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性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HAMD、UPDS及HAMA的改善作用对比论文_朱红凤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性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HAMD、UPDS及HAMA的改善作用对比论文_朱红凤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性抑郁患者以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讨论,并对HAMD、UPDS、HAMA改善情况作出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89例PDD(帕金森病性抑郁症)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分别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HAMD、UPDS、HAMA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AMD、UPDS、HAMA有明显的下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71.79%(28/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性抑郁症进行治疗效果优于使用西酞普兰,前者在HAMD、UPDS、HAMA评分有显著的下降,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帕金森病性抑郁症;改善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102-02

PD(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常见。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障碍等,目前关于PD伴发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Depression,PDD)的患病率国内外均报道不一,发生率约40%~50%[1],这类非运动症状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2]。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研究,具体情况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89例PDD(帕金森病性抑郁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在60~78岁,中值(67.82±4.21)岁;病程1~10年,中值(4.81±2.01)年。观察组的5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62~75岁,中值(64.19±4.96)岁;病程2~9年,中值(4.36±2.93)年。以上信息进入统计学对比,P>0.05,差异不显著。

1 2 方法

对照组以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28)治疗,口服,1次/12h,10mg/次。根据患者实情酌情添加,但每次20mg以下为宜。治疗时间2个月。

观察组以艾司西酞普兰(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06)治疗,口服,早晨口服一次,10mg/次。其他同对照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3 疗效标准[2]

以HAMD、UPDS、HAMA来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评分,治愈:HAMD、UPDS、HAMA减分率大于80.00%;好转:HAMD、UPDS、HAMA减分率维持在25.00%~50.00%之间;无效:HAMD、UPDS、HAMA减分率小于25.00%。总有效率=(显效+治愈)/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AMD在观察组中:治疗前23.42±4.52,治疗后8.17±5.14;在对照组中:治疗前23.35±5.01,治疗后11.92±5.76。UPDS在观察组中:治疗前57.55±4.84,治疗后42.14±6.85;在对照组中:治疗前57.56±3.92,治疗后48.55±5.07。HAMA在观察组中:治疗前21.25±3.71,治疗后6.77±2.62;在对照组中:治疗前21.38±3.65,治疗后9.34±1.98。治疗前HAMD、UPDS、HAMA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HAMD、UPDS、HAMA有明显的下降,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 %(46/50),主要存在有显效30例,有效16例,仅4例为无效;对照组总有效率71.79 %(28/39),存在有显效患者17例,有效患者11例,无效患者为11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PD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黑质纹状体通路的神经纤维变性,导致纹状体中多巴胺递质显著减少。PD本身的症状及其所导致的躯体功能障碍成为一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3]。Goeoers[4]等分别抽取PD抑郁患者和不具有抑郁症的PD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HT胺检测,发现有抑郁症状PD病人脑脊液中的5-HT水平明显低于不具有抑郁症状的PD患者对照组。

临床上针对PDD症状主要以改善神经递质的药物展开治疗,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具有高校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PD患者有显著的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作用,国内在治疗PD病症上常用此药[5]。

综上,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性抑郁症进行治疗效果优于使用西酞普兰,前者在HAMD、UPDS、HAMA评分有显著的下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提升,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Zhang JI,Yang JF,Chan P,No 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fhism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and 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ese[J].Neurosci Lelt,2009,455(3):155-158.

[2]颜景祥,王健,杜波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5):340-342,345.

[3]赵志勇,谢道俊.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 志,2012,24(11):1117-1119.

[4] Goeoers NE,Smith T.Ecritical dopaminergic involvement in cocaine reinforcement[J].Science,1983,221:773

[5]陆德青,肖刚,姜宝顺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女性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5):656-657,658.

论文作者:朱红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性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HAMD、UPDS及HAMA的改善作用对比论文_朱红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