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生活消费产生的环境问题论文_王星辰

试论当前生活消费产生的环境问题论文_王星辰

王星辰 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江都 225200

摘 要:现代人生产和消费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进行破坏,因此,对我们当下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进行拷问,倡导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使自然重新获得应有的尊重地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此针对当代生活消费方式所导致的环境上的问题,包括资源和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不良后果,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消费方式 环境哲学 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 生态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技术革命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加快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之改造以及对于资源之破坏性的开发。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消费社会来临了,而消费主义思想之泛滥更使得生态危机恶化,导致生态危机日渐凸显,生态文明已然成为人类文明关注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消费革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构建起科学性的消费模式,也就是建设生态文明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重要的内容和内在的要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消费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一、当代生活消费方式导致的环境问题

1.物质主义的生活消费方式造成了资源能源危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然之需求不断提升,消费主义加速了消费社会的出现,消费社会的盛行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消费社会的扩张也使得全球人均消费量大为增长。在整个世界的范围之内,从20世纪中叶直到80年代末,对于铜矿、能源、肉食品、钢材以及木材的人均之消费量已经增加了差不多1倍;轿车以及水泥的人均之消耗量也已经增加了3倍;人均所使用的塑料增加了4倍,人均铝的消费量增加了6倍,人均的飞机里程也增加了33倍。对于自然环境这样巨大的消费,是通过透支地球的自然资源的储存量的方式而获得的。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这不仅减少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从而引起了资源性的危机,而且对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造成了破坏。

2.高消费生活方式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峻。

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三大难题。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占三分之一以上。废塑料上百年难以溶解,如果进行焚烧,会产生多种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如果入土掩埋,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改变土壤结构,还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在中国南方,气候温暖潮湿,垃圾的有机腐物达80%,垃圾腐烂速度快,渗滤液多,危害更严重。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得大量的工业性、农业性以及生活性的废弃物排到水中,从而使水遭到了污染,直接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生活,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损害是很大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4200亿立方米的污水被排入到江河湖海之中,污染了大约有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这些约等于全球径流总量大小的14%以上。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对于人类的生存之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成为人类的身体健康、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重大障碍。

3.异化消费生活方式造成了地球生态失衡。

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由于人类不理智的经济活动,加之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无节制地进行“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致使大量珍贵植物被“定位清除”,不少山林变为“空林”。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在追求土地增产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土地,使土地的生产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的单一,使病虫害蔓延加快,降低了生态的稳定性,增加了农业的风险。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与自然系统相比,一般地,退化的生态系统种类组成变化、群落或系统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生物间相互关系改变了。

二、大众错误消费的原因

1.缺乏辩证自然观。

人们不能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是从一个方面和方向看到自然的资源丰富,而没有意识到自然本身也需要人们的呵护与尊重;只看到短期从自然中索取所获得的利益,而不能以长远的眼光处理与自然之关系。

2.缺乏生态思维。

在生态时代,消费者应该关心低碳、绿色、科学和可持续消费,但是当今的消费者并没有关心这些问题。马克思早就已经指出:“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

3.消费从众心理作祟。

在中国,“面子消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消费品之过度的包装,比如“天价月饼”和“极品香烟”等。这种追求过度包装的面子消费的行为是一种“病态”的消费行为,其危害性在于不仅过度包装的产品在价格上的昂贵使得大多数的人难以承受,而且由于过度包装所使用的难溶的毒性之材料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浪费以及对于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三、培育公民绿色生活消费的自我修行

1.树立天人和合的生态自然观。

要借鉴孔子的“中庸观”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作为消费德性的评判准则,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采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明智的消费之举。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选择健康的消费模式,即选择避免攀比的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的理性消费,避免污染的绿色消费,让人们意识到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修炼幸福生活的价值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消费之方式上,我们要推行文明性的消费,反对奢靡消费的做法。奢靡性的消费并不是为了实现和满足生存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正当性的消费,而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时尚和时髦的“面子消费”,是一种力图显示身份以及地位的“炫耀消费”,是一种张扬个性和人性的“恶性消费”。真正的文明消费是一种有着确定的幸福观念的、将消费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积极性的生活,是自主的消费,是可以顾及到社会的承受度以及自然的承受度之理性的行为。它所要求的是“物质简单些,精神丰富些”。

3.培育生态正义的环境伦理观。

在消费之内容上,我们要实行绿色性的消费,反对不适当的消费。绿色性的消费指的是选购绿色性的产品和符合生态伦理之科学性的消费方式。这种环境伦理观以培养和造就自身素质高、涵养高和能力强之理性消费的公民为目标,它所注重的是对于生态消费精神之积淀,使得不同阶层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的行为趋向于生态化、科学化以及人性化。发展绿色性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仅对于培养人们良好的品德有帮助,而且有利于对消费文明进行弘扬,从而促进社会之文明和进步。

4.确立生态理性消费观。

文明需要消费来进行表达,而消费反过来也需要文明之改造。面对着消费领域的变化,怎样才能够用健康的消费性伦理来引导人们生活,也成为了当前我们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生态文明也就是一种包含着构建新形式的消费模式之文明的形态,这种消费性的文明之基本性方向就在于推动消费方式之生态化。

5.践行简约和适度的绿色生活消费方式。

这种绿色消费方式要求在消费之数量上倡行适度性的消费,反对过量的浪费性消费,倡导一种简朴性的生活。这种生活一方面要摒弃过度消费和浪费,另一方面也要解决缺量性的消费。所谓适度消费就是要建立一种“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的消费文化,以及建立起一种“知足常乐”的消费性取向,从而改变所谓的消费即幸福之错误的观念,抱着返璞归真之心态来追求“简朴、小型化”的生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样的,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模式的变化也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活消费方式的合理性是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因素。作为公民个人应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消费的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玲萍 刘庆新 “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及低碳消费评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期。

[2]罗丹 银婧 “人类消费观演变的生态哲学反思”.《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3期。

[3]曾建平 丁玲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消费与自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

[4]彭晓春 许振成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消费模式构建”.《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

[5]郑健蓉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史上的一个新阶段.《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3期。

[6]余谋昌 《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7]红卫 “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术论坛》,2007年,第6期。

[8]杨魁 董雅丽 《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于翔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包庆德 刘源 “提取地球资源的利息而非本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1]陈丽珠 王振华 《当代中国的生活消费》.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2]莫少群 《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3]施里达斯·拉夫尔 著 夏堑堡 译 《我们的家园地球-为生存而结为伙伴关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14]艾伦·杜宁 《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5]唐纳德·沃斯特 《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

[16]E.F.舒马赫 著 夏堑堡 译 《小的是美好的》.商务印书馆。

[17]HellryAssae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ed,1998.

[18]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19]Peter.Wenz. Environmental Ethics Today.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1.

[20]Na-robi. Element of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UNEP,1994.

[21]Nicolas Stern. The Stern Review Oil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R].2006.

[22]Fisk George. Criteria for a Theory of Responsible Consumption.Jounal of Marketing,1973.

[23]W.A.Woods. Consumer Behavior.North——Holland,1981.

论文作者:王星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  ;  ;  ;  ;  ;  ;  ;  

试论当前生活消费产生的环境问题论文_王星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