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对防止医源性乙型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效果论文_姜海莲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人民医院门诊五楼东面胃镜室 313100

摘要:讨论改变胃镜清洗消毒办法为了阻止医源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互感染的效果。办法用到日常规定改善消毒方式观测4个项目,选择样本50次/项目,开始分批清洗消毒;改善胃镜清洗消毒方式是在日常规定消毒方式的开始上增大了增压泵和清洁喷枪,这样代替平时用的方式中采用的注射管吸取灌洗;进行分析这种消毒方式的结果。结果:改变胃镜清洁消毒方式的胃镜合格率是100%,说明日常用的消毒法的76%,差距有总结的意义(P<0.05);以后改变消毒方式的活检钳的杀菌成果、2%戊二醛及消毒水的有效 浓 度 合 格 率 分 别 是96%、96%、98%,常用消毒方式的合格率分别是72%、80%、80%,这2种消毒方法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改变胃镜清洁消毒方式可以更好地阻止医源性HBV相互感染,并成本小、实用性强,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胃镜;乙型肝炎病毒;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改良消毒

1.1.1消毒结构装置

在可关闭的三通管(分别接下水道、增压泵、进水管)是多酶清洗槽的底部接口,出水量由清洗喷枪定,出水压为100~500kps,其余槽底接口均为可关闭的二通管。

1.1.2消毒方法

(1)第一次清洗:在使用胃镜时,以自来水及吸引器进行水、气交替冲洗1min,去除胃镜表面及管腔内的大部分污染物,疏通胃镜的水/气孔。(2)在胃镜清洗消毒后采取手动与电动结合法:1.再次初洗槽,以流动水+清洗喷枪冲洗2min;2.初洗后的胃镜以多酶清洗剂浸泡,加压循环冲洗,2min;3.再次以流动水+清洗喷枪冲洗2min,以去除残留的清洗剂;4.经冲洗后的胃镜以干纱布擦干,置于消毒液槽中,以2%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且向镜腔内注入2%戊二醛;5.以流动水+清洗喷枪冲洗,以去除残留的戊二醛;6.将消毒后的胃镜置于蒸馏水槽,以蒸馏水冲洗2min。(3)进行消毒:对吊挂状态的胃镜进行再消毒。向镜腔内注入10ml2%戊二醛,再注入100ml蒸馏水;以2%戊二醛擦拭镜身表面3次,蒸馏水擦拭6次。待下次使用时,再以乙醇擦拭1次。

1.2监测方法

1.2.1监测项目

第一步:胃镜:在进行消毒后使用,从活检孔道快速注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用无菌烧杯承接,且以无菌纱布擦拭镜身(插入段20cm),一并放入无菌烧杯中,行细菌培养。第二步:使用活检钳:在消毒后蘸有中和剂(1g氨基乙酸+100ml生理盐水)的生理盐水棉擦拭活检钳(钳口、钳身段20cm),并将药棉放入含中和剂的生理盐水中,采样后送检。

第三步:进行消毒液检测:浓度指示卡浸入,根据显色情况判断。

1.2.2采样时间

在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后,才可进行分组清洗消毒,并且使用前取样检测。

1.3监测评价标准

在消毒后为胃镜细菌数值≤20CPU/台、活检钳及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细菌数为0CPU/ml、消毒液的有效浓度>1.5%,HBsAg为阴性,显示结果为消毒合格。

1.4统计处理

在进行全部数据统计后,使用SPSS17.0软件,使用计数资料应用X2 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这对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胃镜及活检钳的灭菌效果比较

改良胃镜清消洗毒方法的胃镜、活检钳的灭菌效果明显优势于常规消毒法(P<0.05),见表1。

3.讨论

在我国,我国是个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发病率为230/10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达42.00%~81.00%,HBSAg的检出率约10.00%。因为胃镜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材料比较特殊等这些特点,在使用后清洗灭菌就比较困难,很难达到灭菌的要求。对此,使用后的胃镜清洗消毒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流动水冲洗,多酶清洗剂浸泡、冲洗、注射器抽吸、灌注,2%戊二醛、蒸馏水冲洗,是常规的流动手工清洗胃镜法,但是这种方法效果比较差。主要是在注射器的抽吸灌洗方面,力量较小且连续性差,除污常不彻底。在本文中采用了改良的消毒方法,并且成功的克服了手工清洗的缺点。这样,确保患者的安全用镜。

结果显示,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的胃镜合格率为100.00%,明显优于常规消毒法的760..%(P<0.05)。且改良消毒组的活检钳的灭菌效果、2%戊二醛及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明显优于常规消毒术类型和方式不同有关。

通过研究表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4%,分离率最高的4种革兰阴性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均是临床常见多药耐药细菌等等这些。革兰阳性球菌中MRSA分离率为55.0%,MPCNS分离率为52.0%。

MRS这种病菌主要耐药机制是由染色体介导的mecA基因编码的低亲和力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该因素致使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9%。这对光滑物体具有很大的粘附作用。在表2中,革兰阴性杆菌对基本常用的抗菌药物都有了很强的耐药性,这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最高,已经到达61.5%~71.3%;在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40.0%,对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在30.0%~40.0%,在进行药敏检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可根据药敏结果优先选择应用的主要药品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而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50.0%都应该引起注意。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0%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利奈唑胺100.0%敏感,这些都应该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潘玉波,周仁,邢丽芬,于宁,李玉芬,王秀萍.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用于胃镜消毒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

[2]王海玲,王利民.多酶洗剂对胃镜消毒效果的影响(附175例胃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8

[3]夏惠丽,樊振军.基层医院胃镜感染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

[4]朱海萍,胡蓓蓓.胃镜,不能不做 也不能滥做[J].百姓生活.2012

[5]赵秀明.胃镜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探讨[J].青海医药杂志.2010

[6]林景选.胃镜检查引发“家庭地震”[J].新天地.2008

[7]余爱玲,葛洋,徐锡兰.胃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消毒试验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

[8]莫志鑫,张代玲.电子胃镜消毒与保养方法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

论文作者:姜海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对防止医源性乙型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效果论文_姜海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