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透析方式对血浆胱抑素C清除效果的比较论文_黄继伟1 刘伟平1 雷琴2

黄继伟1 刘伟平1 雷 琴2

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自贡 643000;2.四川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C)的清除效果.方法 收集116例患者透析前和透析后的血浆,用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的CysC、尿素氮、肌酐、尿酸的浓度和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其中71例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45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F). 结果 HDF组△CysC的均值为(4??22±1??17)mg/l,HD组△CysC的均值为(1??2±2??08)mg/l,两组间比较,t=-9??9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C可以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疗效的评价指标.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HDF法透析疗效显著优于HD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血浆胱抑素C;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clearanceeffectofplasmacystatinCinpatientswithend-stagerenaldiseaseduringdiffentdialysismodalities??MethodsPlasmawerecollectedfrom116patientsbeforeandafterdialy-sis??UsingHitachi7600-020BiochemicalAnalyzermeasuretheconcentra-tionsofCysC、BUN、CREA、UAandGFR?? ApplyingHDdialysisto71patientsand45casesweretreatedbyHDF??ResultsTheaverageschan-geofCysCinHDFgroupis(4??22±1??17)mg/l,andTheaverageschangeofCysCinHDgroupis(1??2±2??08)mg/l,Comparingbetweenthetwogrou-ps,t= -9??915,P<0??05,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CystatinCcanbeusedasancurativeeffectevaluationindexinpatientswithend-stagerenaldiseasewhoneeddialysis??TheeffectofPatientswi-thend-stagerenaldiseasebyusingHDFdialysisi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methodofHD,whichshouldbeclinicallyrecommendedanda【pK-eypliweodr??ds】PlasmaCystatinC;Hemofiltration;End-stagerenaldisease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06-02

慢性肾脏病指各种原因引起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其病情进行性,最终将进入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肾病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1]显示,2011年美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高达15??1%,ESRD 患病率为1738/百万人口. 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替代疗法,但肾源难得,移植费用高,排斥反应强烈,透析可部分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上广为采用. 尿毒症毒素是包括体内蓄积的水、电解质和不同分子量大小的代谢产物的总称,在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体液中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尿毒症毒素代谢紊乱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目前尿毒症毒素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尿毒症毒素分子量的大小来分类,可分为3类[2]:①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小于500D;②中分子物质:分子量在500-5000D;③大分子物质:分子量大于5000D. 随着对尿毒症毒素认识的深入,越来越重视中大分子毒素引起的远期并发症.胱抑素C是小分子结合蛋白,分子量13KD,属于大分子尿毒症毒素. 为探讨CysC在ESRD患者透析前后浓度的变化特点,本文比较两种不同透析方式患者透析前后胱抑素C的清除效果,其中45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方式透析和71例采用血液析方式透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1??1??1 入选标准①符合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慢性肾脏疾病ESRD分期,即第5期[GFR小于15mL/(min??1??73m2)]标准[1];②全部应用碳酸氢盐透析.1??1??2 排除标准①同时合并有发热、严重左心衰竭、尿毒症心包炎疾病者,以及1周内应用激素或有肾毒性的药物;②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与血液透析相关急性并发症者;③严重脂血和溶血. 1??2 研究对象及分组情况1??2??1 研究对象2015年2~4月在我院血透室透析的病人116例.患者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采用F6聚砜膜透析器,血液透析时间4h,血流量260~300mL/min,碳酸氢盐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器面积相近,具有可比性,肝素钠作为体外抗凝剂.透析前在瘘管针取血液标本检测,再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透析后在血泵停止时立即从瘘管针采血.2??2??2 分组情况其中HDF透析方式45例,男13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53??2±12??35岁,平均透析龄为40??64±28个月,HDF采用AK200TMULTRAS 产生置换液,后置换,置换液量25L.HD 透析方式71例,男49例,女22例, 平均年龄57??96±14??01岁,平均透析龄为40??18±28??1月. 1??3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以肝素钠作为标本抗凝剂,检测透析前后患者血浆中CysC、肌酐、尿素、尿酸的浓度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计算CysC、CREA、BUN、UA、GFR的差值,探讨CysC在透析前后浓度的变化,比较两种透析方式对CysC的清除效果.

1??4 检测方法 所有检测均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CysC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BUN 采用酶偶联方法(UV-GLDH),C[REA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UA 采用尿酸酶法,GFR 采用公式计算,GFR ml/(min??1??73m2)]=119/CysC-33. 1??5 统计分析 使用Excel建立患者病历资料,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透析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某物质透析前后变化值公式如下:△某物质=透前浓度- 透后浓度

2 结果2??1 两种方式透析前CysC、BUN、CREA、UA、GFR均值比较(见表1)表1 两种方式透析前各项肾功能指标的比较(x±s)

3 讨论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由122个氨基酸残基多肽链组成的低分子碱性非糖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13KD,它属于大分子尿毒症毒素中的一种[3].CysC的基因由“管家”基因所控制,为体内有核细胞表达的产物,其产生速率恒定,并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不和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其血清浓度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的影响[4].CysC 能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端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并迅速代谢分解,不返回血液,其血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5],是近年来临床判断肾功状态最精确、最敏感的指标之一.研究[6-7]显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时,肌酐尚处于正常水平时,胱抑素C已出现升高.

随着透析技术水平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提高,但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仍很高,尤其是心血管事件影响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的重要原因.从表4可以看出,两种方式透析前后△BUN、△CREA、△U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透析方式对BUN、CREA、UA 的清除能力相近.但HDF方式的△CysC的均值更大,HDF方式较HD方式更好的清除Cys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CysC可以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疗效的评价指标.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HDF法透析疗效显著优于HD法. 但是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当中的一种,在体内具有对细胞内的蛋白起转化作用,与木瓜蛋白酶、二肽酶、组织蛋白酶等有很高的亲和性等生物学功能,作为透析评价指标,降低多少是最合适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CysC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毒性机制还不明确,透析前后CysC的水平变化能否作为评价透析疗效的指标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样本量较少,没有考虑原发病因,资料来源于横断面,不能反映出血浆CysC水平与终末期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时间上的变化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CysC可以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疗效的评价指标.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HDF法透析疗效显著优于HD法, 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524?? [2] 王丽?? 透析充分性评估与尿毒症毒素的消除特点及其临床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2009,7(5):9?? [3] 文学农??CysC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25-1527?? [4] 府伟灵,徐克前??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2,[ 188-193?? 5] 周恩武,李明,等??CysC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学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2014,23(12):1367-1368?? [6] 郭连坤,王晓红,蒋本春,等??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931?? [7] 王克贵??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0,11(8):203-204??

论文作者:黄继伟1 刘伟平1 雷琴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不同透析方式对血浆胱抑素C清除效果的比较论文_黄继伟1 刘伟平1 雷琴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