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计划推动下的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金课计划推动下的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金课计划推动下的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黄长军,周青山

(湖南城市学院 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湖南 益阳)

摘 要: 基于国家实施“金课”计划背景,本文从师资资源、测量仪器和实验教学内容等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和实践教学,分别从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开放性实验的设立以及测绘技能竞赛的参与等方面,对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向进行了探讨,为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金课”计划;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

一 前言

工程测量工作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地质、交通、城建、能源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所以工程测量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紧密关联的一门基础学科。现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更新日益加快,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课程实验测量仪器趋向多样化、高精度、自动化处理,测量数据应用面趋向地学相关领域的综合分析应用,学生尽靠传统有限课时实验教学内难以实现学生对理论原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这一既定教学目标[1,2]。因此实验教学作为该课程的重要和关键的教学环节,应增加学生可操作的实践环节,通过对课程实验教学设计改革和教学实践强化,以求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工程测量课程的既定教学目标[3,4]

为了满足国家工程建设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对测量工作的要求,以国家教育部创新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省教育厅推出的“金课”的改革目标,在对工程测量的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摸索实验室环境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考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实践。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使工程测量的教学质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紧张问题,并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师资资源不足,具备工程背景的教师紧缺

许多地方本科工科院校是从原来的大、中专等转变而来的,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和原来高校学生扩招,学生人数在逐步增加,但教师数量因学校招聘条件提高(多数院校要求博士)和待遇的缓慢增长,增加却很有限,尤其是工程相关专业,具有一定工程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更是难以引进,测量工程相关专业博士能引进,但是因专业不对口,实践教学往往照本宣科不能满足培养目标要求[5]。部分学校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对在校教师进行培养,但是因年龄关系、停课待遇问题和家庭因素影响,多数教师不愿意参入校企合作先技术、新方法的学习,课程实验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具备工程背景的实验教学教师紧缺。因此,很大部分的工程测量专业教师既要承担着本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又要担负和参与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工作,尤其是一些学校测量课程为公共基础课时,只能合班上课,而每位老师实验课都是一人指导十几个组,因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这样就给实践教学安排和实验教学的效果带来严重影响。

(二)仪器更新速度慢,含高新技术设备严重不足

纵观多数高校测量实验室仪器配备情况,测量试验室经纬仪、普通水准仪、低精度全站仪较多,而高精度全站仪、GPS仪器相对比例小很多,其他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高新技术设备配比更是少之又少,一些高校可能没有。而工科院校随着近二十年大力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多数工科院校一年上千学生有工程测量实验课[6]。就笔者所在的湖南城市学院为例,由于测量仪器数量限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经纬仪、普通水准仪能满足4名学生操作一台仪器,全站仪一般为8人一台,GPS、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有情其他高精度仪器只能以班为单位,一个班一两台,多数学生根本不能接触到仪器,仪器更新速度慢的高校存在开不出此类实验,学生实验仪器基本上是生产中淘汰的仪器,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再有工程测量基本上合班上课,一名老师负责一二十组学生人数多,实验课演示讲解之后,疲于在各个小组间奔波,不能详细地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践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没有深刻理解实验原理。

(三)实验教学内容重视不够,实验教学与生产脱节

测绘仪器及新技术更新太快,导致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与生产脱节。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授课老师重视的是教师测量原理、方法的讲解和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情况,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察多为理论教学,实验考察多数学校未列入教学质量检查和提升范围,导致实验教学内容几十年不变[6]。通过网络查询,多数院校工程测量课程实验开设为普通水准仪(四个),普通经纬仪(四个)、一般全站仪(一个)。实验内容与生产脱节,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持怀疑太多,听课积极性不高,实验未列入教师能力考察范围,有着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得不到公平的评价,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最为严重的后果是由于工程测量课程理论教学质量都能过关,课程教学课时多,上课班级人数多,工程测量课成为教师拿课时首选课程。

三 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开放实验教学受学时等因素限制,仅开设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很难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一些具有前瞻性性研究型实验项目,作为开放实验,让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如把三维激光扫描绘制地形图、三维激光扫描古建筑物建模、地下管线探测、数字地形图的工程应用、干涉测量成像系统边坡监测及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等作为开放实验项目,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开放实验,以开阔学生视野。

(二)搭建虚拟仿真平台,积累教学资源

术前加用基于西帕依固龈液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妊娠期牙龈瘤的临床观察 ………………………… 邬志锋等(4):538

(三)设立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技术

对所有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实验教学效果提高最直接方法[7]。学院应尽最大努力在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上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让部分教师定期到有关测绘相关事业单位和工程单位挂职锻炼,为教师学习一线工作经验和科研调查资料,收集实验实践教学相关素材;通过校企合作,聘请生产单位一线技术负责人到校传授实战经验,也可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者从事毕业设计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教学资源、场地、仪器设备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学生实验和实训操作机会较少,导致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7]。面对上述问题的困扰,我校积极进行虚拟仿真平台和仿真实验建设,并在2015年成功申报湖南省测绘虚拟仿真中心,中心积极将传统实验教学与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融合,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中,不断改进和优化实验流程,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尤其是在开放性实验方面,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和设计新的虚拟项目供学生模拟实验,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视野。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开创了新的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改善传统实验环节不足的缺陷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人说,过去时光里的王爷做那些,完全是为了能拿上国家的铁饭碗。他一个农民,不那样累死累活地干,怎么可能吃上公家饭?

(四)利用测绘技能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测绘技能竞赛是考察学生实践动手综合能力很好的项目,通过参与不同层次的测绘技能竞赛,学生不仅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励了学生对工程测量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近年来,我校测绘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省教育厅组织的测量技能竞赛,都取得不菲的成绩。特别是在2016年和2018年参加的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我校测绘专业学生在均获得一等奖的成绩。在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我校派出的2个参赛队伍同时取得二等奖的战绩。通过参与测绘技能竞赛,调动了学生对工程测量实践和实训的积极性,学生的实践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技能竞赛对测量实践教学促进起到积极作用。

报告指出,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长,海归学历的含金量不断下降,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海归”就业难也正在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现如今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环境不断变化,从择业方面来说,他们的确会比本土毕业生更有语言优势,但由于出国留学花费较大,归国学生对工作薪酬要求较高,受现实因素限制他们却只比本土毕业生高1500元平均薪酬,使得其就业满意度也偏低。[2]那么,造成留学归国学生就业难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自身的素质,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只靠和合理规划,只是随波逐流出国“镀金”已经不是现如今的“香饽饽”了。

四 结束语

国家“金课”计划的实施,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作为检验理论教学成果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发显示重要。随着测绘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应结合现代测绘学科发展,积极探索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以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测绘人才。

参考文献

[1] 齐修东.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测量学实践教学综合改革[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8, 16(6): 86-88.

[2] 林龙镔,沈耀辉. 初探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J]. 福建建筑 , 2012, 163(1): 116-117.

[3] 张光胜,卢小平. “工程测量学”教学实践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2005, 44(3): 100-102.

[4] 李爱民,闫超德,吴连成.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6): 324-325, 417.

[5] 吴杰,赵吉先,潘庆林. 论“工程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J]. 测绘科学 , 2013, 38(6): 208-210.

[6] 谢波. “工程测量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矿山测量,2013(5): 5, 99-101.

[7] 梁月吉.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工程测量实验教学初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 11(22): 56-57, 60.

本文引用格式: 黄长军,等.金课计划推动下的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9,6(77):64-65.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7.019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19CGD067),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黄长军,男,湖北随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InSAR数据处理及应用。

标签:;  ;  ;  ;  ;  

金课计划推动下的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