别是我很满意企业组织的培训、企业中的学习气氛很浓,每个人都努力提升自己、企业的培训能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企业的培训基本上留于形式。

从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①虽然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培训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凝聚力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采取了一些鼓励员工培训的措施。然而,企业所开展的培训活动却没能使员工的满意度有所提高。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事实,对“我很满意企业组织的培训”该项的评分为3.67分;“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足够的培训机会”也只位居第七,且所有调查对象均认为企业的培训基本留于形式,分值仅为3.23。根据进一步的调查,这些都与民营企业高层领导的观念密切相关,企业高层领导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培训风险大,付出多回报少,担心培训后员工的流失会造成企业的人心涣散或员工会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他们也不希望本企业成为同行的人才输送站。②员工普遍认为培训后企业没能有效地进行评估、反馈,未能较好地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因此该项的评分仅为3.50分。说明民营企业培训工作的系统性较差,员工普遍反映培训的评估没有与绩效和薪酬挂钩,缺乏激励作用。加之,培训的结果也没能有效地反馈给员工或与员工进行沟通,导致企业培训成为一种虎头蛇尾的局面。

表1 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的认识

项目  

平均数

  等级

企业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  4.05

1

企业领导重视对员工的素质培养

   4.04

2

企业培训对员工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85

3

员工对培训的建议能反馈到负责部门,以改进培训

3.70

4

我很满意企业组织的培训

 3.67

5

企业中的学习气氛很浓,每个人都努力提升自己 3.65

6

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足够的培训机会

 3.60

7

企业的培训效果有相应的评估方法

 3.59

8

企业的培训能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 3.50

9

企业的培训基本上留于形式

3.23

 

10

2.2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需要的调查

2.2.1 员工培训需要满足情况的调查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终生学习才能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学习是员工立足企业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和一种有效的员工激励因素。统计数据显示:参加过培训的员工中仅23.08%的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学习和培训感到很满意,16.92%的员工感到较满意,不满意的达到60%。有23%的员工没有参加过学习和培训,这恰好佐证了表1第7项员工感到企业没能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可以发现员工对培训需要的满足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距。进一步调查发现,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太重视,且培训不系统,针对性不强。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没有根据员工的需要来制定,导致培训反馈的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的力度和广度,有效地提高员工对企业培训的满意度。

2.2.2 对培训内容的调查

笔者在研究问卷中设计了15项培训内容让员工选择目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如图1所示。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民营企业员工需要培训的主要内容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管理技能(167人)、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126人)、管理理念(104人)、专业技术的培训(90人)、销售技巧(74人)。从以上可以看出,当代企业员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同时,对民营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目的的结果分析表明,员工参加培训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也恰恰说明了民营企业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较为强烈。值得关注的是有12%的员工认同培训能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说明民营企业的培训初见成效。因此,民营企业的培训若能有效地把握员工的需求,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图1 员工培训内容的需要

1—销售技巧;2—管理技能;3一团队建设;4—谈判技巧;5—管理理念;6—生产技能;7—营销知识技能;8—企业文化;9—企业的基本情况;10—企业制度;11—专业技术培训;12—企业概况及企业管理制度;13—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14—工作态度;15—社会交际礼仪与技巧

2.2.3 对培训方式和途径的调查

根据大量访谈后所整理的资料表明:①员工普遍都期望以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培训获得专业知识培训,这是由企业行业的特性而决定的。员工非常期望在实践中领会和感悟工作的要领,同时认为这是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工作技能的最佳方式之一。一部分的员工分别期望模拟演习和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进行培训,他们认为这样更能弥补自己在知识技能上的空缺和更新理念。②对培训途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67%的员工希望进行在岗培训,这一点与培训方式的访谈调查恰好一致,说明了对培训问题调查有着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0%的员工希望外派培训,其主要想通过对同行业中的优秀行业进行现场观摩,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所在部门的工作绩效的提高。

3、研究的对策及建议

3.1 民营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培训工作

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是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与组织共同奋斗的人群,而这些人力资源必须是靠企业自己来培养。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中培训制度往往体现高层领导的管理理念,也决定了培训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成功的培训管理尤其需要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参与和支持,否则培训工作一开始就会腰折[3]。同时民营企业领导应意识到培训是一种激励而不是福利,就象工作一样,要随时接受检验。因此,民营企业的决策层应经常与培训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使培训的操作层明确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并将企业的需求融入到培训的实践中去,以便有效地防止培训内容与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冲突。

3.2 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

从员工个人来看,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力资源潜能,更大程度实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企业员工的培训不是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减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4]。所以要构建合理的员工培训体系。民营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在借鉴其他同性质企业培训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规模和结构来进行的。培训制度应包括培训计划制度、培训上岗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时间保证制度、培训考评制度和培训质量跟踪制度等。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状况,不断调整员工培训结构和专业方向,以及培训的力度和规模。

3.3 培训工作应针对员工的需要

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积极性产生的源泉,因而有效把握人的需要对于调动人积极性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因此,民营企业的领导应协同人力资源部经常与员工沟通并进行培训调查,科学的把握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层员工对培训各方面的需求。确定员工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培训真正见效所需要的时间,培训的成本如何。只有针对员工真实的需求进行培训,才能切实地达到培训的目的,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只有在准确定位培训需求后,才能进行培训方案的设计,编制培训计划,才能避免培训工作留于形式。

3.4 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

民营企业培训方式的选择恰当与否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企业内部组织的培训还是外派培训,都应根据培训目标、培训的内容、受训者的特征、培训的成本来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培训的方式主要有[6]: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现场指导、网络教育、参观考察。企业培训不仅要有标准化还要有个性化,对于难以离开工作岗位又要接受必要的技能培训的员工,应以分批接受短期培训或自学为主;对可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的员工,企业可统筹安排集中培训;对于工作地点灵活多变的营销人员和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培训可采用远程培训方式。总之,民营企业在具体的培训活动中,要因地至宜,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受训人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方能促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3.5 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

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期的总结性的评估或检查,归纳出经验与教训,为下一轮培训提供重要依据。整个培训评估工作可从3个纬度进行[7]。第一,对员工培训的考评应包括员工参加培训的态度、考核的成绩,评价的结果应与企业的薪酬、奖励和晋级直接挂钩;第二,对人力资源部和各个部门考评的指标可包括这些部门对培训的参与、支持程度及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则结果应与部门的绩效工资和部门的领导业绩相挂钩。第三,民营企业的培训机构有义务将员工的培训成绩、培训评价结果,通过书面材料、企业员工个人E-mail的方式反馈给他们,使员工能够很好地了解自身的不足,帮助员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培训目标和企业所期望的业绩水平。只有这样的培训评估工作才能确保培训评估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才有利于员工、部门与企业的目标紧密结合,促进三方共同进步。

标签:;  ;  

民营企业员工对企业培训理解与需求的实证研究_培训需求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