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牡丹画,美丽平乐村论文

农民牡丹画,美丽平乐村论文

农民牡丹画,美丽平乐村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源隆

“一幅画、一亩粮、小牡丹、大产业”,这是流传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村民口中的一句新民谣。随着洛阳旅游业的日趋繁荣,外地观光者在欣赏洛阳牡丹芳姿的同时,对极具特色的牡丹画爱不释手,他们积极踊跃购买,促进了牡丹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

3)关键区4月感热通量偏弱时,长江以南上空处于深槽前,西部配合有切变线系统,高空斜压性强,对流旺盛,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利于长江以南区域降水。反之,感热通量偏强时,长江以南地区高空斜压性很弱,高空有下沉气流,垂直速度较小,对流较弱,下层(部分地区)出现辐散气流,而且相对湿度较小,不利于长江以南区域降水。

奥运成就牡丹画第一村

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文化积淀深厚,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大汉图腾筑“平乐观”而得名。说起牡丹画的发展,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院长郭泰森回忆,早在1983年,洛阳市第一届牡丹文化节时,他和哥哥郭泰安到王城公园看牡丹,回来以后,郭泰安开始画牡丹,并把牡丹画拿出去销售。1988年到1990年,他们十几个画师就成立了平乐“汉园书画院”。2007年,河南省委、洛阳市委按照中央振兴文化产业的精神,到平乐村帮助办培训班,成立“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免费办班3期,培训了110多人。这3期办完正好赶上2008年国家要举办奥运会,市里组织“千人千米画牡丹”准备献给奥组委。组织千人活动不容易,光平乐村一下子就去了100位农民画师。农民拿起画笔画国画,而且还画得有模有样,在当时很轰动。接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该村调研、考察。

从2009年底开始,在河南省委、洛阳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省市县三级先后扶持38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90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建成运营以后,把100多位画师请进园区集中创作、交流、展示、经营,规划产业发展的方向,集聚发展、转型提升。

第三,现代经济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有利于个人能力发展。学习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而且还具备了社会经济调查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更能深刻地分析、有效地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产业平台有了,接下来就要提高农民画师队伍的文化修养和绘画的技艺水平。孟津县政府邀请全国著名画家到园区持续开展公益性培训,现场传授、指导绘画技艺,促进了牡丹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创作水平的持续提升,平乐村众多村民学画牡丹,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一幅画形成的文化产业链

为扩大“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知名度,孟津县从2011年起,策划、举办了“中国·平乐农民画邀请展暨全国农民画学术研讨会”,组织画家先后参加了“中原文化新西兰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为促进持续发展,孟津县探索集团经营、公司运作、产销一体的新路子,引进洛阳鼎润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经营、运作“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申请注册“牡丹画第一村”商标,按照“公司+园区+画家”的模式,发展签约画师150多名,邀请省市美术家协会专家为画师评定等级,组织牡丹画创作和实体店销售;建立了牡丹画职业培训学校,使画家培训走向职业化、常态化。

目前,平乐牡丹画画师队伍人数已达到1000多人,其中专业画家150人,省市两级美术家协会会员75人,每年有40余万幅作品从这里行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小小的牡丹画不仅为村民们增收致富,而且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也带动了加工、包装、快递、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同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提升,使平乐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介绍,平乐镇下一步将整合文化、旅游和农业等资源,打造集书画培训、艺术创作、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产品交易为一体的新兴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小镇。借助互联网+、淘宝村、跨境电商等现代宣传手段和营销模式,提高“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知名度,提升游客流量,增加村民收入,让平乐镇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作为洛阳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 ,平乐农民画家 “小牡丹 ”画出了 “大产业 ”,叫响了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品牌 。

标签:;  ;  ;  ;  ;  ;  ;  ;  ;  

农民牡丹画,美丽平乐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