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继超,李振垚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继超,李振垚

王继超 李振垚

镇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 河南南阳 474250

摘要:目前,我国公路工程项目逐步发展起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在相关领域逐步应用起来,对传统的项目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和以往的混凝土路面项目技术相比,现在施工建设的花费相对来说比较低,项目日期也比较短,施工重点逐步转移到提高工程项目进度和效率上来。在一定的施工制度下,采取科学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对保证公路建设整体施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所谓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其实主要就是指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构建的公路路面,对于这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来说,因为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所以其就具备着混凝土材料使用所具备的一些重要优势,尤其是在强度和抗冲击性、抗拉性等方面的优势更是极为突出,这些优势也促使当前我国很多的公路项目施工中大范围的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建设。

针对这种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来看,根据其所用混凝土材料的不同,其涉及到的施工类型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只有混凝土材料的素混凝土路面,配筋之后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路面以及纤维混凝土结构路面等都是当前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比较多的一些基本类型,并且这些基本类型的混凝土材料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比如素混凝土结构主要作用于普通的公路路面上,其使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并且因为其施工的要求比较低,施工的效率同样比较高,所以导致其相应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对于一些特殊位置的公路路面来说,则应该采用一些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建设,比如对于一些施工缝部位以及公路边缘的施工建设来说,就应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相应的施工建设,如此才能够保障其最终施工效果的满足。

2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路面的许多常见病害都与路面混凝土的强度息息相关,而混凝土路面的强度直接与浇筑路面混凝土的材料相关。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过程中,原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首要因素,必要时,应控制游离氯化钙及碱含量,以防止发生碱骨料反应,影响路面的耐久性。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清净的材料,如火成岩和变质岩,以保证岩石的强度,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采用反击式、冲击式或锤式二级破碎设备对粗集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其针片状含量要求。细集料选择时,应重点控制其含泥量,因为其含泥量一旦超标,将大大降低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并增加干缩变形。对外加剂的选用也是控制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外加剂的选择方面:(1)应与水泥性质相适应,否则会增加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而降低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2)要符合设计要求的抗折强度;(3)应满足施工方法对拌和物工作性能的要求;(4)满足混凝土路面的最小变形和耐久性要求。

2.2安装模板

在混凝土摊铺施工之前应该积极做好路面边部模板的安装,为后期各项工作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定期对于模块进行检测和矫正,如果遇到模板出现任何变形或者弯曲的情况,坚决不得将其纳入到施工环节,并且严格控制模板高度,保证其与混凝土板高度是相互吻合的;其二,在进行模板安装的过程中,将模板置于处理过的平整的基层上,并且使用铁钎沿模板在内外侧打入基层中去,实现对于模板的固定。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铁钎间距的控制,避免因为摊铺振捣出现模板变形,使用水准仪进行检测和调整,是必要的措施;其三,在混凝土摊铺工作完成之后,将模板内侧的铁钎拔出,此时要保证支立过程中的稳定性,以紧密平顺为基本标准去界定模板接面位置,最好不要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除吃之外,后期还需要对于模板下方的空隙进行填充处理,避免振荡过程中出现的漏浆情况。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混凝土使用方案的选择以及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的摊铺

在将混合料运至现场后,若出现离析,可用铁铲将其翻拌均匀,在撒铺混合料时采用扣铲法,同时进行反复插捣,这样就可以捣出砂浆,防止出现空洞、蜂窝等现象。在摊铺过程中,松散的混凝土应比模板顶面稍高。

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浇筑摊铺的间隔时间,通常控制在1h以内。若因特殊情况停工1h以上,应使用麻袋将捣实的混凝土覆盖,待恢复施工之后把混凝土耙松,然后进行铺筑。若停工时间超过1h,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若在较高的气温下浇筑混凝土路面,应对材料做降温处理,如降低水温或者加入缓凝剂。在浇筑之后要立即覆盖路面,防止混凝土在烈日暴晒下水分蒸发。

2.4混凝土的振实

要选择插入式振捣棒和平板振捣器横竖相间,共同振捣。纵横振捣过程中,要有10~20cm的重合,在振捣之后通过振动梁拖平。有钢筋的位置,在振捣过程中要避免钢筋出现错位。确定振捣器在各个部位持续时间的依据为:拌合物不再出现下沉,不再冒气泡以及水泥砂浆不再泛出。不得出现振捣过量或振捣不足的情况。

在振捣过程中,要做人工找平处理,并随时查看模板,一旦发现下沉变形或松动,一定要立即处理。振捣后,对表面低洼部位,要通过混凝土搅拌物填平,所用的填补料应为细碎石加混凝土的搅拌物,不得使用纯砂浆找平。整平时一定要确保模板顶面是洁净的,同时保证接缝处较平,然后通过振捣梁进行振实。

2.5切缝

一定要控制好切缝时间。若提前切缝,因为混凝土没有达到一定的强度,将导致粗集料在砂浆内脱落,最终所切出的缝参差不齐;若切缝时间滞后,因为混凝土的温度降低以及含水量较低,在收缩过程中温度应力不能得以及时释放,造成收缩应力比抗拉强度大,同时在非预定的部位产生早期裂缝。根据经验,在昼夜平均气温达到20℃的情况下,应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8~21h开始切缝。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可以进行切缝。如遇突然变温的情况,应将切缝时间提前,或者距离20~40m暂时切一条缝,避免由于温度应力而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在操作的时候不得两次切一条缝。

切割缝的宽度为3~8mm,深度应为1/5~1/4板厚,这样混凝土收缩的过程中就可以在切缝处向下有序开裂,避免由于没有足够切割深度而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

2.6后期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特性,其自身在凝固成型前会有一个伸缩的过程,在这个伸缩的过程中,混凝土水分的挥发速度是非常快的,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浇水养护工作。例如,在道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表面敷设一层薄膜纸,利用膜纸来抑制水分的挥发,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同时做好浇水养护工作,有效的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由于需要承载大量的压力,属于极容易损坏的公共设施。因此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于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其达到公路施工的质量水准,是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翼.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8):28~29.

[2]张伟.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35):45~46.

[3]曹敬雪,王舒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5(7):228~229.

论文作者:王继超,李振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继超,李振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