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郝春蕾,杨红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摘 要: 当前,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目前,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优势。随着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教学中,更需要有大局思维,注重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入,这对于提升整体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分析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难点,并探究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育人水平提升,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正在积极强化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不断融入现代化教学思维,不断提升整体教学信息化水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针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也获得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对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1]

一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的整体课程考核中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对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重视度也不高,并没有取得实际理想的教学效果。而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提升,转变传统高数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 促进优质高数教学资源整合的必然需求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于进一步创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整合更多优质高数课程教学资源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渠道下,广泛收集教学资源,能够实现课程教学优化,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升。

二 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难点

(一) 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全局观念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时,缺乏全局思维,顶层设计被忽略,这种情况下,学校对于高等数学中如何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如何整合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如何进行高等数学教学创新等都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课程教学很难取得实效成绩[2]

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以来,地质公园作为地质学研究的基础来源和实践平台。在其保护和开发、建设和发展实践过程中,如何促进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但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特定地质公园所现存的问题、围绕地质公园的自身条件及其总体规划发展,采用环境容量测算法将地质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度作为衡量旅游发展及生态环境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1-2]。但是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法测算的主要结果仅为可容纳游客人数,未统筹考虑在游客人数增长条件下导致的生态、环境等问题。

(二) 资源平台构建不足,整体教学缺乏支撑

针对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问题,相关院校应改革高数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创新办学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为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培养专业的人才。相关高职院校要锐意改革、大胆开拓,紧紧抓住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发展机遇,迎接职业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在高职院校范围内开展全面的教学改革。深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关联性、交互性、开放性、便携性系列电子教材,构建符合学生职业成长的开放式、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微课、慕课资源开发,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学设备,扩大教学环节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范围,不断培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立足整体,做好顶层设计,确保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取得圆满成绩[4]

(三) 教师缺乏交流平台,教学能力提升缓慢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均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方差齐采用LSD法进行两两组间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

三 信息化技术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对策

(一) 强化专业和市场对接,体现信息化下的多种教学模式创新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强调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又因为缺乏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而导致信息化教学工作不能如期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将很难开展,整体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缓慢。

(二) 注重信息化高数课程资源,合理应用相关信息化教学平台

充分按照农民的要求建立整治的标准和顺序。建立政府、村集体以及农民等共管和共评的机制。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从而增强村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整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新时期,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思维和能力,促进学生高数水平不断提升。相关教师要围绕“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要求,结合MOOC 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充分开发新形态交互式教材,在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全面建设数学课程交互式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平台,实现高数教学资源的优质整合和利用,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在开展高等数学的信息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经验比较缺乏,教师之间没有构建比较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在开展课程教学中[3],整体的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遇到棘手的问题也无法及时、有效解决。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布置随堂作业,由于时间限制,根本无法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而现阶段,借助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应用,教师能随时随地监控学生的做题情况。针对不同学科,这些信息化系统平台都能够给出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语文有悦读、英语有口语训,、庞大丰富的云题舟题库资源,满足每一学科的题量配置,完全做到“对症下药”,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终端设备的强大及优势。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唯有积极运用电子技术手段,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才能做到立校固本,奠定发展之基。在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用一个经典的小例题,创设疑问,逐渐把同学们引入云课堂中来,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考察同学们对函数和极限的掌握程度。再利用云课堂无缝切换屏幕,引出今天要学的知识点——函数与极限,开拓学生发散思维。待到同学们掌握住了函数与极限的定义,数学老师再进行举一反三,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些相似的经典例题,通过云课堂在线开启开放式作答,通过在线批改学生答案挑选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他们的答案做为典型呈现给大家,并鼓励他们课上分享自己解题思路,运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灵活运用函数与极限,高效完成数学公开课的教学目标[5]

(三) 强化教学经验交流,创新问题教学模式

为促进高职院校数学教研组更有效的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高校应积极举行数学教研活动,整合教研资源,合作共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和专业就要积极组织开展测评教师,以考促研。结合开学时教师综合测评结果,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挖掘,各教师找差距、理思路、写反思,针对教学问题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认真分析,解决备课中的困惑。注重线上线下联动,整合优秀资源。通过资源共享,让大学生在寒假时间线上共享学习,解决课程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问题。还可以通过建立QQ 群,群策群力,让教师定期展示教案,其余教师提建议,备课教师回校修改,二次上传。再次线上研讨,使每堂课都成为讲评一体化的优秀教案,针对问题教学的教案进一步完善,促进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6]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校际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各校选出优秀教师,对同一级学生,同一高数课程教学内容,使用问题教学法以及传统教学法进行知识传授,进一步比较课堂效果,取长补短,打造高效课堂。通过质量分析,明确目标。各校在期中测评后,剖析学生试卷,写出优秀方案,找出不足,制定措施,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以“主题教研”的形式,形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探、共享,解决实际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整合优质的问题教学资源,明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共同分享智慧,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升高等数学问题教学质量,发挥对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

目前,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信息化的课程教学实践越来越深入,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对此,高等数学的问题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构建交流共享平台,实现教师教学优势互补,强化信息化课程的全局设计理念,保证信息化技术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现在,这条舒服的大道,又被开挖得千疮百孔。说是还要扩宽,又说要修成快速路。开满鲜花的花坛和已然长成的大树又悉数被挖。罗爹爹急了,找到阿东,说:“你怎么说也是个干部,能不能去反映一下,这条路蛮好,没必要重新修吧?”

参考文献

[1] 钟秋平, 彭刚, 潘新元.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融合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大众科技,2019,21(04):98-101.

[2] 罗得文.基于多平台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2):63-65.

[3] 陈红红.数学史融入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09-110.

[4] 房广梅, 徐军, 张惠芳.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3):131-132+135.

[5] 张新爱.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建筑类专业发展相契合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239-240.

[6] 吕志宇.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6,3(20):142-143.

本文引用格式: 郝春蕾,杨红梅.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6):44-45.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D191034);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8HER01025)

作者简介: 郝春蕾(1980-),女,汉族,河北承德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育;杨红梅(1977-),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育。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6.022

标签:;  ;  ;  ;  ;  ;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