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细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义同舟

深挖细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义同舟

义同舟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大石镇学校四川

摘要:德育,就是对受过教育的人进行的有计划的思想道德教育。鉴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渗透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中,学生不僅能更好地接受知识,还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时期 物理课程 德育要求 渗透途径

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从物理学科特征和高中生德育教育需求出发,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培养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本文将重点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讨.

一、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初中时代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生进入初中后,生理上进入青春期的快速发育阶段,心理上也进入了由青涩向成熟转变的关键性建设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德育教育则是确保其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可靠保障和强大助推力。因此,作为初中老师,不仅是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性学科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德育教育,作为重要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亦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重视其德育发展水平。

2、初中物理中具有优良的德育教育素材和功能。

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不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新课标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要原因之一即为,作为一门发展历史悠久的基础性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教材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孕育着独特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积极的挖掘和总结物理课程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和观点,从而将德育教育真正融合到自身的物理教学实践当中。

二、德育教育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使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使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重要的引路人。因此教师更要具备崇高的理想,常怀仁爱之心,去点亮学生生命中的智慧之光,帮助学生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走的更加远,更为有意义。一个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存在缺憾,但却不能在道德上存在缺憾,因为教师的道德素养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改变学生看待世界的眼光,产生心灵的创伤。只有信念坚定,品德崇高的教师,才能够带领学生获得知识的真谛,实现对学生身心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列举实例,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物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物理操作中要为学生渗透安全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更强,确保物理实验过程的顺利。我们在学习"电"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播放安全用电的相关新闻,用现实中具体事例教给学生用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根据物理知识恰当进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

勤俭节约是我们国家传承的优秀品质,物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和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起勤俭节约的习惯,加强学生资源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我们在学习"功率"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家中查看家用电器的铭牌,记录家庭中的各类电器的功率,自行对家中一个月的电费进行估算,再将自己估算值与实际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比较,通过比较后制定家庭中的省电措施,采取措施后在进行观察测算,看实际的效果,通过物理课加强学生节约电能的意识。教师要根据物理教学知识恰当的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及时关灯、关空调,比如我们在进行"焦耳定律"授课时,教师可以将"空调"的铭牌给学生当成教学案例,空调在没人情况下,启动5个小时,将会浪费:W=Pt=3.85kW×2×5h=38.5kW·h,如果一个月不关空调、一年不关空调,将会浪费多少呢?教师清晰地将数据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浪费的数额之大,珍惜国家的资源。[3]

3培养学生个体的情感认知,并树立其正确的三观意识

对初中物理课程而言,在三观意识与情感认知上有极强的育人作用,是推动德育教育的关键载体。基于相关调查得以证明,帮助学生创建正确的三观意识,对学生的情感认知进行培养,无法像知识讲解一样进行,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来,感知其中存在的丰富内涵,最后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言,其同传统教学目标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传统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学习技巧,却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三观意识和情感认知。这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不愿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因此,作为初中时期的物理教师,一定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助力学生正确三观意识的建立,培养学生个体高尚的情感认知。

4、用教师自身的魅力来影响学生

德育教育不只是为学生讲解道理的过程,其实际上就是为了陶冶学生个体的情感认知。教师自身的魅力和实际教学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会影响到学生个体的认知。教师自身的着装、板书、言语标书等,都会为学生带去美好的享受,对学生的情操进行有效的熏陶。比如:教师为了提升物理课实际教学的质量,需要做好备课准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切实提升实际教学的质量,学生经过与教师的实际接触,会对教师产生崇拜之情。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会形成尊重教师的认知,这样才能接受深入的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5、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其中的德育内涵

于初中时期的物理教师而言,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包含的德育內涵,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德育内涵。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解钱学森先生的生平故事,激发学生内心当中的自豪感,更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使学生能够认知到物理知识的关键性,培养学生不惧怕困难的学习热情,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有助于学生个体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6.对于实际的,合理的安排

德育必须采取渗透的方法。要避免出现任意性、盲目性、片面性,必须以学生的情况为依据。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来看,都有发挥德育作用的计划和目的。我们必须综合考虑,综合规划,注重实效。

结语

物理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使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二者的结合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教材中积极正面的例子,激发起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建设国家。

参考文献

[1]王朝泰.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索和实践[J].中学物理,2017,35(12):55-59.

[2]钟小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

论文作者:义同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深挖细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义同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