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论文_琶赫尔丁·麦麦提,赵继明,张海江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 新疆省独山子区 833699

摘要:目的:探究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断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6例纳为参研的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组(外侧钢板内固定)与B组(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优良率为94.7%,显著高于A组的78.9%,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结论: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应用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骨折良好愈合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并发症;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多数患者出现粉碎性骨折会累及胫骨近端关节面[1]与骨干部位,伴有软组织挫伤,若未及时治疗极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损害,病情严重者甚至会诱发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当下临床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措施较多,但疗效各异,现分析本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将全部内容整理后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76例样本均经临床诊断明确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3年6月到2017年6月,均分为两组,A组女16例,男22例;年龄均值(35.67±10.49)岁;其中7例运动伤,12例坠落伤以及19例车祸伤。B组14例女,24例男;年龄均值(35.49±10.64)岁;其中8例运动伤,10例坠落伤以及20例车祸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均无手术禁忌证,将精神疾病,严重肾、心与肝等重要器官病变者排除。两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临床基础性资料差异性较小,P>0.05,满足研究要求。

1.2方法

A组(单侧钢板置入内固定):选取膝前外侧切口,采取双侧平台复位措施,待透视理想后实施钢板固定治疗。若患者术中内髁骨移位不理想,可采取内侧小切口与螺钉结合固定。

B组(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切口选取膝前内侧与前外侧,剥离皮瓣,术中防止损伤到关节神经,减少骨折与肌肉连接部位的分离,明确患者骨折与关节内部结构的实际情况。若患者属于开放性骨折,需实施清创处理,行简单的复位治疗。术中应用残留标志复位,对骨缺损者行植骨措施,可给予克氏针临时固定,复位骨块,经C臂X线掌握骨折复位情况,待理想后于骨折内外侧依次将钢板进行安装固定。完成手术后将引流管放置,加压并包扎切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效果评价(观察)

1)依照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2]评价手术效果,评价内容包括膝关节活动度、屈伸性能、稳定性、活动度与行走情况。其中评分不低于27分为优;评分在26分-20分为良;评分为19分-10分为可;评分不超过9分为差。

2)观察记录两组并发症,主要有皮肤坏死、骨外露。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及汇总,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数据对比计数资料通过n%(率)表示,t值检验表示组间差异,各组数据对比后P值小于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反之则表明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优良率分析

B组治疗优良率高于A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详细数据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A组术后出现5例皮肤坏死,3例骨外露,并发症发生率为21.1%(8/38);B组术后仅出现1例皮肤坏死,因此并发症发生率为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6.1758,P=0.0130)。

3讨论

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目的在于恢复患者关节外形,功能活动以及稳定性等等。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时,需确保固定稳定,便于患者术后早期开展活动,并且还需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合并关节脱位明显[3]、韧带损伤以及膝关节不稳定的骨折,包括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开放性骨折均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属于关节内骨折,极易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可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治疗时需明确患者损伤的程度、类型以及合并症等情况,以保障关节功能获得最理想的恢复。常规治疗采取的外侧钢板置入内固定仅能保障单侧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偏心支撑发生率较高;并且,此种术式易引起成角畸形,未重视后内侧骨皮质[4]的完整性,因此存在膝关节内翻的可能性。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双侧钢板治疗时需注意以下内容,其一、双侧钢板导致的皮瓣坏死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患者早期需接受骨牵引制动干预,还需积极治疗全身症状,如此方可保障疗效;其二、治疗前需明确骨折线走向,并且手术过程中需通过C臂机的辅助明确固定是否稳定及有效。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后优良率高达94.7%,与A组的78.9%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术后并发症仅为2.6%,低于A组的21.1%,提示B组采取的治疗术式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可使膝关节活动获得有效恢复。

综合上述内容得出结论如下: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属于可靠安全的术式,临床可行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中更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炼,陈洁盈.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B,2014,23(2):155-156.

[2]朱小广.分析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126-127,128.

[3]钟林斌.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2(25):43-43,44.

[4]张峰.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7):9-9,10.

论文作者:琶赫尔丁·麦麦提,赵继明,张海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论文_琶赫尔丁·麦麦提,赵继明,张海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