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杨介旻,

探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杨介旻,

摘要: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稳步提高,城市也在逐步从功能性能向文化性能转化。同时,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得到更权威的重视和保护。政府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是,由于个别观念偏差、利益驱使等等因素,在整治和实际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保护方法处理不当使历史街区的原有格局和风貌遭到破坏、为了利益进行开发导致历史街区变成了商业化、严重追求复原让历史街区失去活力等等,这些因素的发生都导致历史街区很难复兴起来。

关键词:传统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可持续发展 策略

城市现代化发展是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它是一个城市的气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足迹和痕迹留在城市中,保护历史遗产和历史街区的持续性是保留时代的记忆,具有历史意义,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需求,关键是要处理和协调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所以,要改变原有的历史保护范式,把历史保护和可持续性结合起来,探讨历史街区的保护,进行建筑结构、建筑形式和可持续性发展效益三个维度评估,得出历史街区保护建筑的倾向性,纠正建筑年代遗留的问题。以便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建设实践中给出指导方法,更是对历史街区的发展和持续性保护给予指导性意义。

一、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在2008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指出“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在历经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后,大都经历一定程度的破坏与改变,根据破坏改变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两个类型特点;一种是破坏较小基本保持原来面貌的街区,这种街区一般有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原有的建筑风貌与建筑布局保留的基本完整,不用经过大规模的修缮,大多为古镇和古村。这种类型的文化街区,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街区的历史文化作用,再现当地的民俗民风如:无锡的惠山古镇、重庆的磁器口古镇等。另一种街区在经过历史变迁后,原来的建筑格局与历史风貌受到破坏较大,但主体格局受破坏不大,且保留一定的历史文化遗留。通过一定程度的修缮和改造,能够达到与原来街区风貌相符的程度。这种街区的改造能够使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形成古为今用历史文化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旅游休闲地,如:成都的宽窄子巷等。

二、对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保护意义

(一)文化价值

建筑可以展现一个城市的气质,可以生动的表达一个城市的文化和文化灵魂,人民群众通过建筑载体来感知和认识自己城市的文化。历史街区在经过人们每个时代的生活与商业活动等不断沉淀构成传统街道、结构形态特色的建筑,从而发展成非物质文化,形成一个城市的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文明的传承。

(二)社会效应

建筑艺术是一门大型书籍,是人在各种发展状况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智慧的体现,研究古建筑具有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历史街区也属于古建筑遗留的一部分,是当时背景下建设的,体现当时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和科技、经济水平,以及艺术风俗等方面的影响。从当下看,历史街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氛围、古朴的商业气息,给予现代生活一处不一样的交际场所。

(三)经济价值

历史街区在一个城市不仅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使命,还承载着新时期新的使命,也就是当下广大民众文化生活及娱乐的休闲场所。同时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并带动和促进服务业与城市交通业等的良好发展。

(四)艺术价值

贝聿铭说“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所以说纵观中国的古建筑,它的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平都很高,在世界上都占着重要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古建筑和历史街区都是一代代工匠们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经验和技术,以及自己的智慧,才在建筑格局、风格风貌、材料施工、工艺装饰等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古建筑和历史街区不但给后代带来欣赏的价值,更促进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给予现代建筑很好的启迪。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原则

(一)保持历史原貌

历史文化街区只有保持原貌才更有价值,它是历史遗留给后代的文化宝藏。基于此,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有利利用和保护时,要以历史原貌为原则,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所有历史信息全部完整保护好,这样才能还原其真实的历史建筑、民族风情等特色。

(二)注重文化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是文化底蕴的传承,其居民就是传承者,如果街区改造整体居民迁移,就会造成街区失去文化底蕴,失去文化底蕴街区就失去了灵魂,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所以要注重文化底蕴的传承。

(三)可持续发展性

文化街区的保护旨在保护其历史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原貌复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做到既满足现代需求又反映历史延续文化,实现街区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四、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街区景观设计

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建设中,前期要经过严密的实地调查与勘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铺装、绿化、店面、景观设施与小品设计进行通盘的考虑。铺装要与街区建筑风貌整体协调,符合文化街区的历史和文化地域特点。街区绿化对原有的树木尽量予以保留和保护,根据街区现有的植物绿化情况进行设计,移植的植物以当地为主,以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和地方特色。店面设计要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充分与周围建筑风格相互协调衔接,造型不宜突兀。对于街区景观设施与小品等设计上,要借以当地的文化符号与元素,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二)文化街区整体格局整合

历史文化街区的街道小巷与建筑共同组成街区独特的空间风格,人们在这个空间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带来的体验。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整合中首先考虑街区巷道布局以及街区内外交通的构成关系,在不破坏原有街巷布局的情况下,考虑在主要巷道增设小路或者地下通道加强相邻区域的联系。为实现街区可持续发展,对街区内部功能进行整合调整,根据街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划分,对各区域的主题进行不同的定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根据城市的规划建立街区与外部的联系,统筹管理街区内外资源,让街区周边的环境对街区形成补充,有利于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街区保护与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并随着不同的历史周期不断演变。街区内的主要建筑和街区风貌是街区文化的代表。是在各个历史阶段不断增建完善的,因此街区的主要建筑物会因建筑时间影响保存状态存在差异。对于街区内历史价值较高的属于文物范围建筑采取保护的措施,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修复。对于损坏严重和完全损毁的采取改造和重建的方式,改造应采取传统的工艺与材料,尽量保持建筑原有的风格风貌。针对重建的建筑,新建筑要保证在各方面与街区整体的协调统一性。

(四)街区功能拓展

历史文化街区要实现持续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在原有的功能上进行拓展开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街区的原有功能,引入新的符合需求的功能业态,从居住、商业、旅游休闲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统一的筹划,使历史文化街区发挥新的活力,达成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纪英、吕青 :《文化治理视域下民间艺术文化保护研究》,《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9 年第 3 期。

[2]《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2017 年 9 月 22 日

[3] 徐嘉辉,冯思豫.桂林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策略———以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景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8):29-30.

[4] 卓玙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社会空间效应———以苏州市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3):62-65.

论文作者:杨介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探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杨介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