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对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的适应,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必须对新的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创新。为提高其造价控制水平,加强建设质量管理,需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监管模式,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并重视施工设计以及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控制。严格审批工程造价的调整与变更,以切实发挥出工程预算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最终为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对策
1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造价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常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不但造成造价预算工作出现偏差,还会造成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致使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建设规模过大、编制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造价控制意识较弱等问题,特别是在建设行业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致使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相对匮乏,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出现工作散漫和预算编制不够严谨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准确和合理性,从而加大了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1.2监理工作不过关,导致反复工程量加大
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作为工程施工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贯穿施工全过程,需要相关人员重视其在整个工程中的监理敢做。在整个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工作者综合素质较低,其在本职工作中得过且过,造成建设施工工程出现更过问题,致使工程反复,工程量不断增大,使得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1.3建筑用材的价格变动
建筑用材及地材在整个建设工程造价支出的部分其比例较大,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建筑及工程中应用的材料需要达到一定质量标准,其与普通材料相比较还需要有更高的要求。当前由于受到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影响,近两年来我国基础建设行业价格一直保持直线上升的姿态,基建配套设施建设也在政府规划下有条不紊的增加,对于基建材料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各类建筑、基建材料的价格也处于水涨船高的状态。在进行工程造价预决算方面的计算时,需要对建材市场价格进行详细和全面的考察,对建筑材料、地材的价格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预防其在整个采购中出现价格信息不足和资金匮乏的窘况。
1.4预算人员能力水平不足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由于工作者能力受限,在整个预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漏算和多算等不良现象,导致相关数据缺乏准确性,其相关内容不合理。部分工作者因为其工作不够严谨和认真,在没能了解和确定相关设计方案时就盲目制定造价预算工程方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就会出现很多,方案设计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从而影响了建设工程顺利发展。
2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策略
2.1落实预算编制工作
首先,结合我国当前建设市场需求的基本变化,从全方位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析和了解,相关预算编制工作者应注意建设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编制工作的结合,对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和编制,并在编制工作之前,需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分析,将各阶段资金应用状况进行整理和分类,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并结合建设市场状况,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项资金编制进行了解,保证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真实和准确。其次,落实和完善工程造价预算,对各阶段所引发的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进行明确分析,需要相关工作者对于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畸形高度重视,从招投标阶段入手,对于造价预算控制进行关注,依照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资金和施工工期及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规划,对于该阶段造价进行预算落实。除此之外,相关预算编制管理人员,要与相关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实时的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发展水平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实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过程中,为发挥其潜在价值,进一步挖掘其效用,提高其利用信息化的水平能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效果,促进各项资料整合的综合利用,提高建设利用水平,促进工程预算管理实现精准管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管理,能够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归类,也能快速分辨工程资料,加强决策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
2.3提高工程预算审核监管力度
监督和审核力度的加强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合理整合数据和资料,不断提升监管水平,能够提升造价预算控制的合理性。加强监督和管理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建立符合管理要求的责任制度,并进行考核,为监管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对已经发现存在造价问题的个人和施工部分进行后续抽查,以持续监管的方式提高造价控制的有效性;最后,及时反映监管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必要时对施工方式、技术进行调整,以确保造价控制的科学合理性。
2.4严格审批工程造价的调整与变更
在实施工程项目过程中,造价审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关乎整体工程进程以及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任何项目的增加或是疏漏均可能会造成工程造价预算和具体成本出现出入的情况,进而导致超预算情况出现。其中工程项目增加主要是由于在开始作业前,设计人员并未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正是在实际施工中突发人员、地质等问题,使得工程项目内容增加,进度拖延,费用增加。而项目遗漏主要指的是在预算环节,工作人员疏忽大意遗漏了部分项目,致使预算不够全面从而有超预算的问题出现。对于该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增漏的可能情况,严格规范工程造价的审批工作,加强对审批工作的监督,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超量、超价,使其变更项目处于合理区间中。
2.5提升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主体是人,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整个造价预算控制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培训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能有效促进造价控制工作发挥效益。增加工程人员的培训机会,加强造价控制水平,同时,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以提升整体水平,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增加经验,确保造价控制水平。另外,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制定并执行相关职业道德规范,落实相关奖惩制度能够,能达到提升造价控制水平和提高人员积极性的效果,确保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经济体制,使得经济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在建设行业中,投资者对当前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更为关注,预算工作是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主要依据。同时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控制,需要明确投资资金实际的应用状况。但是就现阶段建设行业中造价管理发展现状来看其存在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含意识和观念,以及管理工作水平等因素,该因素直接导致建设工程造价成本高于实际预算金额,所以,我们需要找出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以期提升当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帆.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52):144-145.
[2]孙娇.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潜在价值和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52):177.
[3]吴燕君.浅析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187-188.
[4]李仕敏,洪志伟.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50.
论文作者:刘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预算论文; 造价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水平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