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论文_朱旭艳 丁丽君 吴晓梅 许莲芳 郑莉俊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手术部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目的:分析仪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手术急救护理,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80例医院收诊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手术室抢救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0.0%和75.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腹部创伤;多发伤;手术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161-01

多发伤是指机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多器官或组织受到损伤,这种创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以腹部为主的多发伤,可能引起腹腔大出血或腹腔器官破裂,例如肝破裂、肾破裂、脾破裂等,多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生产事故等安全事件造成的,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因此,为患者提供尽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80例医院收诊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3~63岁,平均为(32.1±3.4)岁;受伤至医院就诊时间为1~20h,平均为(6.4±2.1)h;其中交通事故12例、高空坠落13例、打架斗殴7例、生产事故8例;合并失血性休克23例、昏迷10例;经X线及CT检查发现:肝破裂12例、脾破裂11例、肾破裂5例、其余器官受损12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为(30.6±2.9)岁;受伤至医院就诊时间为2~20h,平均为(5.9±2.3)h;其中交通事故10例、高空坠落12例、打架斗殴8例、生产事故10例;合并失血性休克24例、昏迷12例;经X线及CT检查发现:肝破裂13例、脾破裂12例、肾破裂5例、其余器官受损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受伤原因以及受损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术室抢救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体位护理、手术配合、用药护理等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措施为: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安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目的,加深家属对手术的认知,进而获得家属的支持,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护理人员在术前需要做好手术急救药品及医疗设备的准备,将手术室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3]。合并休克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机械通气,保障呼吸顺畅,并听从医师的安排,协助医师进行导管置入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机械的清洁工作。②术中护理:手术急救中,护士长要挑选经验丰富且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提升急救成功率[4]。检测术中使用敷料的清洁度,避免术中感染的出现,此外,要做好各种管道的固定措施,保障管道的稳定性和通畅性,做好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5]。妥善保管术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器材,重点观察血液回收机的运行情况,保障血液回收的有序进行。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平衡液、全血等措施改善血液循环。除此之外,术中巡回护士还需要加强导管、药品的管理,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于手术配合护士,要在术前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和流程,关注手术的进行状况,配合医师的手术操作,做好医疗设备的传递工作,同时对于切除组织也要做好保管处理。对于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要做好预防措施和提前准备,一旦发生问题需要沉着因对,避免手慌脚忙对手术进展造成影响。当患者出血量较大且病情较严重时,需要控制滴液速度,并保持胶体液和晶体液的输入平衡。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检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状况,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等方面的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观察患者的血氧、心率、呼吸等方面指标变化[6]。定期清洁病房,保障患者病房的干净,保障充足的通风时间,避免室内细菌增长,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添置一些杂志、报纸等读物,让患者能够适当转移注意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由于患者腹部受损,对消化道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决定饮食结构,术后最好以流质食物为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0.0%和75.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及时获取患者受伤相关信息,对受损部位探查、受损严重程度以及其余部位的受损情况判断具有重要影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腹部体征不明显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可以采用腹腔镜的方式进行急救,并且能够实现腹腔镜引导下止血、器官修复以及切除等处理措施。一旦确定患者存在腹内伤,就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处理,尽早进行腹内器官及组织的止血、修复以及分泌物的引流等措施;在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中,腹部创伤引起大出血可能造成腹内器官损伤,需要尽快采取手术处理措施,手术时间最佳时期为受创后1h。在手术室急救过程中,为了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急救成功率,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配合,减少死亡率。护理人员要加强术前药品及医疗设备的管理和检查,避免影响手术进度;在术中要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控,配合医师的手术操作,保障手术的有效开展;在术后要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0.0%和75.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磊冰,张静萍.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20(5):459-460.

[2]陈琴.浅谈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23(8):97-98.

[3]李艾花.以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患者69例的急救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3(8):149-150.

[4]孙丽丽.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手术室急救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3(24):168-171.

[5]舒蓓蓓.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4(9):417-418.

[6]胡妙仙,梅仙蓉,叶莹莹等.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40-41.

论文作者:朱旭艳 丁丽君 吴晓梅 许莲芳 郑莉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  ;  ;  ;  ;  ;  ;  ;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论文_朱旭艳 丁丽君 吴晓梅 许莲芳 郑莉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