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究论文_司秀红,伊鹏

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

【摘 要】目的:对于普外科术后的胃肠减压患者产生不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出现原因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定某医院普通外科的320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择的分别是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分析调查结果,并针对每一种不适进行对应护理策略研究。结果:经过对于320例进行胃肠减压患者的不适感调查,分析得知,主要的不适症状为咽喉部位疼痛、容易失眠、主动排痰较为困难、言语不便、交易感觉口干、口渴,而且还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这些产生的不适症状很多都与护理不当有关联,及时的改正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不适感。结论:针对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对于产生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改变护理策略改善,及时的进行护理方式的调整,就可以明显的减轻不适症状出现的几率,同时要尽可能的让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积极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尽快恢复胃肠基本功能。

【关键字】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07-02

普外科临床手术的术后基础护理中包含了胃肠减压操作,是普外科患者术后极其重要的诊断治疗方式。在急性胃扩张、消化道出血、肝胆脾等大手术以及胃肠穿孔修复或切除的手术中多有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拥有一定负压的装置对于胃肠中聚集的气体、液体等进行吸引,达到排除胃肠中废弃物质的目的,减轻胃肠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不好的问题,较少炎症问题的出现,从而尽快的恢复胃肠的活性,促进胃肠功能的修复。在普外科术后进行胃肠减压,可以有效地减少胃扩张问题出现,还可以减少切口的张力,防止吻合瘘问题的发生。在进行胃肠减压之后的患者,需要对于饮食进行严格的控制,尽可能的将胃肠进行放空,这个时间可以达到五到七天,所以会造成患者出现很多不适的症状,为了有效地对于进行胃肠减压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进行缓解,本文选取了320例胃肠减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进行过胃肠减压质量的32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男患者其中男170例,女150例,年龄23-85岁,平均43.6岁。胃肠减压原因:肠梗阻98例,直肠癌25例,结肠癌30例,胃癌48例,肝癌2例,胰腺炎44例,胆结石65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腹部手术前均常规留置胃管,并接负压引流,术后平均留置胃管5-7d,平均6d。

1.2患者出现不适原因及护理措施

1.2.1咽部疼痛

进行胃肠减压时,胃管的导入会直接刺激咽喉部而产生异物感,使患者不由自主地做吞咽动作,胃管也随之上下运动,从而对咽喉部产生刺激而引起疼痛和其他不适感。本组所有患者都有咽部疼痛的感觉,因此术后应妥善固定胃管,防止牵拉,以减少胃管的刺激。同时予生理盐水棉球涂擦患者口腔2次/d,以保持口咽部的清洁和湿润,降低胃管对咽喉壁的刺激。

1.2.2口干渴、饥饿

患者术前需禁饮4-6h,禁食12h,术后胃肠减压液体引流等又使消化道几乎完全处于排空状态,常使患者出现口干渴和饥饿感。术后让患者嗅新鲜柠檬片,可改善口干渴症状。口干渴明显时可用湿棉签涂抹口唇,也可用用湿纱布覆盖口唇,来减轻不适感。

1.2.3失眠

因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饮且术后又禁食、胃肠减压,致使晚上出现饥饿感和口干舌燥,导致患者难以安静入睡。再加上胃肠减压管放置常使患者感觉咽喉痛等,均影响患者的睡眠。术后予持续均匀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纠正体内负氮平衡,以预防或缓解因饥饿而引起的空腹痛等症状而影响睡眠。

1.2.4排痰困难

术后留置胃管常引起咽喉部疼痛,使患者对咳嗽产生畏惧感,而不敢有效地咳嗽。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因禁食、禁饮致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导致患者排痰困难。应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排痰确实困难者可适当压迫胸骨上窝处主气管,引导患者咳嗽,必要时可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吸痰。

1.2.5语言不利

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发音时因咽部震动,加重胃管对其刺激,使患者感到咽部疼痛。因此患者为了减轻或避免不适,尽量不说话致使语言表达能力受限。本组97.5%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表达障碍。医护人员应本着为患者着想的原则,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避免和减轻患者因语言障碍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1.2.6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者应考虑引流不畅,胃肠减压时引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是胃内食物残渣或胃出血患者血块阻塞管腔和胃管侧孔贴在胃壁上。有恶心呕吐患者需及时查找原因,准确调整胃管角度或长度。每天应间隔2-4h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1次,以保持胃肠减压管腔通畅。

1.3调查方法

本组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前先告知患者情由,取得患者的理解并使其积极配合调查。调查时为了避免患者对问题不太理解或时间过长产生厌倦情绪而影响实验结果,故仅要求患者对每个问题简单回答“是”或“否”。调查表由责任护士在术后24h开始至取出胃管期间,每日下午3:30对患者进行床旁问卷调查,责任护士根据被调查者回答情况如实记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咽部不适;口干、口渴、饥饿;术后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受限;呃逆等。最后根据患者的调查资料,进一步分析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2、结果

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所有患者均出现咽部疼痛,而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仅为10.6%,其余不适症状依次为语言不利、口干渴饥饿、失眠和排痰困难(见表1)。

3、讨论

胃肠减压作为一种基本的操作护理方式,其作为普外科最常使用的技术,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进行胃肠减压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将胃肠中残留的气体以及不良液体排除体外,以减少胃肠的压力,给胃肠休息的时间,尽可能的缓解患者出现的腹胀现象,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手术切口的张力,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手术切口的快速愈合。

总之,在进行普外科手术之后运用胃肠减压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护理的方式对于缓解患者不适感,加快伤口愈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对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才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在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医护人员要增强对于胃肠减压基础知识的宣传,只有患者对于胃肠减压有所了解,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保证治疗的效果,要尽可能的对于患者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保证对于患者心理以及生理情况的掌握,以保证术后恢复进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廖君.普外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5(8).

[2]魏佑秀.外科术后患者常见胃肠减压不适症状及其护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3(6).

[3]孙明侠,宫佰慧,武丽婷.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

[4]郑惠珍.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状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

论文作者:司秀红,伊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究论文_司秀红,伊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