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物流企业物流财务模式创新分析_物流金融论文

广东省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创新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广东省论文,物流企业论文,模式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全球外包管理模式的普及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的推广,中小制造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需求。为应对二战后日本制造业的崛起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展开制造业的外包和离岸。这种管理模式迅速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发达国家并且逐步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外包管理模式的普及导致了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形成,使得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制造企业有机会融入世界级的供应链网络。然而,供应链管理模式也带来了整个制造过程财务成本的增加。财务成本的增加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在供应链环境下,从原材料采购到在制品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的配送过程中,更多的生产工序必须通过市场来协调,贸易总量和交易频率都提高了。企业为了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必须准备更多的现金,从而带来运营成本的上升。第二,当前赊销模式(如作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之一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已成为供应链贸易中的主要交易模式,这种赊销贸易模式通过延缓买家的付款时间,表面上降低了核心企业的财务成本,却将资金压力转嫁给了上游的众多中小企业[1-2]。

上述两方面的压力使得原本资金就不是很充裕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寻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然而,由于现代企业“轻资产”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能提供给银行当做抵押物的固定资产不多,加上中小企业本身信用不足以让银行放心地以信用贷款的方式贷款给它们,中小企业想要通过传统的方式获得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中小企业却一般都有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或存货等。针对此情况,一些中小银行(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急、少、频”的特点,贷款的违约率相对大企业来说较高,而信贷审批、监管成本和单位交易费用却没有太大区别,因此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开始并不屑于开展这种收益成本比低的业务)为了扩大贷款规模获得更多利润,开始想方设法就中小企业的这部分资产作为某种担保提供贷款。然而这些生产资料不像固定资产一样难以位移,银行在看管货物方面相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又没有足够的经验,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委托信誉良好、赔付能力强的物流企业看管货物。由此确定了物流金融参与的三方主体,物流金融业务从此在国内蓬勃开展起来。

与物流金融实践蓬勃发展不相匹配的是学术界鲜有人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实践进行理论的总结。而对广东省而言,由于缺少大型国有制造企业,本土的制造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3-6],因此广东省是物流金融业务开展得比较早的地区。而广东省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物流企业大多局限在少数规模较大、信誉等级较高的国有和私营物流企业。因此,本文选取广东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实践当中的创新模式为研究点,以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典型案例的形式,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中储公司物流金融业务创新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并对中远物流公司、中外运广东公司和中国邮政等公司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访谈并归纳总结了中远和中外运物流金融业务创新模式和经验。希望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广东省物流企业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经验,促进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与物流金融直接对应的概念,但与此相关的研究开展已久,根据融资质押物的特点分为不同的分支:存货融资(Inventory Financing)[7]、仓单质押(Warehouse Receipt)[8]、基于资产的融资(Asset Based Financing)[9]、应收账款融资(Accounts Receivable Financing)[10]、供应链融资(Supply Chain Financing)[11]等。国外对上述与物流金融有关的概念从模式、信用评级、运作、监管、风险、发展趋势、涉及到的法律条款等都进行了很完善的研究。伴随着物流金融实践的发展,国外还有部分学者投入到物流金融的案例或实证研究,Rutberg(2002)[12]以UPS为例介绍了物流金融模式的主要特征;Kerle(2009)[13]通过对1000多名企业财务总监的调研,发现:为有效缓解供应商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手段来达到提升其供应链绩效的目的。具体而言,55%的德国企业和83%的英国企业表明,与银行的紧密合作关系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Seifert和Seifert(2009)[14]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供应链金融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供应链金融可以使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分别降低13%和14%的运营资本;供应链金融的成功实施与合作银行的选择、CEO的介入和囊括供应商的比例三个因素紧密相关。

虽然国外在物流金融创新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很充足,并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法律和监管流程,但是,国外物流金融的理论和经验却无法照搬到我国。这主要是因为在制度上,国外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允许混业经营,而国内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不允许混业经营,而且国内跟国外信用制度和法律政策也有很大不同,从而使得国内物流金融具有“中国特色”。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关于物流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最初是对“物资银行”、“仓单质押”、“保兑仓”等方面的探讨,但是这种探讨在物流金融实践之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术界对物流金融业务也没有统一的定义。直到2004年5月,才有人提出“物流金融”这一概念,并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15]。至此“物流金融”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截至2011年12月27日,中国知网上以“物流金融”作为题名关键词的文献就有455篇。这些物流金融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对物流金融模式分类的探讨、风险分析和控制上,只有少量的文献对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及其发展进行了研究,鲜有文献对物流金融模式在物流企业中的实践进行了研究。

要探讨物流金融创新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有必要了解学术界对物流金融模式的分类方法。国内学者对物流金融模式的探讨研究较早,从物流金融开始之时起就有人开始研究它的分类方法,表1详细介绍了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的分类。这些分类基本上能体现当时物流金融模式的特点,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物流金融在物流企业中实践经验的累积,物流企业不断创新出了一些新的物流金融模式,而随着近几年物流金融的研究注意力的转移,这些新的物流金融模式几乎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基于此,本文以物流金融开展较好的三家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进行研究。

三、调研企业的选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广东省各大物流企业陆续开始探索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业务表现依据物流企业的规模和企业性质分为三个层次:属于第一个层次的是一些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储、中外运、中邮速递,它们陆续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增长速度很快;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是一些中型物流企业如南储、中海、中铁快运,这层企业陆续开展物流金融的同时业务增长幅度相对较慢;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是一些新兴的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如速传物流公司、怡亚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它们依据自己的核心优势为供应链上客户提供相应的物流金融产品时,却面临物流金融业务萎缩的危险。

国有大型物流企业陆续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后,业务增长速度很快。中储集团1999年开始仓单质押,2010年公司业务额超过600亿元,每年递增速度达到130%。中外运2005年正式推出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服务,广东外运定位于额度在2000万到4000万的中小客户,建立了完善的业务管理模式、定价体系和物流监管运营体系,开辟了全新的业务增长领域。2010年中国外运长航广东分公司开展物流监管项目客户24家,总融资规模达到11.5亿元,总授信额度达到8.3亿元。作为中国最大第三方物流企业之一的中远物流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物流金融业务的探索,但是直到2007年物流金融业务才在全公司推广。2010年中远物流金融业务利润在2亿元左右,也推出了自己的物流金融产品:海陆仓、现货仓、保兑仓等。随着各大物流企业纷纷看好物流金融前景,为了在日益红火的物流金融业务中分得一杯羹,另一“中”字巨头物流公司——广东邮政速递物流也于2010年初尝试与广东发展银行合作签署了第一份质押监管业务合同。后又利用邮政两大业务板块的优势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推广动产质押业务,到2010年上半年质押监管货物达到3000吨,监管货物金融超过2000万元①。

中型物流企业如南储、中海、中铁快运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由于相对来说没有上述物流企业“值得信赖”,业务增长幅度相对较慢。南储从2000年开始就涉足物流金融业务,依托华南地区有色金属物流中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在有色金属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南储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物流金融业务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带动了其他业务的发展,2006年年底南储监管质押物价值就接近120亿元②。但是它的发展速度相对于“中”字巨头物流企业来说要慢得多:2010年年底,南储物流金融监管金额还没有超过200亿元,4年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16.7%,远小于“中”字巨头物流企业平均每年接近100%的增长速度。

另外一些新兴的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如速传物流公司、怡亚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由于不具备“中”字招牌,且规模和资产上又限制了它的专业能力和赔偿能力,同时由于国内诚信体系建设缺失,导致银行不敢放心大胆地将质押监管业务交给这些公司做。但是这些企业有着管理灵活和人工成本低等特点,在早期,依据自己的优势在代收代付货款等灰色地带和一些低技术含量的质押监管领域有自己的生存优势。随着银行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它们在物流金融上面临业务萎缩的危险。

从银行防范风险的角度看,中型物流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现有政策下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相对于大型“中”字头物流企业处于劣势,这种劣势是由其本身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所决定的,无法通过一些创新来改善。正是出于对这一现状的考虑,本文只选择广东省境内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属于层次一的三家大型“中”字头物流企业——中储广东分公司、中远物流广东公司、中外运广东分公司为研究对象(同处于大型“中”字头物流企业之一的中邮,由于尚处于物流金融业务的探索期,在模式创新上还没有任何经验,因此舍弃)。调研也表明:这三家物流企业在广东省物流金融业务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了80%③。这充分说明选择这三家分公司作为调研样本可以代表广东省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主流。

四、广东省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一)中储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目前中储系统的质押监管业务已由传统的静态质押监管全面向动态质押监管发展,动态质押监管业务已成为主要监管模式;业务正向库外和多库监管发展,并与现有业务结合发展。结合方式主要有四[24]:一是与国内贸易的结合开展买方信贷即保兑仓业务;二是与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结合;三是与加工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结合,开展融通仓业务;四是与整个产业供应链的结合,开展供应链模式。

1.买方信贷(保兑仓)

买方信贷,也叫保兑仓,对应于银行的厂商银模式。先有货后出票的质押模式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要求出质人先有货入库才能获得贷款。有些行业,比如钢材,要求先付款后到货但又想多占领市场份额。于是,上游钢厂为了铺货的需要,与合作银行达成协议,让下游经销商支付小部分货款就可以买到大批货物。这种先票后货的买方信贷模式从此逐渐发展起来。该模式涉及银行、物流企业、制造商、经销商,银行根据《购销合同》开出承兑汇票,物流企业对供应商提供承兑担保,起保兑仓作用,制造商承担回购义务。制造商取得货物后在物流企业的仓库交货,这时便转为了仓单质押或动产质押[25-26]。

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一般采用逐笔控货的方式控制质物的出入库。由于先票后货的特征,监管要求也比一般的质押要严格得多。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业务实现了购买商的杠杆采购和供应商的批量销售。

图1 中储保兑仓流程图

虽然这种业务仍然是对买方企业进行融资,但由于在该种模式下卖方企业承担回购责任,因此银行重点关注的是卖方企业的资信情况。正因为此,这种模式只局限于具有较大规模和信誉好的卖方企业,一般选择都是国内知名、实力较强、资信良好的汽车制造企业或大型钢厂。

2.替代采购

替代采购是在借款企业与上游经销商签订了《购销合同》且上游经销商承诺无条件回购的条件下,物流公司或贸易公司根据借款企业的要求,代借款企业向供应商采购货物并获得货物所有权,借款企业通过提交保证金来获得货物。这种模式涉及银行、物流企业、供应商和经销商,物流企业由于不具备融资资质,需向银行贷款来实现采购,负责货物的采购、运输、仓储、拍卖变现等,并协助客户进行流通加工和销售。与保兑仓不同的是,该种模式是由物流企业主导的,由物流企业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与借款企业相比,资信良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往往能获得优良的贷款。物流企业通过贷款利率差和对货物的质押监管来获得收入。具体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中储替代采购模式

3.提单模式(开证监管)

中储提单模式(银行也叫开证监管)产生于对外贸易背景下,由于对外贸易的复杂,资金流和物流是分离的,通常采用信用证付款后议付行开出的是货物的提单并将其邮寄至开证行。当货物到达港口后,开证行向物流公司提供提单等单证,由物流公司处理货到目的地的运输,形成提单质押监管业务。一般来说,提单模式是指进口货物时,物流公司以接到提单为起点,将质押监管与货代、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物流的各环节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其本质是提单的全程监管。由于对外贸易的复杂,该种模式涉及到的主体较多,包括银行的开证行和议付行、海关、港口、货代公司、船代公司、进口商等,有时为了货物保税还涉及到保税物流。货代环节完成后,会出现四种情况。情况一是进口商偿还银行贷款,监管结束,这是提单监管的最基本形式,只有货物的在途监管,这种情况很少见。情况二是进口货物直接存放在港口,物流公司对其进行第三方仓库(港口)的现货监管,直至偿还银行贷款,这种情况有货物的在途监管和现货监管。情况三是进口货物被运送至保税库后物流公司完成商检、报关、运输等环节,并进行监管直至贷款归还,即通常说的保税物资模式。四是进口货物被运至非保税库,物流公司完成接下来的商检、报关、运输等环节并进行现货监管直至进口商偿还银行贷款,这是提单模式的最主要形式[26-27]。具体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中储提单质押模式

另外,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中储还为客户提供垫付税款服务,也叫关税质押监管,是提单质押监管的衍生业务。当客户提出代垫税款的请求后货代审核同意,要求客户将代垫税款的担保物运送入库。监管单位收到担保物入库信息资料后,对担保物进行入库验收并设限控制,直至客户归还贷款,具体流程见图4。

图4 中储垫付税款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汽车贸易,其特点是以货代为起点的全程物流服务。物流公司由于负责货代环节,海关、商检的介入,使得进口商的质押货物权属清晰,品质明确,并处在物流公司的控制下,违约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对进口商而言,中储垫付税款的增值服务使得在货物到达港口前,进口商不需要提前准备任何资金,从而增加了其资金使用效率。中储以此业务为依托,也能够带动货代、运输、仓储、检验服务等其他服务的发展,提高综合物流业务的收益。

4.供应链模式

中储供应链模式是指银行对供应链中相关企业进行授信后由物流公司对其动产进行物流运作,区别于原来的一家借款企业,该种模式下,供应链的相关企业中可能不止一个环节的企业缺少资金,为了保持供应链的顺畅,银行授信后,由一家物流公司为供应链上缺少资金的各环节厂商提供质押监管融资服务的业务模式[28],具体流程见图5。其中,银行可以是多家或一家,但却是由中储一家物流公司来监管。

图5 中储供应链模式

5.小结

中储物流金融能够发展成为全国物流金融的典范,固然与它丰富的行业经验有很大关系,但是除此之外它的业务创新能力也不能小觑。其前厅后库的经营模式为各类商家提供了理想的交易场所和物资集散地,中储由此建立了金属材料、建材、机电、木材、日用百货等各类现货市场20个。同时中储也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指定交割仓库[29]。依托于这个现货市场和指定交割仓库,中储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方面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在仓单质押业务上有更大的优势。由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储开展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的特点在于:在已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结合客户需要与企业内部业务之间不断整合,逐步向供应链两端和质押监管两端延伸,运用自身独特优势提供供应链全程物流与监管服务,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差异化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二)中远

中远融资产品中,现货仓(又称实物仓)是物流金融的传统模式,其本质是现货质押授信。中远的现货仓业务分为“普通仓单质押”和“现货监管质押”,在其质押监管业务实施中,也经历了由静态质押监管向动态质押监管的转变。随着业务的开展,中远又陆续推出了创新产品:加盟仓、石化平台、保兑仓、海陆仓、速贷仓和正在试点的贸易代理等,遗憾的是,除了保兑仓、海陆仓、加盟仓之外,其他的创新模式均以失败而告终。速贷仓由于成本过高而夭折,石化平台由于交易市场的出现中远物流的价值被取代而终结。现详细介绍其比较成功的模式,由于保兑仓业务跟前面介绍的中储保兑仓模式类似,其贸易代理模式跟中储的代理采购模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故这里只详细介绍其加盟仓和海陆仓模式。

1.加盟仓

加盟仓是现货仓在仓库权属方面的创新,仓库利用的是加盟者的仓库。中远物流派驻项目小组进驻加盟仓,以中远物流出具具体指令和流程规范,仓库所有者负责仓库运作的管理运作方式开展质押监管业务,其运作模式如图6所示。这个业务模式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客户,中小客户由于质押货物较少而无法堆满一个仓库,为了节省资源,将众多中小客户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集贸市场的仓库统一管理。中远物流在这个模式中按吨为单位收取监管费和管理费,同时中远物流为加盟仓所有者开发货源,加盟的仓库可以迅速拓展市场。这一模式主要用在钢材市场、石化市场等。但是这个模式由于中远物流在收取费用上比较强势而无法广泛推广。

图6 加盟仓运作流程

2.海陆仓

海陆仓是中远物流于08年推出的,一经推出就备受业界好评,并获得了2009中国物流业大奖——“经典物流解决方案奖”。其定义是在传统的货物质押监管下,由监管人(物流企业)整合出质人海上运输、陆上运输、仓储等物流环节,为出质人提供货物的全程运输和融资服务。其基本思路是在确确实实的贸易背景下,在“现货仓”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将其服务范围向进出口贸易的两端延伸。因此,海陆仓也可细分为“进口海陆仓”和“出口海陆仓”。“进口海陆仓”与中储提单模式相似,都是信用证下的未来货权质押转清关后的现货质押;“出口海陆仓”则可以贯穿货物运输的整个过程和融资的任意一种形式,它既可在质物出口装船前以仓单质押、先货后票、先票后货等任意一种业务模式办理订单融资业务,也可在中远物流承运至目的港交付提单后,继续办理应收账款质押、出口保理等贸易融资业务。该种模式利用了中远在进出口航运中的优势,将静态的存货质押变为动态管理,发展成为综合“货物在途运输+质押融资监管”,其实质是质押监管业务与其他主营业务的结合[30-32]。其运作流程见图7。

图7 中远物流海陆仓模式

3.小结

中远开展物流金融模式创新也充分运用了其核心业务,以控制货物为手段不断拓展至物流其他环节。在拓展途中,成功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模式是中远物流所擅长的全程运输,失败的模式则是与中远所不擅长的业务结合产生的新模式。由此也可以看出,物流金融业务并不能盲目的创新,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

(三)中外运

中外运物流金融业务创新是在现货仓的基础上向物流其他环节拓展进行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模式是保兑仓、商贸物流金融、融通仓。保兑仓在介绍中储的创新模式时已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商贸物流金融和融通仓。

1.商贸物流金融

商贸物流金融在中外运叫做商贸物流,为了跟传统的商贸物流业务相区分,我们把这种物流金融模式称作商贸物流金融,这也是少数几个支持成品融资的模式之一(替代采购也支持对成品的融资)。这种模式产生于大型零售卖场以赊销、承兑交单方式对上游制造商货款的延迟支付,由此产生上游制造商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回笼资金一个长达100天的资金缺口。为了解决这类企业的融资问题,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与客户签订《回购协议》,客户承诺回购货物,由银行买断客户的应收账款并委托物流企业监管货物,银行因此也参与到贸易结算当中,这种模式类似于物流保理模式。在业务的运作过程中,客户必须先与银行和物流企业签订《回购协议》,其特点是货物运输和保理业务的办理能同时进行。

在现今物流普遍外包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当中,因而往往对于买卖双方的经营状况、资信程度、行业地位、所处行业政策环境等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进行信用评估时较金融机构有优势。同时,该模式中,由于货物处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手中,可以有效防范物流保理中最主要的风险——买卖双方合谋性欺骗。即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因无法追讨货款而将货物滞留于手中,凭借其对所运输的货物供应链的掌控度,变卖货物弥补损失也相对较易[3]。在这种模式当中,甚至会有部分物流企业用部分自有资金参与到其中。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

图8 中外运商贸物流金融

2.融通仓

融通仓作为一个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提供质押物的仓储与监管、物流配送、价值评估和拍卖,是一种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的创新模式。其中,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装卸和信息服务等;金融服务包括融资、资产的评估、监管和处理、应付/应收账款和现金管理、商业票据(如信用证)和银行授信转贷等。另外融通仓还提供包括中介和风险管理等附加服务。中介服务内容包括:海关业务代理、进出口代理、账单和支付款管理、货运代理、税金代理、融通仓业务咨询等。风险管理业务包括: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期权与期货交易、系统风险分析、资金兑现管理、风险管理咨询等[34]。这种模式的流程如图9所示。

图9 中外运融通仓模式

融通仓的特点是融资单笔业务量较小而次数频繁,只有有效的降低每笔业务的成本,才能使这一业务得到持续发展。

3.小结

与中储、中远相类似,在业务创新发展方向上,中外运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也是沿着其核心业务向其他环节延伸。创新发展的落脚点都在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最大程度的控制货物,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服务更多的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异性物流服务产品,提高客户的依赖度。

五、结论

通过对能代表广东省境内物流企业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三家企业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广东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的特点在于:在已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结合客户需要与企业内部业务之间不断整合,逐步向供应链两端和质押监管两端延伸,运用自身独特优势提供供应链全程物流与监管服务,实现物流金融业务价值链的升级。它们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业务模式之间的差异是由其核心优势所决定的。其中,中储的优势在于拥有现货市场和指定交割仓库,这个特点使得中储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方面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在仓单质押业务上有更大的优势。中远的优势在于其能控制货物的整个物流运输过程,其强大的海上运输优势使得货物安全性得到更大的保障,因此中远才可以提供出口海陆仓业务,而中储却只能提供提单业务,还要担心货物海上运输过程中的合谋性欺骗。中外运的优势在于其不但在低端物流市场上相比于国有物流企业有绝对优势,而且相对于其他民营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个优势可以让它更多的参与到融资企业的物流或供应链全过程中去,从而能够了解到融资企业的买卖关系、资信程度、行业地位、行业环境等其他主体所无法获得的信息。

第二,随着各大物流企业对风险的关注越来越高,以控制货物为目的的全程“物流+融资”的方式受到物流企业的偏爱,从而各自形成了一些代表性产品,如中储的提单质押、中远的海陆仓、中外运的商贸物流金融模式等。“全程物流+融资”的模式使得各大物流企业对所服务的客户的资信程度和上下游企业等有了良好的了解,物流企业对供应链的信息掌控能力的加强,使得那些需放在客户仓库的监管物也可以质押,从而拓展了质押物的种类。

第三,物流企业对供应链的信息掌控能力的加强也使得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服务可以放心大胆的延伸至整个供应链,为整个供应链上资金不足的企业服务,物流企业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在扩大客户群的同时,提高了整个供应链对它的依赖度,使得物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上的话语权提高。物流企业逐渐深度参与到整个供应链过程的实践为物流金融发展到其他更高阶段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企业访谈和公司主页,其中,中外运广东分公司的数据由于物流金融业务收入很难跟其他业务收入界定清楚的缘故,造成数据与其他公司的对比有些偏差。

②数据来源于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547244&PostID=21101434.

③数据来源于企业访谈估计值。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广东省物流企业物流财务模式创新分析_物流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